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現代文閱讀分析及復習方略
離中考只有短短的兩個月了。如何組織學生進行現代文閱讀訓練?必須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復習方略。有人認為閱讀關鍵在練,于是以鋪天蓋地的閱讀材料為復習重點,搞題海戰術。然則收效甚微。我認為現代文閱讀復習一定要體現針對性,指導性。即針對考試重點,有目的的進行系統復習,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體現指導作用。讓學生知道所以然,切忌一味做題,講題,改題。下面我主要從應對方略進行闡述:
從近幾年中考結果看,考生閱讀得分不高,閱讀能力較差。分析失分原因有以下幾點:
1. 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平時閱讀文章總是匆匆忙忙,大略瀏覽,不求甚解。答題是不回到原文,整體感知,機械地在某一段落抄選內容。
2. 缺乏解讀文章的能力。不能從文章提煉觀點,體會不到作者的價值取向,態度傾向,不知抓取關鍵詞,閱讀浮于表層,很難深入。
3. 缺乏一定表達能力。主觀表達思路模糊,層次凌亂,答非所問。如要點是三方面,部分考生只就其一羅嗦或籠統雜糅。語言表達能力差,組織句子能力欠缺。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對癥下藥,可以從以下幾個步驟著手訓練:
1. 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的關鍵在“讀”,“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要仔細推敲,認真揣摩,正確的閱讀方法是先整體感知,再各個擊破。從初二我嘗試閱讀改革,推行“五步閱讀法”,經過實踐,對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有積極作用。可在中考閱讀復習時采用。五步閱讀包括略讀,讀題干,精讀,答題,整體評價。
如記敘文的基本要素,說明文中說明對象特征,議論文中論點論據論證都應在略讀完成;第二步讀題干。有的題干要求從整體上抽象把握,有的只要求從內容上說明。這時讀清讀懂題干就顯得尤為重要。讀題干要特別關注限定性詞語及隱含意義。教師應注意訓練學生捕捉題干中的信息點。讀題干表面遲延時間,實則是提高了答題效率,節省了時間;第三步精讀。在前面的鋪墊下開始有效果的精讀。此時要讀懂讀透讀化。對某些難理解的詞句應反復讀。同時結合題干印象,對于題目有關的語段重點讀,并在旁做標記,以便答題時迅速找到。另外,多注意中心句,關鍵詞,有特定含義的語句,抒情議論語段,它們是你答題的啟示;第四步答題。答題時要注意結合文章內容及題干要求,不可望文生義,機械解讀。語言上切忌大話,空話,套話,廢話;第五步整體評價。即做完題后再整體核查一下,看有無疏漏之處。這一步可跳出文段,從另一腳度思考,防止犯一些“只緣身在此山中”的錯誤。
“五步閱讀”旨在培養閱讀習慣,糾正部分學生粗讀淺答的毛病。模式最好采用當堂集中訓練。開始可能覺得麻煩,堅持一段時間,就會有質的飛躍。
2. 針對考核要點,專項訓練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訓練應覆蓋“整體感知,理解文中詞句,概括段意中心,把握表達方式和寫作特點,領會作者觀點態度感情,就文章內容及寫法提出見解,初步欣賞文學作品,感受作品形象,賞析優美文段。”
“整體感知”是閱讀能力考查重點,重點考查從整體上理解文章,感受情感傾向,記敘文應側重體裁,線索,要素訓練;說明文側重說明對象,說明方法,結構訓練;議論文側重三要素訓練。
“語句理解”重點在文中含義的解釋說明,結合語境,上下文答題。要訓練學生分析關鍵語句在前后連貫,承上啟下方面作用的能力。
“概括段落大意中心”。要善于提煉有價值的信息點,語言應簡練準確,對中心概括要深入揭示內容,不可就事論事,浮于表面。
“表達方式和協作特點”要注意在不同文體里表達方式不是唯一,有時會綜合運用。寫作特點側重訓練語言特色,結構特點,表達技巧的概括。
“領會作者態度觀點情感”。議論性文字中觀點就是中心論點或分論點。記敘文中觀點多是文中議論部分體現的傾向。作者態度是他的情感趨向,表現為好憎,肯定與否定等形式。把握作者情感應注意抒情文字,它往往是作者情感強烈直接的表達方式。當然有些文章的情感表現比較含蓄,深沉,這就需要你準確識別不同的情感類型和程度了。
“表達見解”針對內容有中心,議論的方法,說明對象的特征,記敘的評論,感想等。針對寫法有表達方式,表現手法,結構思路,語言修辭。此類題開放性很大,答題思路可靈活多樣。針對內容的要有獨到見解,且言之有理有據。針對寫法的有具備一定鑒賞評價能力。
“賞析作品,感受形象”即初步的文學欣賞能力。題型有語言賞析,手法理解。體會文章內容,欣賞文段美之所在等。初中生的欣賞能力較弱,教師應有意培養。可從課內引導至課外。
在平時閱讀復習中如能有意強化基本的閱讀能力,學生就有信心應對各種材料的閱讀了。
3. 集中文體閱讀訓練
按文體特點復習閱讀,是在上述基礎上進行的。可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散文閱讀,小小說進行,側重散文和說明問閱讀練習。
4. 加大課外閱讀量,注重積累。關注社會熱點。不可“兩耳不聞窗外事”,要知豐富多彩的生活本身就是語文。
以上幾點復習備考措施是我教學中的點滴總結,希望和大家一起討論,商榷,使之更趨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