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識字,不得不說的事
廣告里說的半個月兩千個漢字,我腦子里第一個反應出來的就是“貪多嚼不爛”。小孩識字,好像我們大人學習英文,如果讓你半個月內熟記兩千個英文單詞,你認為可能嗎?即便用了神奇的方法真的記住了這兩千個單詞的拼寫,請問在短短的半個月內你能知道這兩千個單詞分別都怎么使用嗎?
小孩識字,好像吃飯,飯菜的內容適合他的身體發育,飯菜的分量足夠提供他日常生活的能量就好,不要一味的貪多,一口吃不成個胖子,吃得太多,會給孩子的腸胃造成很大負擔,或許會造成胃腸功能紊亂,嚴重的可能導致孩子厭食。識字也一樣,在孩子有興趣的時候,每天可以通過閱讀或者是游戲的形式認識幾個漢字,輕輕松松就完成了。孩子不累,大人也不辛苦。可是,如果你貪多,一天讓他去接觸幾十個生字,學習的陣線拉長,孩子感覺疲憊,甚至厭煩、抗拒識字這件事,得不償失。
喜歡閱讀的孩子上學后有優勢嗎?
現在的小學課程和我們小時候的有很大區別,尤其是低年級的數學,不再是單純的考察計算的準確性。例如這樣一道題,圖中畫了三個籃子,每個籃子里面裝著一些數量的蘋果,題目問:把左邊籃子里的蘋果拿出三個放到右邊的籃子中,右邊籃子中的蘋果比中間籃子中的蘋果多幾個?有的孩子他知道簡單的計算,但是卻讀不明白這樣的題。小學老師常說現在的數學題目不僅考察孩子計算能力,同時還要考察的還是孩子的邏輯性,也就是語文能力。試想一下,一個孩子如果連題目都沒有讀懂吃透,又怎么能夠寫出來正確答案呢?
孩子因為有一定的識字量,很容易對閱讀產生興趣,同時在閱讀的過程中孩子會認識很多生字和生詞,慢慢積攢了詞匯量,讓他們可以更好的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這樣,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同時,因為大量的閱讀,他們更能夠靈活、熟練的使用這些詞語。沒有可以的去學習這些詞語的意思和用法,但是一切都會在他們的表達中流露出來,這個過程自然而然,好像水滿則溢、水到渠成。
上學后喜歡閱讀的孩子的確有很多優勢,知識面廣泛、理解能力強,但是小學學習考察孩子很多個方面,不是學習好的孩子都有早期識字閱讀的經歷,也不是喜歡閱讀的孩子就一定有好成績。
如何培養孩子識字閱讀的興趣
家長們都已經意識到早期識字和閱讀的重要性,但是怎么培養孩子對于識字和閱讀的興趣,卻是很多人頭疼的事情。
有的媽 媽說自己的孩子什么都好,但是只要讓孩子識字或者讀書,他們就很厭煩,讓人頭疼。也有的孩子有很大的識字量,但是不喜歡讀書,明明書里面的字都認得,卻要讓爸爸媽 媽讀給他們聽。
我的觀點是在孩子最需要他們的時候給予。當對于識字有興趣的時候,開始識字的練習。因為個體差異很大,可能有的孩子一歲的時候就對識字有興趣,有的孩子兩三歲才開始接觸漢字,不能因為別人孩子一歲就開始識字,你便也要求你的孩子一歲也要認字,每個孩子生長發育的速度和方向都有不同,只要家長注意觀察孩子,留意他們對文字對敏感的時期,這樣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