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親情——“我愛我家”綜合性學習活動
感 悟 親 情
——“我愛我家”綜合性學習活動
[讓我們走入自己內心,探索表達沖動的緣由,細思它的根是不是盤在你心靈的深處……]
一、活動背景:
第五單元的課文都是表達濃濃親情的美文,魯迅的《風箏》在誤解和沖突中表達手足之情;
《羚羊木雕》展現的是子女與父母的沖突,是非曲折中更見溝通和理解的重要;《散步》題材極為平凡,含義卻十分豐富,從中領悟怎樣處理家人關系,才能使一家人和和美美;《金色花》和《紙船》抒發子女對母親的愛,在母親身邊沐浴著母愛的光輝幸福歡樂,而遠離母親則思念哀傷;《詠雪》勾畫的是古人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的雅趣和溫馨;《陳太丘與友期》從元方的聰穎機智維護父親的尊嚴中,可見父子親情。
第五單元“我愛我家”綜合性學習,安排的三項活動都是圍繞“感悟親請”這一主題而展開。第一項,老照片的故事,去了解背景重溫親情;第二項,我家的一件珍品,詢問家人敘述一段家庭往事;第三項,媽媽的嘮叨,理解嘮叨中溢滿著的母愛。
學生在此基礎上,寫一篇關于“親情”的作文,題目自擬。篇幅不限。
二、教學思路
按照教材“教學建議”,我從四個教學環節入手:一、創設情境,情感醞釀;
二、展開話題 情感深入;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華;四、集思成文,情感表白
文章不是無情物。一篇為人稱道的好文章,往往滲透著作者真摯濃厚的感情。很多人寫
作,主要是心靈受到了某種情感的沖擊,憤怒、悲傷、喜悅、激動等等感情自然就會
流于筆端。像這樣“情動于中而形于言”的文章,才可能具有震撼讀者心靈的力量。因此,一篇文章中的真情實感是魅力所在。作文的時候,應該盡量挖掘、捕捉這樣動情的一瞬間。許多學生都認為生活簡單枯燥,每天走的都是上學、放學一條路,接觸的就是父母、老師、同學,實在沒有什么讓人激動的事情。誠然,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生活就是這樣平凡。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周圍的事物在日新月異地變化,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廣泛。只要不閉目塞聽,細心觀察,用心感受,總會有讓人動情的東西。那些事情看起來都很平常,卻非常動人,就是因為作者抓住了令人感動的瞬間。生活中間不是沒有美,而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這話是非常有道理的。熟悉的東西,是寫作時大腦里現有的“存貨”,但光把這些拿出來還是不夠的。寫作還是一種主觀情感的抒發,是一種個性化的精神勞動。心靈,只有經歷過顛簸與震蕩才能成熟;文章,只有滲透著淚與笑才會獲得真的生命! 因此,活動過程 中,創設情境,讓學生敞開心扉,真情流露。文章,只有感動了自己,才能感動別人。
三、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感悟親情,關心他人,培養熱愛親人和集體的感情
2、鍛煉口語交際能力,做到說話簡潔、有條理,口齒清楚,語言流暢。
3、學會從日常生活中,搜集整理寫作素材,挖掘有價值的典型材料。
4、學習“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做到具體,真切,生動感人,有真情實感。
四、教學重點
1、口語表達的條理性和簡潔性。
2、書面表達的真切、生動、準確。
教學時數安排:兩課時
五、課前準備
1教師進行家庭情況調查,了解學生的家庭境況。
2 學生回家與父母溝通,收集家中物品。
教具
投影儀(或小黑板),小課件。
事先用在黑板上板書我愛我家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 情感醞釀:上課前播放歌曲《我愛我家》(讓師生在音樂的氛圍中逐漸進入狀態)
同學們愛聽故事嗎?
1983年,盧旺達內戰期間,有一個叫熱拉爾的人,他的一家40口人,父母、兄弟、姐妹、妻兒幾乎全部離散或喪生。最后,絕望的熱拉爾打聽到自己的小女兒還活著!他輾轉數地,冒著生命危險找到了自己的親生骨肉后,悲喜交集,將女兒緊緊地抱在自己的懷里,第一句話就是:“我又有家了!”
二、展開話題 層層深入
是啊,有親人就有家,有愛才有家。家是一個充滿親情的地方,它有時在竹籬茅舍,有時在高樓華堂,有時也在無家可歸的人群中。但,只要有愛就有家。同學們,你們感受到家里濃濃的愛了嗎?也許,家中一件毫不起眼的物品, 一張記錄瞬間的照片,甚至是家人之間的一個眼神、一句話,都可能會為你訴說難忘一幕,傳達濃濃親情呢。今天,就讓我們敞開心扉,展示你的物品,訴說你對家的深情吧。
訴,難忘一幕 家中的一物一景一幕,甚至一句話,都滲透著家的溫情。 展示你的物品,訴說家中的親情。 要求:四人小組,互說家事。推選代表展示物品并發言。 |
(學生互評發言)同學們訴說的家事,誰最能打動你的心?
(教師小結:老師聽出來了,這些發生在家中的故事之所以能打動你,并非它的情節有多么離奇曲折,而是因為凝結在其中的真情實感讓人不得不動容。(板書:真情實感)
(同學們滿懷深情的話語,讓老師也心潮起伏,不由地想抒發對家的情感。)
家,是一桌熱氣騰騰的飯菜,你一推開門就用香味把你緊緊來擁抱; 家,是夜歸時窗口亮起的燈,瞬間消散你獨行的寂寞和奔波的疲憊; 家,是母親低回綿長的嘮叨,惟恐避之不及又深深迷戀回味不已; 家,是父親下巴硬匝匝的胡須,扎得你臉頰發疼心里開出了花。 |
(千言萬語凝成一句話,用自己手中的筆,把對家對親人的深情用文字表達出來吧。)
寫,心語一曲 千言萬語凝成一句話,用自己手中的筆,把對家對親人的深情用文字表達出來吧。 要求:四人小組,每人寫一句贊頌家的句子。 |
學生完成后,推薦組員朗讀自己所寫。(配樂)
(教師總結:是啊,家不一定有多大,可家是自由自在的樂園;家不一定富麗堂皇,可家卻是溫暖如春的天堂。只要細心留意身邊的一點一滴,你就能感受得到. (板書:留意細節)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誰也舍不得離家而去, 離開家,,想念家.,思家懷鄉的情緒,,是人類共有的情懷。
欣賞一首詩,感受中國臺灣詩人
鄉愁 余光中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后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他所思念的家在哪兒?
(他所思念的家不僅僅是自己的小家庭,更是祖國大陸祖國大家庭。)
(
(寢室是家、學校是家、集體是家……因為……)在我們的心里,不僅裝著自己的小家,更要裝得下祖國大家,集體大家庭。只有這樣,愛的情感才會更深沉。(板書:情感升華)
同學們記憶里,還有沒有以吟唱“家國”為主題的詩詞文章?
四、集思成文,情感表白
詩人把綿長的鄉愁濃縮成詩 ,同學們能否也拿起筆,將你對“家”的美好情思流瀉于筆端?
頌,心香一瓣 以“家”為話題,書寫你對家的關注,表達你對家的情感。
| |
“家”的故事豐富多彩,可從以下角度構思:
| |
|
教師總結:爸爸、媽媽和我是一個家,學校班集體是一個家,祖國五十六個民族也是一個家,五大洲四大洋更構建了一個地球大家園。家不是一個抽象的文字,它是神奇的精靈;家也不是一個單調的發音,它是人類對愛的呼喚。就讓我們心中充滿愛,來書寫你對家的關注,表達你對家的情感。
《我愛我家》開場曲
歌詞:
女兒: 我愛我的家,弟弟爸爸媽媽,愛是不吵架,常常陪我玩耍。
媽媽: 我愛我的家,兒子女兒我的他,愛就是忍耐,家庭所有繁雜。
爸爸: 我愛我的家,兒子女兒我親愛的她,愛就是付出,讓家不缺乏。
合唱: 讓愛天天住你家,讓愛天天駐我家,不分日夜,秋冬春夏,全心全意愛我們的家。讓愛天天住你家,讓愛天天住我家,充滿快樂,擁有平安,讓愛永遠駐我們的家。
女兒: 我愛我的家,弟弟爸爸媽媽,愛是不嫉妒,弟弟要啥我有啥。
媽媽: 我愛我的家,兒子女兒我的他,愛就是感謝,不記任何代價。
爸爸: 我愛我的家,兒子女兒我親愛的她,愛就是珍惜,時光和年華。
合唱: 讓愛天天住你家,讓愛天天住我家,不分日夜,秋冬春夏,全心全意愛我們的家。讓愛天天住你家,讓愛天天住我家,充滿快樂,擁有平安,讓愛永遠住我們的家。
女兒: 讓愛永遠住我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