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給孩子什么?
上周,我給買了一只手表,花了45元錢;為他辦理一張淘氣寶的卡,花了200塊錢;買了兩套書,去了78元;上肯德基,花了123元;去游樂園玩碰碰車等等,花費近100元……我不是在炫富,比我富的人隨手一抓一大把。只是在花這些錢的時候,想,我到底為什么要為孩子花這么多錢?初衷,無非是要讓孩子快樂。可是,孩子在如此豐富的物質條件之下,快樂了嗎?我觀察的結果是:即使快樂,也只是短暫的。新鮮感一過,他就哼哼唧唧地粘過來了。買了書,希望再買個玩具;買了玩具,還想再來個冰淇淋,這些全部滿足了,他靠在我身上忽然說:“媽 媽,我想外婆了……”為什么呢?他答:“因為外婆家有很多好玩的東西。”可見,他還是很無聊,他并不快樂。
相反,昨天下午自己在家,拖出家里的工具箱來,“修理”家里的音箱;用幾塊地墊搭了一個“飛機”,他好象更快樂。因為他獨自玩了很久,我甚至看完了半本書。
這么一對比,我發現,現在的孩子,不缺吃喝玩,但“樂”尚大大不足。
作為母親,我關注孩子的衣食住行,注重他的心理健康,盡已所能地供應孩子需要的東西,但是,我缺乏了最重要的一項:快樂。我會帶孩子去淘氣寶,卻不會陪孩子玩;我會買關于做游戲的指導書籍,卻很少和孩子一起做游戲;我知道玩水很快樂,但總是怕孩子感冒阻止他接近水;我覺得躺在地板上有時候很放松,可是孩子一躺在地板上我就怒目圓睜罵他沒教養……更多的時候,我覺得我端著個大人的架子,實在不愿意俯身來當小孩,我很難從孩子的游戲中體驗到快樂。我更有興趣聊qq,看韓劇,逛淘寶。
我自己尚且經常不知道享受快樂,自然就不知道引導孩子尋找快樂。不知不覺當中,我們集體失去了快樂。
孩子缺什么?缺快樂。快樂買不到,別人也給不了,一定要靠自己尋找和制造,這是一種能力。親愛的孩子爸和孩子媽們,你們,教給孩子快樂的能力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