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教孩子做事先做人?
對小孩子我們首先要讓孩子明白尊重父母,尊重老師,尊重同學學會感恩,學會溝通和學會理解!
孩子的感恩之心和意識來源于父母的榜樣和引導,言傳身教的作用最大,隨著年齡大點,孩子有意識后,就知道,學習最能證明一個人富有。攀比是孩子的共性,大人也會有這樣的心理,所以請理解孩子。家庭中我們首先要正確引導孩子,其次讓孩子明確知道學校就是學習的地方,比學習,比習慣,比興趣,比品德。有了這些的比,孩子會忽略了其它,其實學校也是一個小社會,小家庭。什么樣的孩子都有,比較每個家庭環境不同,育兒理念和方法不同,固孩子也就千差萬別。也正因為有了這些千差萬別的孩子,才能使我們看到問題的所在,才能知道怎樣著手去引導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有正反面影響,才能讓我們的孩子更顯得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優在班級人緣不錯,很多同學都很優一起玩。其中一個小女生學習非常好,估計是家里太寵愛了,很嬌氣很會撒嬌。反正老師很不喜歡的那種,總說這個小女孩會裝。時間長了,同學都說這女孩會裝,周末也不想約這女孩一起玩,在校也不太愿意和她。可這個女孩偏偏就喜歡和優玩,優也和她一起。有同學家長就告訴我,因為優經常和這個小女孩一起玩,老師都不怎么喜歡優了。之后我就總是提醒優課間活動的時候多跟哪個,哪個小朋友一起玩,多向別人學習等。我不會要求優不跟這個小女孩一起玩,但我也不提議優多跟這個小女孩玩。我相信孩子自有自己的判斷,會很快樂的支配課間時間的。家長的態度和對孩子的教育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老師對孩子的態度,所以我們作為家長必須正確引導孩子,輔導孩子。至少跟著老師步伐,要想孩子健康快樂成長,要想孩子感恩,心態陽光。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和孩子成為朋友,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這樣我們能及時了解孩子心理同態,進行正確的引導和疏通。那么孩子一定可以健康快樂成長!在育兒路上,就讓我們陪著孩子快樂成長吧!優媽這樣建議
讓孩子自己學會溝通,具體該怎么操作呢?崔老師總結出以下五條
第一、要學會肯定孩子當前的做法
第二、要體會孩子目前的處境和苦惱
第三、每個事件都有不止一種解決方案,站在孩子角度和孩子一起想辦法。當然主要是讓孩子想,家長做好引發。他想到一個,我們就肯定一下。
第四、從孩子想到的辦法中讓孩子尋找一個最好的辦法!第五,鼓勵孩子用想到的辦法嘗試去做,無論成功失敗,都很有意義!
第五、鼓勵孩子用想到的辦法嘗試去做,無論成功失敗,都很有意義!
可能我沒教會孩子區分好朋友與普通同學的區別,善良寬容是個大的觀念,具體相處還是要分情況的,貝媽分析到,“媽媽從孩子的角度把孩子面臨的苦惱清晰的說出來后,先幫孩子整理思路,然后先肯定孩子做的對的地方,再假裝思考一下,這時孩子對自己的苦惱一般都有個基本的清晰的認識了,孩子一定有了基本的判斷。然后不妨用夸張的說法,提個根本不可能解決的方案,看看孩子的反應,也激發孩子自己動腦筋,或者用幽默的說法,提個離譜的方案,先將氣氛活躍起來,孩子輕松了,就會容易自己想辦法,只要媽媽們肯在教育孩子上用心學習,不斷實踐,總會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