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嚇是一種奪愛行為
“你昨天把沒喝完的牛奶倒在地板上,那明天你不能喝牛奶。哭鬧也沒用。后天才能喝。”然后我堅決執行。
無一例外地,當我們采取上述的措施時,孩子會有反應——哭鬧。希望達到他們的目的。哭鬧的時候,應該回應的是愛——因為哭鬧就是因為有需求沒滿足,要玩具、要零食的需求,歸要到底是愛的需求。我曾經領悟出一個辦法,孩子哭鬧的時候,“來,今天不打算給你買這個玩具,不過你來,讓媽 媽抱抱你”。用愛來取代孩子提的不合理要求,我覺得很有效。
恐嚇是一種奪愛行為
經驗分享:對孩子的關注點,應該放在情緒上。 假日。我在家看電視,過來說:媽 媽,我渴了,想喝開水。我正要起身,他又說:媽 媽,我自己來吧。便進了廚房。...
前幾天,跟原來一起的一個朋友在qq上聊起來了,她問我,你家現在怎么樣啊?我說還是老樣子,她一直都這樣,不過現在可能是因為我懷孕的原因,比原來要懂事多了,現在能幫我做很多小事情了。...
在1-5歲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安全依戀沒有形成,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喜歡“粘著”媽媽。從七八個月開始,很多孩子喜歡用哭聲“拴住”媽媽,這是孩子在尋求安全感。...
身為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的希冀,就是希望自己的寶貝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但是隨著教育照顧的方式不同,以及遺傳基因和成長環境等各方面的因素,隨著時間的流逝,有的寶貝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有的寶貝體質虛弱,有的寶貝大病沒犯小病不...
時間過得好快啊,姚遠已經上中班了,想起他的點點滴滴,有辛苦。但更多的是幸福和快樂。養育一個孩子是 一門學問,我一直在摸索,從圖書館借來的書,堪稱完美的育兒理念,但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也不一定適合每個孩子。...
古人云: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這是在說早起的事情,早起對我們成人有什么好處,就不需要我來廢話了,大家有興趣的可以到網上搜一下。當然,現代的某些理論,對早起也是有疑義的,比如清晨的氧氣不是最多、污染嚴重等等。...
一定程度的挫折可以激發人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力量,但如果挫折超出了人的容忍力,可使人心情苦悶,情緒煩亂,行為出現偏差,甚至造成疾病。當孩子在交往中遭遇挫折時,成人應該采取如下措施: 引導孩子變挫折為動力 當孩子在交往中遭遇挫折...
2月25日晚鄰近九點,我坐在電腦旁調試著視頻,準備聽韓老師跟我們講課。正好我在上臺調試時,跑到我面前。這時視頻對面的韓老師看到了,并跟打了招呼,讓早點休息,不要打擾媽 媽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