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愛》教學反思(通用2篇)
《友愛》教學反思 篇1
師板書課題:友愛)
[課一開始,先出示一幅男女同學一起學習的圖片,讓學生觀察理解圖意后談自己的感想,引出課題,讓他們從正面感受同學之間友好相處、共同學習、互幫互助是正常的,也是應該的,為新課的學習提供一個適合的切入口。]
二、引發回憶,重溫友誼
師:同學們,我們在班級這個大家庭里共同生活了四年多,在這四年多的時間里,我們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互相關心,形成了深厚的友誼。誰能來說說這四年來你曾得到過哪些友愛?
偉平:那是上四年級的時候,我長水痘,好幾天不能上學。后來剛有點兒好轉,媽媽就送我去學校。我一到學校里,心想:這下同學們一定會怕傳染而離我遠遠的。可是沒想到當我一進教室的時候,同學們就里三層外三層地圍著我問寒問暖。這時我心里好激動呀,我為生活在這樣一個充滿友愛的大家庭而感到高興。
師:是呀,我們的班級就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雷宇:我得到的友愛比天上的星星還多。有一件事也許會使我終生難忘,那是去年六一兒童節,我們班舉行聯歡會,我大吃了一頓。回到家以后,肚子就痛,還發高燒。那時正是"非典"時期,我們洪瀨也發現了一位疑似病例,學校里的幾位同學被隔離了,鬧得人心惶惶。我媽不讓我去醫院,只在家里打點滴,但高燒就是不退。這時,啟陽同學帶了我們班幾個同學,拿著梨子到我家看望我,令我非常感動。我想"非典"是可怕的,是可以隔離的,但友愛是偉大的,同學之間的這份友愛是不會被隔離的。
師:說得真好,我們同學之間的這份友愛永遠都不會被任何東西所隔離。
志森:上個星期五,我在追趕一個同學,一不小心摔倒了,額頭撞出了一個口子,流了許多血。正當我害怕時,有兩位同學把我扶到醫務室,讓阿姨幫我止血。當時如果沒有這兩位同學,我真不知道我該怎么辦,到現在為止我還不知道這兩個同學是誰?我好想把心里說了無數次的謝謝再次說給他們聽。
師:是呀,我們學校總有做好事不留名的好同學。
……
[這一部分的教學,主要讓學生談談四年多來曾得到的一些友愛。如同放電影一樣,同學之間曾經發生的許許多多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的真摯而動人的事例在此生動地再現了,抽象的說教內容被活生生的鮮活事例"激活"。通過全班同學的回憶、交流,同學之間友愛的氣息在教室中流動,純潔的情感在各人的內心世界中共鳴,有力地烘托、強化了"友愛"這個主題。]
三、交流體驗,互動生成
師:同學們,黃老師為你們能生活在這樣一個大家庭而感到無比的高興。可是最近我們班出現這么一種現象,每張桌子不知不覺中出現了一條不是那么明顯的界線,還有不少同學在作文中寫著這樣的困惑,大家想不想知道這困惑是什么嗎?
生(齊):想。
師:(分發作文,學生讀文后)請大家在小組里說說你對作文中出現的這種現象有什么看法。
(四人小組進行討論。)
師:誰來說說你對這一個現象有何看法?
嘉威:我覺得同學之間的友愛如泉水般純潔,我們不應該去破壞這甘甜而又美麗的泉水,而是應該去愛護這些泉水,珍惜這純潔的友愛。
師:是呀,同學之間的友愛就像泉水,甘甜而又美好,我們應珍惜它,呵護它。說得真好。
澤明:友愛是世界上最純潔的,跟女同學玩又怎么啦。跟女同學玩可以接觸到她們心靈的世界,而跟同性的人玩,你只能了解一半的世界,根本不能了解另一半世界的神奇。
嘉威:我贊同澤明同學的說法,在網上聊天的時候,有時同性網友聊不出什么,而異性的朋友就反而聊得更真誠。
靜容:我覺得友愛就像河水一樣清澈見底又透明廣大,然而要是有人污染它,就會使它變得渾濁甚至消失。
……
師:這些都是同學們對友愛的理解,那么同學們能不能結合一下自己,談談你對男女同學之間這種現象(作文中寫到的現象)的理解嗎?
煒北:我也曾經被人說過,我常與一位女孩子說話,同學們就說我跟她有什么關系,當然我不管他,還是繼續做自己的事。
師:很好,你有自己的主見。
煒彬:我曾經說過一些同學。比如我說過上烽和思思,我聽智躍說他們倆是一對,我也跟著說起來,并且大肆傳播起來,在此我想對他們倆說聲對不起。
師:我們應該分清是非,不該人云亦云。
鵬聰:我曾經說過上烽和思思他們倆誰愛誰,還有班里的好多人也被我說過了。在此我想向所有被我說過的人說聲對不起。
師:看來被你說過的人不少呀,但你能認識錯誤,及時改正,同學們一定會原諒你的。
思思:文中的那個"詩"就是我。因為我和上烽是鄰居,放學時我們倆常常一起回家。同學們看見了,便在班級里胡言亂語,說我和上烽是什么關系,弄得我不敢和上烽講話。但是通過這節課,我明白了同學之間的友愛是純潔的,以后我還會和上烽一起回家。
師:你真勇敢,能大膽面對這些事實。我們班的上烽同學也來談談,怎么樣?
《友愛》教學反思 篇2
從學生日常中反映出的傾向、問題去構思和組織教學活動是"新基礎教育"思想品德教學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因為這樣的教學能產生直接、有影響的效果而在學生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有力地促進他們積極、健康人格的培養與塑造。最近,我發現班級男女生關系有些不太和諧:男女同桌的話,桌子中間會出現一條"三八"線,身體不小心越線就會成為被"打擊"的對象;平時,如果哪個男女生*近一點,就會引來了種種議論,說"某某同學愛某同學"、"某某同學與某同學很般配"、"零距離親密接觸"等等,男女生正常的接觸被一道無形的言論鴻溝硬生生地隔開了。針對這一情況,我決定在班隊活動和思想品德課中開展以"愛"為主題的教育活動,試圖通過它幫助學生學會正確認識,理性對待同學之間的這種純潔而真摯的友愛。
一堂課下來,自我感覺輕松了許多,原來的許多擔憂一掃而空,如備課時我極擔心學生會因為怕"害羞"而不敢發言,使課堂沉悶達不到教育的效果。但恰恰相反,是學生的表現使課堂精彩迭出,他們敢于反思,敢于直白,敢于面對缺點錯誤,他們敞開胸懷的交流看法,在互動中碰撞生成,真正說出心里話。在"傳球"這個游戲活動中,學生在對友愛的正確理解、內化的基礎上,無所顧慮,男女生在真實的生活體驗中內化知識外化行為。最后在學生用一句話或一首詩表達對友愛的理解時,很多同學都能較好的正確表達自己對友愛的理解,使友愛之花在學生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課后通過對學生一階段來表現的觀察,我發現學生在男女關系方面得到了較好的改善,很多同學已能像從前那樣一起學習,一起上學,班里大部分同學對男女關系也不再瞎起哄,如果有某個同學再用語言攻擊別人時,旁邊的同學也不會袖手旁觀,會加以勸導,整個班級的氛圍比以前更融洽了。
但是,這堂課中我覺得在學生談看法時,都比較膚淺,而這時的我又沒能較好地進行深層次的引導,使得整堂課的延伸方面做得較不夠。我想在今后在教學中,能夠更好的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并且延伸到更大的范圍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