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們的禮儀教育不可少
一個有禮貌的孩子不僅僅是人見人愛,也更加顯示出了自己的氣質修養,況且我們中國是個禮儀之邦,適當的讓孩子們了解一些簡單的禮儀對于其將來的成長與發展也是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呢!
幼兒禮儀指寶寶在幼兒園、家庭、社會活動中所必須遵守的一些簡單的行為規范。良好禮儀的獲得對寶寶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以及素質的全面提高都有積極的意義,因此,禮儀學習和禮儀行為應該伴隨寶寶的成長而養成。
幼兒禮儀內容
幼兒禮儀項目
幼兒禮儀內容
用餐禮儀
正確使用餐具,有良好的用餐姿勢;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碗內的干凈與整潔。
儀表儀容禮儀
養成保持身體整潔、講衛生的習慣;學會保持正確的坐、站、走姿勢。
交往禮儀
養成使用禮貌用語的習慣,初步學會與人交談的禮節;初步學會做客的禮節;懂得尊重長輩,與他人禮貌地打招呼。
公共場所禮儀
初步了解禮儀的最基本要求就算達標。
學習禮儀
發言先舉手、認真聽完別人的話;走路、說話、搬桌椅輕輕地進行,盡量避免制造噪音;觀看演出時保持安靜、不吃零食、不亂扔東西。
禮儀教育啟蒙進行時
對0~3歲寶寶進行禮儀啟蒙教育應尊重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起點要低,訓練要實,方法要靈活多樣。
0~1歲:寶寶禮儀入門,重在父母榜樣示范
如果你平時說話總是高聲吼叫,或者粗話滿口,寶寶會輕聲細語、彬彬有禮嗎?言教不如身教,有時千教萬教不如你的一個行動。因此,請注意自己言行,多說“請”和“謝謝”,并用愉悅的聲音對寶寶說話,為寶寶的禮儀學習開好頭。
1~2歲:寶寶禮儀初體驗,重在父母引導
對這個階段的寶寶來說,最好的教授禮儀方法就是讓寶寶體驗基本的禮儀,學習一些禮貌用語。主要包括:
·學說“請”和“謝謝”。1歲左右的寶寶已經開始學說話了,當他要點心或玩具時,就可以提示他說“請”和“謝謝”等禮貌用語。
·問候語。讓寶寶學說“你好”和“再見”相當容易,簡單的教育后,大多數一兩歲的寶寶都能說出這些基本問候語。
·學會分享。引導寶寶領會“分享”的涵義。
2~3歲:寶寶走出家門,規范基本的禮儀
2歲之后,寶寶可能要上幼兒園、探親訪友、去公園玩耍等,這些為你提供了教授禮儀的好機會。
·靈活運用“對不起”、“謝謝”。寶寶學會道歉和感謝十分重要,他得明白有意無意弄傷他人或損壞了東西都得道歉,如果別人幫助了自己則要表示感謝。您可以這樣引導寶寶:“記得上次小明弄倒了你的積木,你有多難過嗎?現在,你弄壞了他的玩具,如果你說聲‘對不起’,小明就不會那么難過了。”
·學會打招呼和基本的規范。當有客人來訪或到別人家做客時,可以借機培養寶寶的禮儀習慣。首先說問候語,這個年齡的寶寶已經學會用“叔叔”、“阿姨”、“阿婆”等稱謂打招呼了,您可以教寶寶如何正確稱呼親戚。遇見熟人時,應及時引導寶寶打招呼:“寶貝,向王叔叔問好。”當寶寶受到招待時,記著讓他說聲“謝謝”。寶寶天生好奇,在陌生的環境中更是如此,如果想玩玩具或看書,一定要經過主人的同意,玩過之后,記著讓他把東西放回原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