把孩子當成父母育兒路上的“出題師”
把孩子當成父母育兒路上的“出題師” 昨天爸出差下午五點,辦完事就回了家,他去接時,約了一位同學一起到家里來玩。等我到家時只看到xx同學和爸在吃飯。我問呢?爸指了指房間說:“他吃完了,一個人在里面玩。”xx同學聽了我的問話,大口大口把碗里的飯趕完,放下碗一溜煙也鉆進了房間。兩個小家伙在房間里討論著,對他同學說:“我們先把作業完成,然后一起讀會書,爭取多點時間我們一起去廣場玩。”我在門外聽了,心想不錯,懂得自己安排自己的時間了。有進步,不像之前那樣,家里來了人,就只顧著玩,把作業的事早忘在腦后。寫作業前對我和爸說:“我們現開始寫作業了,你們不可來打擾。”說完把門給關上了。半小時過后,聽到和他同學在大聲的誦讀課文,吵得我耳朵都快震聾了,我沒去阻住他們,雖然說這樣的讀書法可能一點意義的沒有,但練練他們的聲音貝分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況且現在還早,大家都還沒休息,對別人也不會有什么影響。再說兩個小家伙若不在一起,也不會有這么高的興致,這整體看來還是個難得的機會呢!
等他們讀完書后也快八點了,爸幫他們切了西瓜后,對兩位小家伙說:“吃完西瓜,就去把同學的書包送回家,然后一起去廣場玩。”我在旁邊聽了,心想,若這是一道育兒題,滿分為10分的話,可以為爸打上6分,因為他知道在事先與孩子約定了。另4分被扣的原因,就是兩個小家伙這會心思全放在西瓜上,爸的話可能被他們又當作耳邊風了。若爸想拿滿分的話,就應該在切西瓜前把這約定提出。
果不然等三位下樓后沒幾分鐘,我在五樓就聽到爸大聲的叫,并且還可以清楚的聽得出是在邊追邊叫。哈哈!把我給樂了,孩子們好樣的,又給爸出“難道”了,不用說我已猜到事情大概原因了。
但出乎意料的是,九點和爸回來時,爸這回沒被氣成黑臉,反而一副樂呵呵的樣子。并也不在我面前發牢蚤,好像什么事都未曾發生過一樣。等睡后,看到爸在電腦旁看韓老師的博文,這博文里正好有一段話,這段話的開頭說的是:“育兒是門技術活......,”爸對正著這段話在深思呢!我拿張椅子在旁邊坐下,自己也把這篇博文看完。之后我拍了拍爸的肩問:“是不是覺得這句話說得非常貼切?”爸輕輕地嘆了口氣,沒有說話。我接著問“陪孩子下樓時,怎么聽到你大聲叫呢?”爸回道:“我說先把他同學的書包送回去,但這兩個小家伙,一下樓打開大門,就像鐵籠里放出地小老虎一樣,朝廣場一會跑得沒影了。”我笑了笑問:“是不是在想,事先已跟孩子們約定好了的,孩子怎么還是不聽,對吧?”爸撓了撓頭,沒說話。我說:“有時看是同一種方法,但因為中間的一些小小細節,結果就會完全不一樣。”當我把中間的一些細節給爸說了后,從爸臉上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現意識到,育兒真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現有時間我都讓爸多帶著,讓他從犯錯中一步步來提升自己。我也對爸說,孩子就像我們育兒路上的出題師,孩子的每次犯錯,就如同給我們出的一道道難題,當我們解答不來這些題時,我們就得用功去學習,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被孩子的難題卡住。
在此非常感謝,上次發的“孩子犯錯家長首先要反思自己”這篇日記里,各位博友給我的指點,讓我現心態放平了許多,能耐心的對待爸育兒路上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