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寶寶需要家長注意那些
然而,有些父母并沒有理解賞識的真正內涵,盲目賞識不僅不能讓孩子從中獲益,反而會給孩子的健康成長帶來這樣那樣的問題。讓我們通過下面的內容來幫助家長解決這些問題。
誤區1:不切實際地夸贊
典型狀態描述:
看到寧寧的畫,媽媽脫口而出:“寧寧畫得真好!我家寧寧最棒了!”聽了媽媽的夸獎,5歲的寧寧不但沒有高興,反而不屑地說:“你就會說‘最棒’了,還有沒有新鮮點的。”
寧寧媽非常認可賞識教育的觀念,所以,時常把“你真棒!”掛在嘴邊。在兒子3歲前,自己的“賞識”似乎還能激發起兒子的熱情,可是,隨著兒子年齡不斷增長,他對媽媽的夸獎越來越不屑了。
看起來,這并不是什么大事,然而,它給孩子的成長所帶來的消極影響卻不容小覷——
1. 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降低。
2. 孩子的自我價值感降低。孩子一旦意識到自己沒有父母夸獎的那么好,他就會開始懷疑別人對他的評價,覺得大家都在騙他,他的自我價值感反而會因此降低,進而變得很自卑。到了那時,不管父母怎么鼓勵他,他都很難自信地面對外面的世界。幼兒早教網
3. 孩子變得自大、自負。有些孩子可能會把父母的“夸贊”當作自己的保護層,他們寧肯相信這些有利于自己的評價而在無意識中屏蔽外界信息,從而變得目空一切。
誤區2:“你比他們都強!”
典型狀態描述:
小區里,小美正和幾個小朋友一起比賽唱歌。小美活潑可愛,能唱會跳,不時得到一旁叔叔阿姨的贊美。小美媽媽看在眼里,樂在心里。她美滋滋地把小美拉到自己身邊,悄悄地說:“乖女兒,太棒了!你比她們都強!”聽了媽媽的話,小美“翹起了小尾巴”,開始對其他小朋友的表現指指點點。早期教育
小美聰明活潑,善于表現。小美媽媽也從不吝惜對女兒的贊賞:“你比別的孩子都做得好!真給媽媽爭臉。”然而,小美不但沒有因媽媽的賞識而更優秀,反而變得非常愛和別人比較,嫉妒心強。一旦發現其他小朋友比自己做得好就會氣得鼓鼓的。
誤區3:一俊遮百丑
典型狀態描述:
6歲的齊齊因為搶了小伙伴的彈弓被對方家長告狀告上了門。自以為犯了錯的齊齊灰溜溜地躲在角落里。“她憑什么沒鼻子沒臉地數落我兒子啊。”等對方家長走后,齊齊媽生氣地說。“我兒子最聰明了,在學校里學習成績也數一數二。齊齊是最棒的。”齊齊媽摸著兒子的頭鼓勵道。聽了媽媽的贊賞,齊齊一下子有了底氣:“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學習比他好,他比得了嗎?”類似的事件發生了不止一次。
齊齊媽推崇賞識教育,再加上齊齊學習成績好,在媽媽眼里,齊齊所做的一切都是完美的。可是,在媽媽的賞識下成長起來的齊齊在學校卻經常受同學排擠。早期教育
如何真正賞識孩子
賞識是父母發自內心對孩子的欣賞,這種欣賞不僅可以通過夸贊的語言表達出來,也可以在不經意間,通過表情、肢體動作流露出來。而這些微妙的信息,孩子都可以敏銳地捕捉到。所以,真正的賞識教育,父母需從自身的修心開始,由內而外的賞識,才能夠真正發揮賞識教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