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觀:大的應(yīng)該讓著小的嗎?
事情的起因,在于昨天白天,我在微信公眾號上看到一篇文章。文章的題目是《手足相親是必然的嗎?二寶家長必須知道的事》。文章的大意是,中國臺灣一個寫書的二寶媽 媽分享了自己教育二寶的心得,就是永遠要公平處事,不患寡而患不均,寧可兩個都不給,也不能對大的說:你年紀大,應(yīng)該讓著弟弟/妹妹。
老實說,這個觀點很新穎,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的。我們從小到大聽到的大部分、甚至可以說99%的說法,都是“嗯,你年齡大,你要讓著小朋友哦~!~”
我是獨生子女,我周圍的朋友也大多是獨生子女,我覺得這個觀點有道理,于是就轉(zhuǎn)發(fā)給了老公看。
于是有了晚上睡前的這段談話。
老公:“你白天轉(zhuǎn)給我的那個文章觀點,我覺得有點問題。”
我:“有嗎?怎么呢?我覺得很有道理啊。”
老公:“可能你是獨生子女,對這個不會太有感觸。像我有個弟弟,我從小到大接觸到的教育就是,作為哥哥,我應(yīng)該讓著他,保護他,有了好吃的給他多吃點,因為我是他親哥哥,我需要照顧他愛他。就好像父母總是讓我們先吃、吃好的一樣。”
我靜默了一分鐘,想起婆婆告訴我,老公從小就特別懂得禮讓弟弟,比如煮了5個雞蛋,我老公不在,弟弟能一個人吃4個,等老公回來看到只剩一個了,他也不會不高興。他小時候家境不富裕,好吃的不夠分,總是他少弟弟多。
我:“可是我覺得,要大的讓這小的,確實沒道理,不公平哦。”
老公:“家不是單純講道理的地方,如果全用道理來溝通,沒有人情味了。”
我:“這么說吧,我覺得,大的讓小的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不能太偏,太過頭,把握好度,不能總是大的吃虧,那樣他也會久了心里不平衡的。”
老公:“那也是的,F(xiàn)在的生活條件,也不至于有太大的偏向。我還是覺得應(yīng)該教育哥哥讓著妹妹多點,那樣他會更包容,更有心胸。以后到了社會上,不是你有道理你就不吃虧的,應(yīng)該讓他知道,謙讓也是美德,是包容。比如在我們企業(yè),年長的職員就是比年輕的職員更有地位,年輕的就得尊重年長的,這是他們國家(韓國)的社會風氣,你必須接受。等他將來到了社會上,不能用道理和公平來解釋的事情還有很多。到時候怎么辦?”
我:“有道理?傊,什么都應(yīng)該有度。育兒觀念本身就是沒有絕對對錯而言的,孩子的情況性格都不一樣,沒有什么理論是絕對正確還是錯誤的。我們得邊學邊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