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以前的寶寶情緒培養的保險
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不能忽略了孩子情緒的培養,對于不同的年齡段里有著不同的方法,怎樣才能幫助還建立正常的情緒呢,讓我們通過上面內容來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樣的方法對于孩子情緒的形成是有一定幫助的。
零至一歲
這個時候的寶寶情緒十分平和穩定,偶爾號啕大哭,原因可能是生理上得不到滿足,如想睡覺,肚子餓或身體不適,所以父母的周全照顧最要緊,令寶寶覺得安全,舒服。建立正常的作息規律,寶寶的情緒便不會有太大波動。
克服恐懼
如果寶寶出現恐懼的情緒,父母可以通過與寶寶身體的接觸,如撫摸,緊抱等動作,令寶寶感受到別人的關注和愛護,而逐漸安靜下來。另外,這時期的寶寶對周圍陌生的環境也有探索的意欲,不防帶他外出,認識外面的事物,切勿過分地保護他,拖延他的學習進度。
避免出現恐懼
但要注意一點,就是避免寶寶受到驚嚇,例如在他身邊大叫或突如其來的巨響,這會使他覺得無助,對自己不能理解的事物感到害怕,產生恐懼的情緒。
一至二歲
這時期的寶寶很容易哭鬧,大發脾氣,無論你怎么勸都沒有用。平息他哭鬧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加理會。
自由發揮
但是,教導這個歲數的寶寶時,必須注意一點,就是不要期待他去做討你歡心的事。可是,寶寶很可能會抗拒父母的觸摸或摟抱,不愿意接受父母的管束。管教寶寶時最好先放松后收緊。
分散注意力
寶寶用哭鬧來要脅你,最佳的對策便是轉移他的注意力。此時,你最好先讓他下來,拿些有趣好玩的東西分散他的注意力。只要把他哄得團團轉,讓他忘記他不想坐在椅子里吃午餐這件事,之后,當你再把他放進高腳椅里,他很可能會乖乖合作。
無論你碰到多么棘手的管教問題,你可以發現最有效的一招,便是分散寶寶的注意力。寶寶小的時候,注意力往往持續不久,這就是為何他們一看到有趣的東西,立刻破涕為笑的原因。
總括而言,管教這個年紀的寶寶并不容易。
最好的管教方式之一是允許(但不評論)寶寶正常的情緒宣泄,這會帶給寶寶莫大的支持與安慰,例如讓他吸吮拇指或橡皮奶嘴,讓他將心愛的毛毯帶在身邊,給他一種心靈上的慰藉。早期教育
二至三歲
寶寶到了兩歲左右,就不需要這么多的管教技巧了。但是到了兩歲半時,進入了教養的黑暗期,令父母傷透腦筋,但是,令人意外的是,這個年紀的寶寶都非常相像,而且簡單的管教技巧就可以把他們管得服服帖帖。
對付招數:
1、對于某些年齡的寶寶來說,給他們選擇機會是很不錯的管教方式。父母也應針對不同個性的寶寶,給予不同的選擇。像一些頭腦清楚的寶寶們,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就很容易作選擇,而且會堅持到底,另一種寶寶的個性就不適合作決定;舉例來說,這些困惑的寶寶們一點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讓他們選擇,只會加深他們的困惑而已。
2、要這個年紀的寶寶作決定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倘若你能為寶寶預作計劃,告訴他將會發生什么事,有時對你會很有助益。
寶寶如果能依照順序重新說一遍,就表示他懂得你說的,而且他也會照做。至于寶寶亂發脾氣時又該如何呢?許多父母發現寶寶開始亂發脾氣時,最佳對策就是不理他,否則一旦寶寶發現只要發脾氣,父母就會予取予求的話,以后發脾氣就成了他們最大的武器了。所以,盡可能讓寶寶了解,發脾氣不但得不到任何東西,甚至會失去父母的關心,這是很重要的事。幼兒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