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現代文閱讀的答題技巧
“題從文中來,答案文中找”
———
江西省吉水縣烏江中學 莊晉玲 周永高
摘要:答題技巧“題從文中來,答案文中找”。
關鍵詞:答題技巧
在語文學習中,閱讀理解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長期以來,現代文閱讀一直困擾著廣大中學生,成為制約語文教學質量提高的一個瓶頸。尤其是現在的中考,現代文閱讀題全部出自課外,而且占有很大的比重,這就促使我們語文教師格外重視它。可以這樣說,解決了閱讀理解的問題,語文學習就會變得輕松起來,語文成績就會有較大的提高。
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我們知道,閱讀理解題是根據選文出的,即:題從文中來。因此,要解答題目,就必須先熟悉選文理解選文,然后再答題。如果連選文都不了解、不理解,匆忙答題,其解答是缺乏根據的,肯定很不準確。要解答好閱讀理解題,首先應該分析題型,把握好答題技巧。
就題目答案的類型而言,閱讀題可分為“背”“抄”“編”三大類:“背”即背答案,就是在答題時把平時積累的記憶性知識一成不變地默寫出來即可;“抄”即抄答案,這種題型要到原文中去找現成答案,然后抄錄出來;“編”即編答案,這種題能夠考察出學生的各種綜合能力,難度較大,但只要結合前后文仔細推敲,還是可以“編”出比較準確的答案的。具體操作如下:
第一步:瀏覽選文,整體感知。先花一點時間粗略地瀏覽一遍選文,先對文章作感性接觸,對文章有個初步的、總體的印象,這樣可以避免答題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第二步:分析語段,把握題型。這是第二遍閱讀選文,如果選文是多個自然段,則在領會段意的基礎上劃出層次,給層次安上小標題,給沒有題目的選文安上標題;如果選文只有一個自然段,則要劃出段內層次,寫出層意。特別要注意文中的中心句和關鍵性詞語。把握題型就是對選文進行細致的分析理解,并且仔細分析各題屬于什么類型。
第三步:深入理解,細致答題。深入理解就是對選文中重要詞句做深層次的分析領悟,這是做好抄、編的前提?梢詮囊韵聨追矫嫒胧郑篈、聯系上下文,領悟題目中的深層含義。B、聯系選文的立意、主題來理解詞句的含義。C、多方面揣摩詞句的含義。做到這幾點,胸有成竹,才能夠準確地答題。不管哪一種類型的題目,答題時一定要緊扣原文,根據選文的具體語言環境進行推敲,“題從文中來,答案文中找”,這是做閱讀題的基本原則。
請看下面的例子:
例一、閱讀材料,按要求回答問題。
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因為依據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看,這是不足取的。有幾個園里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畫。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使游覽者感到無限的繁華和歡悅,可是沒法說出來。
1、找出本文的中心句!斑@是不足取的”的“這”指代的是什么?
2、“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中的“寂寞”,在文段中具體指的是怎樣的景象?(用自己的話回答)
分析:閱讀文段之后,劃分段內層次,歸納層意:分兩層,第一句為第一層,剩下的為第二層。第一層層意:說明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中心句)。第二層層意:舉例說明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段的標題可安為“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著眼在畫意”。通過對文段的仔細閱讀,我們可以發現第一題屬于抄答案題(中心句:“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 指代:“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第二題屬于編答案題,只要緊扣原句,找出它的反面,答案不難編出(“寂寞” 具體指:樹色單一,沒有綠色,花兒不開)。
在考試的時候,由于時間的限制,第二步中的某些環節可以適當簡化,比如歸納層意段意,安標題等,考生只要心中有數即可,不必一一寫出來,這樣可以節省考試時間。
例二、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問,很有好處,很有意義。“學而不思則罔”,問可以啟發學生思考。功課里邊,有些地方并不難懂,只是這里有點值得思考的東西,學生自己未必注意到了,不知道從哪條路上去想。在這種地方,提出來問一下,可以引起學生注意,問題的本身又會暗示出怎樣注意法。結果,學生順著教師提示的路子一想:自己就明白了。這很有好處,既節省了講的時間,又培養了學生自己動腦筋解決問題的習慣。功課里邊,也有些地方比較難懂。在這種地方,提出個問題來問一下,首先可以把握難點,突出關鍵,引導學生去思考。學生想的結果,可能還是不明白。這時候教師再來講,效果要好些。第一,由于難點、關鍵已經由于提問而突出,講解就容易得多了。第二,學生經過思考.再聽教師講解,印象也要深刻得多。第三,時常這樣做.可以逐漸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是說,不論是容易的地方或者比較難懂的地方,都可以問。善于問,可以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學生自己想出來,教師證實他想對了,這在學生是愉快的事;自己想不出來,或者想得不周全,教師一講,“豁然貫通焉”,這有更大的喜悅。善于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他學會怎樣發現問題,使他具有勤于思考的習慣,使他增長解決問題的本領。
1.選段中引用的“學而不思則罔”出自《 》一書,意思是______,在選段中的作用是______。
2.本語段的中心論點是______
3.選段論述了兩種情況下的提問,第一種情況是______。第二種情況是______。
4.選段中加波浪線的部分是直接論述“______ ”(引用選段原句作答)。
5.善于疑問的好處是______和______。(用文中兩個短句回答)
分析:第1題的第一、二個空為背答案題,稍微回憶一下過去學過的知識,就可輕松地做出;第三空為編答案題,要注意仔細分析“學而不思則罔”同中心論點之間的關系。第2、4、5題為抄答案題,先要熟悉選文內容,緊扣原文,仔細推敲,尤其是第2題找中心論點,要注意找原文中帶有判斷性語氣的陳述句。第3題也是編答案,原文內容較多,要注意歸納。(答案:1.論語 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 作為道理論據證明中心論點 2.教學中的提問很有好處,很有意義。3.功課里邊,有些地方并不難懂,只是這里有點值得思考的東西,學生自己未必注意到了,不知道從哪條路上去想。 功課里,也有些地方比較難懂。4.學生想的結果,可能還是不明白。這時候,教師再來講,效果要好些。5.可以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 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從以上兩個例子可以看出,背答案題是基礎的基礎,抄答案題是對選文作簡單的理解,編答案則是對選文作深層的理解。只要掌握了閱讀步驟,把握住了題目的類型,就能有效地提高答題的準確度。
當然,解答閱讀理解題的技巧還有許多,這有待于我們繼續努力去探索。同學們學習了一些簡單的解題方法,并不等于形成了熟練的技能,要熟練而準確地完成各類閱讀理解題,還必須進行經常的、扎實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