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洋思教學的一點體會
新課程標準強調課堂是學生的課堂,教師應該學生發展為本,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學校引進洋思教學理念,正好適應新課標要求,經過一年的學習實踐,有以下幾點體會:一. 教師應當好學生學習的引路人。
教師應當讓學生有足夠多的時間去探究問題,去解決問題,讓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體驗情感,所以教師要有明確的目的,制定好目標,完成什么任務,達到什么目標,這樣,學生學習才能有目的,有方法,有效果,這樣的課堂,學生才能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充滿自信和自尊,尊重學習主題的多樣性和個體差異性,依據自己的理解,認真主動去學習,去理解題意,去認識問題,去分析問題,去解決問題,體現個性,凸現主體地位,讓其自由地發揮,盡情地發揮。
二. 實踐“先學后教,當堂訓練”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讓學生先看書,把學生的內驅力調動起來,可以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創造性的學,看做想都要聯系起來,學習新知識,聯系舊知識,師生之間的討論,彼此更正,相互啟發,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取長補短,加深所學的知識,課堂探究題和當堂訓練以課后習題為主,限定在課堂內完成,既提高了學習效率,又有機地解決了課后習題。學生在課堂上緊張的學習,課后沒有作業,可以更好地發展自己的特長,培養各方面的素質,其樂融融,何樂而不為。
三. 從“最后一名學生”抓起。
我所代的班級從初一剛入學時,就采用結對幫扶,調動全班的力量,讓兩個可以取長補短的學生坐在一起,結成學習對子,讓他們在任何方面互幫互助,無論是學習方法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給予關心,他們信心十足,而且特別感激老師,整個班級關系很融洽,團結積極向上,凝聚力強,榮譽感強,從沒有歧視的現象。
四. 當堂完成作業.
當堂完成作業能促進目標的達成,能迅速地準確地反饋信息,能激發學生積極主動獲取知識,能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這就對課堂作業的布置提出了挑戰,課堂作業要求形式多樣,內容典型靈活,難度要適度,數量適度,低起點,高層次,留足課堂作業的時間,下課時要交作業本,學生始終有一種緊張感,這樣也可以鍛煉學生的做事效率。
總之,課堂上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充分肯定他們的優點,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真正使課堂變成學生合作探索的活動,真正使課堂成為名副其實的學堂。這也是我教學中探索和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