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幾個育兒新動向
一、 玩電子產品現在每個孩子都會接觸電子產品。家長都在擔心他們會深陷其中難以自拔。我也擔憂很久了。
琢磨了很久后,還是覺得要理解親尊重孩子對電腦游戲的喜愛。雖然明白孩子不適合接觸這類東西,但確實也不能完全避免,甚至可以說,成長在這個時代,接觸和使用電子產品是必然的,需要的。
要考慮的是,如何讓孩子接觸和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得當,所玩的內容如果無益的話至少無害。
這完全是一個技術活。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誘惑力之大之快捷,真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啊。
想要真正“戒”去對電腦游戲的迷戀,采取的辦法是一方面不露聲色地迎合他的需要,另一方面悄然地增加適合他的健康的活動,慢慢的讓電子產品從他的生活中抽離。
我每天傍晚主動讓他玩一會ipad或電腦游戲。在面上不再不停地講玩電子產品不好的話,平時也不怎么議論這事。當成一個很自然的現象。因為這么大的孩子還不容易理解道理。大人不斷地提醒、講道理,即使口吻很好,孩子能聽得進去,也未必可以真正做得到。當他執行不了又明白父母不喜歡他玩電子產品時,他會很糾結。玩電子產品吧,父母不高興;父母高興了吧,自己不玩電子產品不高興。甚至有機會玩時,也可能會帶著罪惡感,玩得也不盡興。比如我也知道韓劇什么的完全沒營養,但卻會一集一集接一集地看下去直至地老天荒。有時候不免沮喪和罪惡感齊襲。
那暗暗地“縱容”孩子玩電腦游戲會是“為虎作倀”,難以收拾嗎?假如玩電子產品是a,玩健康的游戲是b,我想會有一個過程就是:a大于b;接著是a=b;再接下去是a小于b或者a消失而b完全主導。我的目標是a小于b。目前來看,主動滿足和平時再三限令,偶爾恩賜讓孩子玩玩,效果是完全不同的。自從我有主動給孩子玩ipad,他玩過一定時間就會安心地收起去做別的事。當然有一個重要的地方就是,大人不要在家不停地使用電子產品,以免孩子經不起誘惑。此外,得設置一些小小界限,比如玩的時間。但這些不用擺出來講,大人看著玩的時間不短了,孩子的需要滿足得差不多了,平靜地去提醒他收起來就好。千萬不要在孩子還舍不得收的時候說:“給你玩了半小時了,你還嫌不夠?!”如果這樣,不如讓孩子再玩幾分鐘。要相信孩子比大人更懂得滿足,更懂得感激。我的實踐證明,孩子不會貪得無厭。如果會貪得無厭,那是家長的界限設置出了問題。
潤物細無聲,在我的體會中,非常有價值。過去我總是“明目張膽”地和孩子講規矩講條件,其實更好的辦法是觀察孩子的動向和需要,默默地巧妙地進行引導或滿足和重視。
最要緊的是,家長需要反思一下,為啥孩子會這么迷戀電子產品?能做什么吸引他們的興趣有所轉移?如果沒有弄清楚孩子的最大需要,沒有找出更多更好的電子產品的“替代品”,改變是很困難的。
二、主題活動
我想的辦法就是怎么樣才能當好父母?其實很簡單,陪孩子玩。做游戲。我越來越覺得,孩子太需要玩和游戲了。如果真有個什么起跑線,輸還是贏,就看孩子玩得怎么樣,游戲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