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 媽的困惑:寶寶的頭型的問題
自從我生下,我粗粗估了一下,約有近百人就睡頭型的事情給我建議、忠告甚至批評。他們強烈而急切地要讓我相信:睡姿需要調整和控制,那樣才能睡出一個漂亮的頭型出來。可是我一直很疑惑,孩子的頭型真的可以睡得漂亮嗎?不是天生的嗎?雖然有很多人會言之鑿鑿,擺事實講道理地告訴我,孩子的頭型就是睡出來的,但我沒有看到可靠的資料證實頭型可以通過控制睡姿睡得漂亮,心里總有些犯嘀咕。一犯嘀咕,我就又想自己求證了。我沒有付諸實際行動,從一出生就讓他自由睡眠。也就是說,他愛側哪里側哪里,他愿意怎么睡就怎么睡。
大家對我對此問題的無動于衷有些無可奈何。
其實,我在想,為什么那種扁平腦袋就一定是好看的?我為什么不能覺得圓腦袋好看呢?重要的是,一個剛剛離開呆了9個月的舒適親切溫暖的子宮的新生兒,他(她)來到這個世界后,面臨的其實是莫大的挑戰——得適應子宮外面的新生活和新環境,可是,大人們似乎不管這個,而是堅定不移地控制這些小人兒,不讓他們按自己的方式睡覺,而要按大人們的審美觀點去睡頭型!我覺得這是挺殘忍的事,呵呵。
我生完后才知道,我被那句形容睡眠質量極佳的話——“嬰兒般的睡眠”給蒙了。因為寶寶可并不像小說或者散文里寫的那樣,安寧得像天使。我的總是睡不了多久就哼唧哼唧,不然就又蹬腳又舞手,反正我完全被他的睡相給弄得傻乎乎的,問了很多人才肯相信,小嬰兒睡覺其實本來就是這樣,時不時會有“動作”的。
那么,可以想見,為了讓寶寶睡頭型而對寶寶進行的控制,其實不是寶寶愿意的——這會打擾到他們的睡眠,繼爾影響他們的睡眠質量。在睡眠質量與頭型美丑之間,我愿意取前者。
可能更好的辦法是:如果您確實覺得寶寶要扁型腦袋才好看,那么,在不影響寶寶睡眠質量的前提下,調整調整。只是,我的經歷告訴我,這二者好象有點不好協調。我曾經因為看到寶寶總是側著臉甚至把頭扭得與身子成直角睡覺而很擔憂他勞累,因此把他的腦袋搬正了睡,但不是把他弄醒了,就是剛搬正他又很不滿地往又換回自己喜歡的姿勢繼續睡了。月嫂說,她的一個客戶,為了給兒子睡頭型,甚至把孩子的腦袋夾在兩摞書本當中,但是也沒取得效果,因為這個可愛的固執的寶寶,竟然有本事把那兩摞書給擠一開一邊,然后取了個側睡姿勢呼呼大睡。那就是說,如果真要保證漂亮頭型,那就得完全地一個人守著寶寶睡了。還真有這樣的,我一位同事的母親說,她給她女兒做月子時,請了保姆照顧女兒的生活,而她自己的主要工作就是坐在外孫女的床頭邊,守著外孫寶寶睡覺,只要側睡了立即搬正,如此守了一整個月,睡了一個極其漂亮的扁腦袋出來。這位阿姨語重心長、反復再三地交待我,也得像她這么做。她說,這是有回報的。可我既沒有足夠的人手來幫我守寶寶睡頭型,也沒有這樣的毅力。終究,我決定:寶寶睡覺,重質量,別重頭型。而如果在保證寶寶睡眠質量的前提下,調整下睡姿,使頭型漂亮些,那當然是最好不過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