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三語文知識點總結(jié)(精選2篇)
2023高三語文知識點總結(jié) 篇1
送別類(或表達依依不舍之情,或敘寫別后思念)
(1)楊柳。它源于《詩經(jīng)·小雅·采薇》“昔
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楊柳
的依依之態(tài)和惜別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
與“留”諧音,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
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以至許多文人用它來傳達怨別、懷遠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鈴》詞中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等。
(2)長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餞別送行。在古詩詞中,它成為一個蘊含著依依惜別之情的意象。如柳永《雨霖鈴》中的“寒蟬凄切,對長亭晚”等。
(3)南浦。南浦多見于南方水路送別的詩詞中,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別》中的“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等。
(4)酒。酒在排解愁緒之外,還飽含著深深的
祝福。將美酒和離情聯(lián)系在一起的詩詞多不勝舉,
如王維的《渭城曲》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
陽關(guān)無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歡
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寫別離之情。思鄉(xiāng)類(或表達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或表達對親人
的牽掛)
2023高三語文知識點總結(jié) 篇2
(1)月亮。一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xiāng)的
代名詞。如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
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2)鴻雁。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奮力飛
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鄉(xiāng)懷親和羈旅傷感
之情,因此詩人常常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
中的“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3)雙鯉。古時人們多以鯉魚形狀的函套藏書
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詩文中以鯉魚代指書信。如宋
人晏幾道《蝶戀花》詞:“蝶去鶯飛無處問,隔水高
樓,望斷雙魚信。”
(4)搗衣。月下?lián)v衣,風送砧聲這種境界,不僅
思婦傷情,也最易觸動游子的情懷,因此搗衣意象也
是思鄉(xiāng)主題的傳統(tǒng)意象之一。如唐代李白《子夜吳歌》
之三:“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
是玉關(guān)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愁苦類(或表達憂愁、悲傷心情,或渲染凄冷、
悲涼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