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語文,發展能力——記一次綜合性學習和帶來的思考
立足語文,發展能力
——記一次綜合性學習和帶來的思考
保定市物探中心學校第二分校 李靜 趙杰 趙興華
在七年級的下學期,我們舉行了一次以在實踐中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鍛煉學生多方面的語文能力;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黃河在我們民族文化中的巨大作用,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培養學生對于拯救母親河的責任感為目標的《黃河——母親河》綜合性學習活動。
一、 過程簡述:
舉行這次活動的時間為一個月,其中第一周:搜集資料;第二周:匯總資料,粗制powerpoint文件;第三周:修改powerpoint文件,準備發布;第四周:最后修改豐富,并發布成果。全體學生擬訂主題,按興趣分組分工,合作完成。
我首先利用剛學過的以愛國為主題的課文激發學生的學習、研究熱情。讓學生懂得愛我們的民族、愛我們的文化、愛我們的語言、愛我們的同胞就是愛國的具體表現。黃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孕育中華文化的搖籃,那么愛黃河也是愛國的表現。
根據綜合性學習《黃河,母親河》的提示文章,我和學生一起挑選感興趣,并且和語文學習結合緊密的專題。經過慎重考慮決定了四個子專題:1、黃河的歷史文化;2、黃河的文學藝術;3、黃河的現狀;4、黃河的公益廣告。
我們要求學生按興趣自由結組。并由學生自告奮勇擔任各組的“總監制”,全面負責。
搜集資料可是個艱巨的工作,所有的同學都行動起來,各顯其能,通過各個信息渠道,搜集來大量的資料。有的從網絡上尋找,有的周末就泡在了書店。就是從網絡上,單單一個黃河網()的資料就特別的龐雜,學生們從中一一篩選,選取了自己認為有價值的材料。這些材料全部匯總到了一起。在這次資料的搜索中,學生也充分地認識到資料檢索時網絡所帶來的便利。也充分認識到資料浩如煙海,一個人的力量是多么的有限,要想完成任務就必須靠大家的力量。
而制作powerpoint展示文件,可以說是花費時間較多,而且難度較大的一個階段。我們面臨的問題主要有:
1、資料多而雜,難以篩選。
2、 用powerpoint展示綜合性學習成果的思路的確定
3、如何運用靈活多樣的多媒體方式來表現策劃者的思路。
其實,其中的問題2又是本次活動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在這個時候,教師充當的角色是指導者也是合作者,在共同的探究中,適時的點撥,引導學生去嘗試,去改進,在每一次的改進中,學生的能力不斷地得以提高。
最后在學校的多功能廳,三個班的學生會集在一起,發布了自己小組的綜合性學習成果。
二、突出語文性的具體指導過程。
利用多媒體展示只是總結綜合性學習成果的一種辦法,這種辦法利用學生業已掌握了的多媒體技術來整理自己的學習構想、思路,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確定展示的思路,其實同時就在做著篩選資料、確定學習研究方向的工作,這部分工作用去了我們大部分時間。
在這四個組中,歷史文化組的資料最多,同學們搜集了神話故事、歷史傳說、文化遺址、歷史名城、風俗習慣等上百條。為避免面面俱到、不深入的研究發布,在大家商量下,每組只選取3個感興趣的小專題加以研究展示。如一個組選擇了神話故事、文化遺址、歷史名城三個小專題,這也涉及到歷史學科內容。在小組會上,我安排擅長講故事的同學繪聲繪色地講起了大多數學生不了解的黃河起源的故事,引起了學生探究古神話的興趣和熱情。在我的引導和強力推薦下他們迷上了內容豐富、能引起人們無限遐想的與黃河相關的神話傳說,從中去領略民間語言的無窮魅力。
這個組遇到的下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縮略資料。因為只有十分鐘展示研究成果的時間,而作為神話故事和文化遺址等的介紹資料,篇幅都很長,內容也很詳盡,不便于展示。所以小組同學又根據研究和展示的意圖對手頭的資料加以刪減,保留下了最精華的部分。
喜愛文學藝術的同學在整理資料時,很快就確定了需要探究的文學藝術類別,他們都很喜歡古代詩詞和關于黃河的歌曲。在整理詩詞的時候他們也遇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把眾多的資料用一線貫穿。開始的歸納,完全是古今詩文資料的逐一陳列,沒有條理,顯得雜亂。我組織了一場小組內的討論,提出了順序的問題,有的學生出主意說按時代的先后組織,有的則說按詩歌的具體體裁,還有的同學說按詩歌所表現的思想內容組織。經過激烈的討論,最終確定了按照詩歌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和感情來組織材料,學生們認為這樣能緊扣黃河的主題,也能更清晰地表達材料。我以一個成員的身份,參與了這場討論。
第三個是黃河現狀組。其實,大多學生對黃河的現狀不甚了解,少數學生把了解到的黃河現在所面臨的問題告訴大家,初次開會決定的研究方向是研究黃河面臨的比較嚴重的泥沙淤積、斷流、還有水污染的問題。這部分相對較側重地理學科的知識。果不其然,學生的興趣被探究黃河現狀形成的原因吸引過去了,他們找了很多文章,分析的內容地理的理論性很強,如把黃河的河道淤積的原因,分析為水沙異源等,看來他們還閱讀了不少專業性的文章。可是正因為專業性較強,所以分析得不夠深入和徹底。在失敗中,我們一起分析資料,扭轉研究方向,簡化黃河現狀的內容,要求他們查找了關于黃河的新聞,從中截取有關信息,選取了關于黃河現狀的有關文字和圖片,簡明地表現黃河的現狀。在組織整理材料時,同學們被黃河的現狀所震驚,感慨之余,他們就又開始研究起了如何調動同學們保護母親河——黃河的方法和措施。
第四組是公益廣告組。他們的材料很少,學生只在本學期的美術書上看到一則關于保護黃河——母親河的公益廣告招貼畫,這則廣告以畫面為主。我向他們提供了我查找的如何撰寫公益廣告詞的短文,組織他們認真學習。果然,他們寫出了許多言語雖稚嫩,但象模象樣的廣告詞。
三、案例引發的思考。
總的來說,這次綜合性學習的效果還是令人滿意的。綜合性學習作為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近年來,一直在被老師們探討、研究。綜合性學習正因“綜合”二字,具有很強的整合性,它把課內和課外,校內和校外,語文和其他學科,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近年來,對綜合性學科是否應強調語文性的問題上爭論很多,在對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摸索中,我的體會是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必須要立足語文,提高能力,指導必須注意體現其語文性。
雖然語文有明顯的工具性,在活動中出現跨學科的內容是難免的,但是,我們要把握其語文性,善于引導學生,善于把跨學科的內容為己所用。在語文教學中開展綜合性學習,就其實質來說,就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從而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提供一個扎實的基礎。《新課程標準》中提到:語文素養包括如下基本點:1)熱愛祖國語文2)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的正確態度, 3)豐富的語文知識,4)語文能力(包括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5) 培養語感,6) 發展思維能力,7)良好的個性,8) 健全的人格。
那么,如何把握綜合性學習中的語文性呢?我的體驗是:
1、從綜合性學習涉及的內容選擇上強調其語文性
綜合性學習研究的內容應主要在語文學科的領域,在確定研究主題的時候,教師應該注意引導,盡量使學生不要在非語文學科的內容上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雖然綜合性學習要給學生以更大的空間,要關注學生的興趣和需求,但教師也應該有明確的訓練目的,在綜合性學習中要對學生表現出來的,對提高語文素養不利的興趣和行為,加以正確的、必要的、及時的引導。這時,如果對學生放任自流,那就會象任由瘋長的瓜蔓,是結不出豐碩的果實的。
就以“黃河——母親河”這一綜合性學習來說,涉及的黃河流域的歷史、地理知識很多,如果學生的注意力放在這些上面,雖然,也可借此鍛煉學生的搜集整理材料等能力,但畢竟學生的注意力就被其他學科奪去了一些,豈不是“為他人做嫁衣裳”,而使自身的收獲大打折扣。所以在本次活動中,我們以此為原則把子專題分為歷史文化、文學藝術、黃河現狀、黃河公益廣告四個組。而會涉及到其他學科內容的組,就注意子專題的側重點。如歷史文化組的子專題又以神話傳說為主。
2、從訓練的目標、角度來體現其語文性
在綜合性學習中利用跨學科的內容訓練學生的語文能力,如整體感知能力、概括能力、提煉重要信息的能力等,只要明確綜合性學習的目標,使其不偏離語文能力訓練的主軌道,那么就合乎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了,也就體現了綜合性學習的語文性了。如:在第一組中,對黃河的建都史實和歷史地位的研究就屬于對相關的歷史信息做提煉概括,利用了非語文的內容對其語文能力進行了鍛煉。
在新課標教材中,綜合性學習的內容是一個創新,它貫徹了新課標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綜合性學習是學生能力提高的一個很好的活動平臺,由于綜合性學習的內容能較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動性和創造性,所以也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關于綜合性學習如何實施的問題是值得深入探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