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寶愛打人,應該怎么教育呢?
小編支招:兩歲左右的小孩,處于自我意識高速發展的階段,會很在乎媽媽和客人是否注意到她,當發現自己被冷落時,常會產生不安的情緒,哭鬧、摔東西、打人等異常行為便隨之出現。有時孩子打人,并非討厭客人,而是“嫉妒”客人分去了媽媽的注意力。為了讓媽媽轉過頭來注意她,攻擊行為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即使換來的是媽媽的一頓責罵,但對一個兩歲的孩子而言,可能尚無法將“打人”和“被罵”相聯系!
不要把孩子“晾”在一旁,而是要促成孩子和客人間的互動:讓客人聽孩子表演兒歌;觀賞她的積木城堡和涂鴉畫作……讓她感覺到,客人的到來不但沒讓她受冷落,還提升了她的被關注度。同樣,在接待客人時,父母一定要隨時要讓孩子知道你在關注著她。要是孩子已經去“攻擊”了客人怎么辦?除了立即制止,抓住她打人的那只手,同時嚴肅地直視她的眼睛,讓孩子明確地知道您因她的行為而生氣、難過,目的是要孩子了解打人是不對的。
網友歐陽媽:我兒子現在1歲零1個月,一般他要做我們不允許的事情時,我們就抱著他離開,每到此時他就會大哭著打抱他的人。
小編支招:平時多教寶寶學會表達。要經常和寶寶交談,讓他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已的意愿,耐心地對寶寶說:“不要急,慢慢說。”如果寶寶說話不多,就教她用手來指意,也可以對寶寶說:“你是要這個嗎?哦!媽媽明白了。”盡量使寶寶的愿意望得到表達,減少她煩躁,急切的性情。
大人要嚴肅地表明態度。當寶寶打人或咬人時,大人可以抓住她的手,并嚴厲地說:“不許打人,不許咬人,有話就說。”要是寶寶仍然不停止她的行為,那就要真的發脾氣了。寶寶看到大人動了真格,是會感到害怕的,對自已的行為也會有所收斂。
網友浩浩媽:我的孩子目前是1歲8個月。最近一段時期,他經常會模仿動畫片里的鏡頭打人、掐人,產生暴力傾向。早教網
小編支招:因為孩子還小,認知功能發育不完全,對事物缺少批判能力,容易模仿,電視里出現暴力鏡頭,孩子會覺得好玩,而意識不到它有什么不對或者危害,這很容易使孩子接受動畫片里人物言行的教育,現實生活中也發展出暴力,甚至認為這是好的,是“勇敢”,在一群小朋友里更是紛紛效仿,以奇形怪狀、打架鬧事為榮。因此家長有必要幫寶寶挑選內容健康的動畫片和其他電視節目,陪寶寶一起看電視,一邊講道理。
網友小新媽:我女兒只有1歲7個月,但是她有個在我看來不能理解的行為。就是有時候有什么事情不順她的意,她就會自己打自己。譬如說有一天,我爸爸吃檳榔,她看到就拿了一個,我爸爸就對她說不能吃。她不哭也不鬧,就把檳榔給了我爸爸,但是她馬上就掐自己的臉,而且掐得很重,好像不知道疼一樣。這時候我該怎么做呢?
小編支招:孩子的行為是受“獲益”驅使的。當她發現自己“打”自己的時候是獲益的,也就是你們會滿足她的要求,她就會一直保持這種行為。建議平時以故事的方式告訴她當我們想要什么東西的時候應該如何表達,并且可以和她進行現場模擬,對于孩子來說,這是一個游戲,慢慢地她就會在生活中使用這個方法。另外,如果再出現上面提到的情況,可以先分散她的注意力,但是不能滿足她的愿望。我們可以要求她用故事中提到的方法來說服家長滿足她的想法。孩子會在比較兩種做法的過程中,體會到哪種方法最有效,就會逐漸改掉這個習慣了。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