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問題大解決
現在老人帶孩子的家庭很多,但是當新一代的媽媽與婆婆之間出現教育偏差應該怎么辦呢?以下就讓我們來看看隔代教育中常遇到問題的一些解決方法吧,對于家庭的和諧很有幫助的噢!
怎么說,他才會聽?
1 甜蜜地說
我們小區里有位婆婆,在和我們聊天時說到,自己和兒媳婦在育兒觀念上有大差別,但她總會選擇什么都聽孩子媽的。
為什么她能如此聽兒媳婦的話?我慢慢地盤問出了原因:她認為自己的兒媳婦很不錯,對自己既尊重又體貼,每次要跟她說什么之前,都會先開口把“媽”叫得甜蜜又親切,有時候還會在送給她很喜歡的禮物之后再輕描淡寫地說些關于養育孩子的意見,以至于這位婆婆每次都不太好意思反駁,覺得這些小事兒和兒媳婦的孝順、甜蜜比起來,并不算什么,是很容易接受和改善的。
2有重點地說
有一次,我有個同事一上班就和我抱怨,說女兒病了,她放在了自己的媽媽家,囑咐得周到詳細,結果晚上回家一看,老人還是給孩子吃錯了藥,而且果汁也喝得不夠量,磨牙餅干也沒給吃。她又擔心又生氣,可今天又不得不把女兒再放在姥姥家。
我問她,你是怎么囑咐老人的?她說,我說得別提多詳細了:早上8 點吃早點,9 點吃第一次藥,吃半片,10 點喝果汁、吃餅干,12 點吃午飯,12 點半吃第二次藥,也吃半片……她還沒說完,我就打斷她,讓她趕緊給自己的媽媽再打個電話,只說兩句:“今天每4 小時給翹翹吃一次藥,每次半片。別多吃啊,醫生說吃多了會抽筋的。”她半信半疑地看著我照辦了,果然這天老人沒給孩子弄錯藥,也把孩子照顧得很好。
這也是很多媽媽愛犯的毛病,跟老人說話沒重點。老人覺得很繁瑣,沒記住不說,要是遇到挑剔的老人,還會因為覺得自己不被信任而氣憤或郁悶。其實,在很多情況下,給孩子吃了什么喝了什么、幾點吃的都不重要,只要叮囑老人最重要的事就可以了,比如吃藥的事。有重點地說,老人就會聽,說得太多,老人反而什么都沒聽見。早教網
3讓別人說
如果老人怎么也不肯接受我們這些年輕父母的意見,可以試著讓他們認為是“權威”的人物幫著說。
如果你覺得婆婆經常無意識地說些臟話,或者有隨地吐痰等不良習慣,對孩子的影響非常不好。那么你可以讓老公私下去跟婆婆說,告訴她如果孩子模仿她也養成了這樣的習慣,以后上幼兒園或者上學就會被人笑話。通常出于疼愛孩子和對兒子的尊重,婆婆會“聽”這樣的話。
另外,如果你的某種育兒觀念婆婆不能接受,你也可以想辦法讓周圍人影響她。比如我主張從孩子一出生就經常給他洗澡,但是從農村來的婆婆就非常反對。
某次,一個在幼兒園當老師的朋友來家里玩,我介紹了她的身份,婆婆立刻把她當成了醫生一樣的權威專家問長問短。這時,我有意無意地和她聊起了孩子洗澡的事情,她發表了和我相同的看法。當時我婆婆并沒有表態,但在此后就不反對我經常給孩子洗澡了。
同樣,相似的事我也經常通過其他孩子的家長來說,當婆婆知道,身邊大多數孩子都是這樣的養育方式時,她會樂于接受這一事實的。
4在適當場合說
我的小姑子今年生了寶寶,有一次我們去看她,她當著我們的面說起了她婆婆給寶寶沖奶粉時用的水總是太熱,想讓我幫她一起說服她婆婆。我看得出來老人的臉色當時就變了,我趕緊把話題岔開,但是后來還是聽說她婆婆鬧著要回老家去,不肯幫她帶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