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語文單元教案(通用6篇)
三年級上冊語文單元教案 篇1
綻開 舒展 欣然怒放 含笑一現
第 二 課 時
板書設計 14 蜜蜂
第二課時
第三課時
自主探索 日積月累
一、我的發現
1、自由輕聲朗讀課本中的詞語,讀準字音。注意每一行三個詞語中的加點字,想想自己有什么發現。
2.小組交流:把你的發現告訴同學,聽聽同學的發現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討論交流。
3、指名朗讀,注意正音,齊讀鞏固。
4、全班交流,說說你的發現。
5、教師引導`小結:這四行詞語,每一行帶點的都是形近字,其中有些音同,有些音近,有些音異。引導學生從音`形`義上加以區別,進行擴詞練習。
6、拓展練習:形近字組詞。
二、 讀讀背背
1、導入:不同的花在二十四小時內陸續開放,你只要看到什么花剛剛開放
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我們在《花鐘》一課中,了解了鮮花開放的規律,其實在自然界中還有許多秘密等待我們去探索,今天我們將要學的'一首農諺歌謠就揭示了瓜果蔬菜在十二個月中不同的生長特點,下面就讓我們去讀一讀吧。
2、學生自由朗讀兒歌,帶有音節的字拼讀拼讀,注意讀準字音。
3、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先在組內朗讀,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獲,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討。
4、抽小組朗讀,全班交流。
5、師生對讀,齊讀。
6、看誰最先背下來。
7、背誦比賽。
8、拓展延伸:你能說出在十二個月中不同月份開放的花朵嗎?你還能說出哪些植物的生長跟時間有關嗎?你能試著編一編歌謠嗎?
三、讀讀認認
1、讀一讀這兒的三行詞語,想想你有什么發現。
2、學生暢所欲言,談自己的發現,教師加以引導,讓學生明白這些詞語都是指的人體的器官,這些字都帶有“月”字,從而得出結論:帶有“月”的字都與人的某些器官有關。
3、這7個字擴詞。
4、說出你了解的帶有“月”的生字,并組詞語。
四、寬帶網
1、列文虎克玩放大鏡玩出了大名堂,最早發現了微生物,其實許多偉大的發明和發現都離不開細心的觀察,請把你課前收集到的這方面的資料跟同學交流交流,并說出你資料的。
2、讀課文中列舉的例子,讀后談談自己的體會。
小結激勵:我們身邊的許多事物都有著無窮的奧秘,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勇于探索,練就了一雙慧眼,也許你就是未來的科學家、發明家!
三年級上冊語文單元教案 篇2
習作要求:
賣火柴的小女孩擦燃了幾次火柴?每次擦燃后看到了什么,表達了她怎樣的愿望?結合課文內容寫下來。
練習從文中提取信息,概括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回顧《賣火柴的小女孩》主要內容。
按順序說說小女孩擦燃了幾次火柴?每次擦燃后看到了什么?表達了她怎樣的愿望?
二、出示習作要求,明確訓練內容
三、學生交流,教師點撥
四、學生練筆。
五、師生交流,學生自改習作,同學互改互批。
例文:
小女孩擦燃了五次火柴。第一次擦燃火柴,她看到了一個燒得旺旺的大火爐,因為她太冷了,渴望得到溫暖;第二次擦燃火柴,她看到噴香的烤鵝,因為她渴望得到食物;第三次擦燃火柴,她看見了美麗的圣誕樹,她渴望在大年夜里得到節日的`歡樂;第四次擦燃火柴,她看見了奶奶,說明她孤獨、痛苦,她渴望得到親人的疼愛;第五次,在整把火柴的亮光里,她看見奶奶把她帶走了,帶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我覺得這是小女孩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她的內心深處藏著一個美好的愿望,那就是能夠生活在沒有寒冷,沒有饑餓,沒有痛苦的世界,這預示著小女孩即將死去。
三年級上冊語文單元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字,注意多音字“給”的讀音。隨文學習本課的關鍵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兒童和平條約的內容,體會兒童熱愛和平的美好心愿,激發學生從小熱愛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鼓勵同學們為世界和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學重難點: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了解兒童和平條約的內容,切身體會兒童熱愛和平的美好心愿。
2、通過引導學生展開聯想,憧憬世界和平的美好景象,激勵學生為世界和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趣,揭示課題。
1、(板書:條約)同學們,你們知道“條約”嗎?結合預習說說你對“條約”的了解。
2、解釋“條約”:國與國之間簽定的有關政治、軍事等方面的權利與義務的文書。
3、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一篇有趣的條約:兒童和平條約。(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4、鼓勵學生讀題質疑,部分解疑。
(1)兒童和平條約和其它條約有什么不同?
兒童和平條約不用強制別人執行,它表達的是全世界兒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2)兒童和平條約簽定的原因和時間?
某年為聯合國“國際和平年”。這一年,全世界圍繞“和平”這一主題,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其中之一就是簽定一項公約——“兒童和平條約”。同年某月全世界兒童聚集在美國,分別代表本國兒童在條約上簽字。代表中國在條約上簽字的是11歲的小學生劉玲。
(3)兒童和平條約里都寫了什么內容?
二、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過渡:兒童和平條約里都寫了什么內容?帶著我們的好奇心走進課文。
2、根據自學提示,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把自己認為難懂的詞句做上記號,聯系實際想一想。
3、小組內互幫互學,交流自學情況。
4、分段指名讀課文,集體正音。注意:多音字“給”在本課的讀音。
5、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默讀。要求:邊讀邊想,條約有些什么內容?
(2)組內交流。要求:試著關上書說一說。
(3)指導學生概括條約內容:向往和平——珍愛和平、維護和平——創造和平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快速瀏覽課文,梳理課文條理。
2、交流:兒童和平條約字里行間都表達了兒童共同的心聲,這心聲是什么?(相機板書:和平)
3、過渡:我們初讀課文便讀出了全世界兒童的共同心聲。如果再走進條約,細細品味,我們還能夠體會出條約蘊涵的那份執著以及兒童維護和平的決心。下節課我們再進一步學習條約。
四、指導書寫
1、小組內自由識記、書寫生字。
2、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二、入情入境,細讀感悟
1、學習1——4自然段:向往和平
(1)過渡:和平,世界人民永恒的主題;和平,世界人民向往的生活;和平,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作為“我們世界的兒童,宣告未來的和平。”
(2)自由讀1—4自然段,說說你從中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相機出示句子:“我們要消滅一切!”鼓勵學生質疑:“這一切”指的什么?
(4)默讀1——4自然段,勾畫相應詞語,小組交流:聯系實際說說你對這些詞語的理解。
(5)拓展想象:除了“戰爭”、“破壞”、“憎恨”等詞語,“這一切”還可能指的是什么?(一切與和平相悖的事物)
(6)集體交流,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用朗讀表達出來。(指導朗讀)
(7)播放音像畫面,教師激情渲染戰亂場面:戰火硝煙,肆意彌漫,無數轟炸機從人們的家園上空飛過,轉眼間,城市變為廢墟,到處是哭泣和呼喊,人與人之間充斥著冷漠、恐懼和憎恨。多少人在戰爭中失去家園,多少親人不得不面對生死離別!看到這樣一個動亂的年代,你在想什么?想說點什么?(消滅“這一切”,世界渴望和平、向往和平)
(8)情感朗讀。可以引讀。
2、學習5——9自然段:珍愛和平、維護和平
(1)過渡:消滅一切與和平對立的事物,這個世界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讓我們切換畫面,用心發現和平的世界給予我們的恩惠吧。
(2)點讀5——9自然段,其他學生思考:和平世界是一番怎樣的景象?我們是怎么做的?
(3)指導讀句子,感受和平帶給我們的幸福生活。
(4)我們將共享富饒的大地、保衛美麗的天空以及保持河水的潔凈,這既是和平世界給予我們的恩惠,更是賦予我們的義務和責任。帶上我們的這份責任心齊讀5——9自然段。
(5)拓展聯想:除了人類這些賴以生存的美好環境,和平的世界里,我們還可以擁有什么?又會有什么責任和義務呢?仿說句子:(誰)給予我們(什么)———我們將(怎樣做)
3、學習第10自然段:創造和平
(1)承上啟下:沒有戰爭,處處鳥語花香、歡聲笑語,那是一個多么美好、和諧的世界啊!人們的生活幸福而舒適,心情開朗而豁達。讓我們為了和平、為了現在的和平、永久的和平、大家的和平而努力吧!
(2)自由讀第10自然段。思考:我們不僅有享有和平的權利,同時也有維護、創造和平的義務和責任,為了世界和平,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
(3)只有我們共同攜手,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才能創造一個和平的世界!讓我們加入和平志愿者的行列,叫響我們的和平口號吧!齊讀第10段。
三、回歸整體,拓展延伸
1、過渡:遠離戰爭,珍愛和平、創造和平,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請同學來說說學習本課的收獲。
2、小組合作: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著背下來。
3、介紹一篇詩歌《放飛和平》,讀一讀。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搜集一些有關呼吁世界和平的文學作品,讀一讀,或者辦成小報。
三年級上冊語文單元教案 篇4
習作要求:
從《富饒的西沙群島》課后“小練筆”的圖中選擇一幅,寫幾句話。
練習《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圍繞一個意思寫”的結構方式和“……像……”“有的……有的……”句式。
教學過程:
一、閱讀習作要求,明確訓練內容
二、說一說這四幅圖分別畫的是什么。
(多彩的魚、美麗的珊瑚、可愛的'海龜、飛翔的海鳥)
三、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圖畫說一說。
(提示:
1、用上“圍繞一個意思寫”的段式。
2、用上“……像……”“有的……有的……”句式。)
四、學生交流,教師點撥
五、學生練筆。
六、師生交流,學生自改習作,同學互改互批。
例文:
這里的魚真多、真漂亮啊!有的全身布滿彩色的條紋;有的眼睛圓溜溜的,身上長滿了刺,鼓起氣來像皮球一樣圓;有的頭上長著一簇紅纓;有的周身像插著好些扇子,游動的時候飄飄搖搖。你看,還有的魚像一片片黃色的葉子,又像一把把黃色的扇子,大大小小的,多得數也數不清。如果非要數,那恐怕要數上好幾年呢!
三年級上冊語文單元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觀察插圖,按照一定順序說說圖上景物。
2、在圖上添上幾種動物,或者畫,或者貼。
3、根據自己的經驗上色。
4、讀懂例文,了解寫一種動物的基本要求。
教學重難點:
通過分析品位,明確寫景物要有順序,要抓住特點。
教學準備:課文教學演示文稿。學生的自畫像。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讀例文,明確學習目標,完成自作初稿。
一、導入
小朋友,今天老師跟你們一起來作畫、說話和寫作,高興嗎?
二、觀察插圖練說
1.說說圖上都有些什么。(學生自由練說)
(1)指名說。
(2)評議:我們可以按照從遠到近或者由近到遠的順序來說。
2.想象作畫,補畫小動物。
(1)你們覺得這幅圖上還少了點什么?你把耳朵貼上去聽一聽,除了風吹樹梢的沙沙聲,小河里淙淙的流水聲,再沒有其他聲音了,一切都是靜謐的,安靜得有點寂寞。小朋友,拿起我們的畫筆,再畫點什么呢?(小動物)
(2)學生自由作畫。
(3)學生用幾句話介紹自己所畫的動物。
3.學習例文,學說話
(1)學生自由朗讀例文。
有位小朋友簡單地寫了天空、樹林、小河等景物,然后寫了他畫在河里的小魚。他是怎樣寫小魚的,請小朋友讀一讀。
(2)學生自由朗讀例文。讀完后,讓學生說說例文中哪些地方寫得特別可愛,為什么。
①小組討論。②指名大組交流。
(3)教師朗讀三段寫小動物的精彩片段。
模仿練說,要求學著例文,可以把小動物當做人來寫,抓住小動物的`特點,把它們寫得很生動、很有趣,讓人聽了覺得很舒服,很美好,很有生氣。
①說給同桌聽。②指名說。
4.我的十分鐘
給畫面填色,練習說話。
(1)我們已經把把自己畫的小動物介紹給大家了,如果我們要把這幅圖的景色寫下來,是不是僅寫一下小動物就夠了呢?
我們還要把天上的云呀、地上的草呀、樹呀、花兒呀簡單地寫一寫。不過沒有顏色,太單調了,我們來幫它們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學生自由填色。
(2)展出填好色的畫。
(3)學生自由練說。
5.出示好詞語花籃,好句子筐。
天高云淡白云悠悠五彩繽紛點綴
生機勃勃一碧如洗生機盎然漣漪
一陣微風吹來,樹葉沙沙地低語,像是大樹媽媽給小鳥唱的搖籃曲。
白云悠悠,不時地和小鳥說著甜蜜的話兒,多美呀!
路邊的小花漲紅著臉,害羞地躲在葉子中間,綠油油的小草大方地跳著搖擺舞,
有趣極了!
6.學生有選擇地引用上面的詞語和句子,或者模仿,再進行說話練習。
三、練習寫作。
1.討論討論怎樣寫。(從順序、主次、語言三個方面進行小結。)
2.學生寫草稿。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生繼續習作;2、作后指導評改;3、工整謄抄。
教學過程:
一、學生繼續習作,教師巡視。
(發現共性問題,發現優秀習作,解疑釋惑。無特殊情況,盡量不打斷習作思路,
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習作習慣,一氣呵成地真實表達)。
二、作后評議,完善提高
1、大聲朗讀,昌其氣,明不足,自主修改。
(投影)修改什么……
△有無錯別字?△景物描寫的順序是否恰當?
△景物有沒有色彩、聲音?△小動物們在快樂地活動嗎?
我的十分鐘
2、同桌互讀、互改,推薦佳作。
3、“小荷尖尖”——佳作欣賞,評議。
4、“現場直播”——選擇一兩篇中等習作,生讀師訓,師生現場共改。
5、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為自己的習作起個名字,匯報、評議。
(投影)“好文章是改出來的”——現代作家 趙樹理。
三、工整謄抄,及時鼓勵。
板書設計:
發現
1、發現了什么?
2、是什么樣子的?
3、想到了什么?
三年級上冊語文單元教案 篇6
習作要求:
每個人都有名字。和同學交流名字的含義或來歷,可以是關于自己名字的,也可以是關于其他人的名字的。
練習有條理地把了解到的信息寫清楚。
教學過程:
一、回顧《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課后第二題根據文章或書的題目猜內容。
二、猜一猜同學或老師名字的含義或來歷。
三、出示習作要求,明確訓練內容。
有條理地說一說自己名字或者搜集的其他人名字的含義或來歷。
四、同桌交流、全班交流,教師點撥。
五、學生練筆。
六、師生交流,學生自改習作,同學互改互批。
例文:
我的.名字叫尹亦心,爸爸媽媽說,我是他們的心肝寶貝,所以我的名字中有了一個“心”字。“亦”表示“也”的意思,“亦心”合在一起就是“也是心肝寶貝”。我的名字還有第二層含義呢,“亦”字與毅力的“毅”字同音,爸爸媽媽希望我有毅力,勇往直前,一直到達成功的彼岸。我名字中的“心”字則代表爸爸媽媽希望我在做事的時候要細心,在做作業的時候要用心,不要三心二意,既要保證速度也要保證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