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寶寶學做家務的好處
現在的小朋友家庭都比較的富有,為了給孩子們節省學習的時間,家長從來都不讓孩子做家務,育兒專家指出,讓孩子澆澆花掃掃地,干點家務對于孩子們各個方面的發展都有幫助,以下就來詳細的看下吧!
哈佛大學學者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研究,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愛干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干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是1∶10。中國民航大學幼兒園園長丁敏奉勸廣大家長,千萬不要忽視家務勞動,它對寶寶的動作技能、認知能力的發展以及責任感的培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不要忽視孩子生存技能的培養
前不久,丁敏看到一項關于小學生做家務時間的調查,結果顯示,美國孩子每天的家務勞動的時間為1.2小時,韓國孩子是0.7小時,英國和法國的孩子可以達到0.5-0.6小時,而中國孩子卻不足0.2小時。為什么我們的孩子做家務的時間最少,這和家長的教育觀念有關,家長們只注重孩子的智力開發,卻忽視了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人,對他的生存技能的培養。
家務勞動的四大好處
一、鍛煉和發展孩子的動作技能。家務勞動對成人來說是輕車熟路,但是對于孩子來說卻是挑戰,尤其是年齡越小的孩子,因為他的動作技能尤其是精細動作不是很發達,他需要統合他的各種動作技能來完成某項家務勞動。比如說,一個兩歲到三歲的孩子,媽媽對他說,幫媽媽把拖鞋拿過來。在這個過程當中,他需要行走的動作,需要拿東西的動作,還有要將物品放到指定位置的動作,從這一系列的動作當中,他的動作技能得到了鍛煉和提高。早教網
二、促進孩子認知能力的提高。家務勞動往往整合了很多認知技能,有分類的能力、對數字的概念,還有顏色、形狀等等。比如五六歲的孩子刷碗,刷盤子,刷完之后他要分類來放,同時他可以說出刷了三個盤子,四個碗,這又是一種數的概念。包括碗的顏色是什么,形狀是圓形的,還是橢圓形的。
三、增加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家長總說孩子獨立性差,其實是家長剝奪了孩子鍛煉的機會。不管孩子多小,但他是一個獨立的人,需要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對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很重要。
四、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在家庭中,家長應該有意識地讓孩子感受到他也是家庭當中的一分子,有責任和義務為這個家做些什么,擦桌子,洗菜,掃地這些家務勞動是他的義務,而不是幫別人干活。要讓孩子感到自己是有用處的,這樣就會讓他產生自豪感和責任心,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社會接觸面的擴大,這種責任心和自豪感會不斷地增長和擴大。哈佛大學學者曾經做過一項長達二十多年的跟蹤性研究,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愛干家務和不愛干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是1:10,離婚率和心理疾病率也有嚴重的差別。
孩子能做什么樣的家務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這么小能做什么家務?丁敏認為,對于孩子做家務而言,并不是跟我們心中想的家務范圍一樣,更多的是指生活處理能力。比如說兩到三歲的孩子,在家長的指導下,把垃圾扔進垃圾箱,這就是一個動作的發展,就是所謂的家務勞動。或者家長請求孩子幫忙拿一些東西;幫父母澆花,前提是父母給孩子提供適量的水;晚上睡覺前,整理自己的玩具,從哪兒拿的放回哪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