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培養心身都是健康的孩子
一首歌是這么唱的:每個孩子都應該被寵愛,他們是我們的未來!孩子是未來的希望,是祖國的花朵,是未來的接班人。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在遙遠的古代,能功成名就的名人都是從小開始培養,從娃娃抓起,每個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是每個孩子都應該銘記在心的,二十一世紀的孩子們面對更嚴俊的人生挑戰與生活壓力,更應該好好學習基礎知識,培養好的品德。
從一個呱呱墜地,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到為人父母,我們是從孩提時一路走來,談到育兒,每個父母心中都有自己的目標與理想,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一定要比自己有出息,什么樣的環境造就什么樣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有自己的特點,父母對待孩子應靈活變通,沒有最笨的孩子,只有不會引導的父母,可見我們的言傳身教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自己的孩子,教育孩子總是邊總結,邊摸索,吸取自己過往的生活經驗,再借鑒名人名師的好的思想,好的理念,好的品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個父母都寄予孩子特別的希望,總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差人一等,想起孟母的三遷的故事,做為父母的我們更應該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及生活環境,剛剛步入一年級的小寶貝,處于思維模式的轉形期,從邁入一年級的校門開始,就應該學著當一名品學兼優的三好學生,向著這個目標邁進,談談做為父母的育兒心得:
第一,從小要教給孩子自信,建立良好的信心是一個孩子從小必須要學會的,有了信心就有了希望,也有了前進的方向,不能老批評,謾罵與責備孩子,在人生的路上,每走一步都會影響孩子的將來,好孩子是夸出來的,良言一句三冬暖,帶著好的心情上課,我相信孩子是歡樂的,誰都不希望給孩子壞的,邪惡的情緒影響,惡毒的言語會傷害孩子的積極性,會影響孩子的世界觀,會讓孩子產生一生的陰影。
第二,要培養孩子自立的能力,培養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培養大膽的把自己的主見表達出來,碰到問題先自己解決,解決不好再求助他人,不要莽撞,魯莽的蠻干,更不能放之任之,碰到問題時,父母,長輩要耐心,細致的協助解決,不能厭煩的去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第三,培養孩子要懂得尊重,尊重老師、尊重父母,尊重長輩,有助于孩子自覺矯正自己的不良行為,自覺地、發自內心地按照老師和父母的要求學習,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讓孩子學會尊重老師,要求家長身體力行,以身作則,凡是老師要求家長支持配合的事情,父母都要全力支持和配合,樹立老師在孩子心目中崇高的威望。
第四,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生活習慣,今天擁有的美好物質,每一份都來之不易,每一粒糧食,都是從播種,發芽,出苗,茁壯成長到開花結果,再到形成稻米的漫長過程。
學習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是天才,總是先天的基礎加后天的培養綜合而來,學習是每個孩子必經的過程,在學習的路上,學的還很多,需要培養的更多,每孩子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時間中應該教會孩子從小開始應懂得做一個三好的孩子,第一是品德,第二是學習,第三是身體,希望自己的孩子心身都是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