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生命》教學設計(精選14篇)
《欣賞生命》教學設計 篇1
一,說教材與學情
(一)說教材
《石縫間的生命》是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本單元所選四篇議論性散文,關注的是生命,是社會、是人生。閱讀這類散文,要進入到作者描述的情景與氛圍中,激活自己的聯想與想象,調動自己的生活體驗,去領會作者的所感所悟,去理解文章的思想內涵。《石縫間的生命》是作家林希寫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字里行間涌動著對頑強生命力的贊頌。作者運用象征的手法,借謳歌石縫間的生命,把從自然現象中得到的啟示延伸到了人類生活,用石縫間的生命象征了困境中人類的拼搏精神。本文文質兼美,有很強的感染力。 (二)學情分析
1,認知水平分析:九年級的'學生在這以前已經多次接觸了寫景散文,對于散文的閱讀方法都有了一些自己的認識,對散文中的“形”與“神”都有了一定的把握。
2,情感結構分析:九年級的學生大部分可能即將步入社會,可以并且愿意把目光更多的轉向自然,社會,關注人生和人性,思考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這種知情結構和認知意愿為本文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礎,也是文本和學生心理結構的一個最佳契合點。
二,說教學目標
在《課程標準》的要求下,結合知識和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我擬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能力)
1、把握課文內容,欣賞石縫間的三種生命形象,理解它們所揭示的人生寓意。
2、學習并理解象征手法,感悟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難點)
(過程與方法)
通過誦讀、圈畫、討論,認識石縫間三種生命的頑強生命力。(重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悟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培養學生在逆境中奮勇拼搏的精神。
三,說教學方法本課我將采用如下教學法:
1,誦讀法采用自由誦讀,小組誦讀,全班齊讀等方式,讓學生在誦讀中感受野草、山花、松柏的外在形象,品味石縫中的生命在困境中努力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 ,實現讀者、文本與作者的溝通與交流。
2,情境教學法在教學中引入自然景觀和人生百態,以創設特定的情景氛圍,引導學生關注自然,關注社會,培養他們在自然和社會中主動學習,不斷汲取的良好習慣.
3,合作探究法.在教學中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共同解決,培養他們的共同目標感和協作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這是一篇主題鮮明的文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喊口號、說空話,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沉浸到文本的字里行間,通過圈畫和反復誦讀,真正領悟文字背后作者要傳遞的信息,對“面對逆境要頑強”有深刻的感受。
1,用課件來展示大自然豐富的景觀,讓學生打開視野,欣賞自然界壯美的景色。
領略自然界的精彩,感悟生命的美好與無處不在,為下面課文的學習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使學生以主動積極的心態投入對課文的學習中。
2,整體感知課文,發現生命。學生通過快速瀏覽課文,跟隨作者的目光,發現
石縫間三種生命具有共同的性格特點:倔強。以“石縫間倔強的生命”,為什么“常使我感動得潸然淚下”為本堂課的主問題,引出對課文內容的探討和思考。
3,精讀課文,認識生命。學生圈畫出作者著力表現生命倔強的句子和關鍵詞語,
反復有感情地誦讀,認真品味。如描寫野草,文中抓住了葉子的特點“三兩片”、“長長”、“細微”、“瘦”、“自己生長”等等,學生反復誦讀,然后去挖掘、去討論這些文字背后所具有的內涵。(合作探究法)
4,聯想遷移,拓展思維,感嘆生命。教師可以讓學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逆境中
拼搏者的事跡。這個環節的設計目的在于引導學生由文本解讀走入生活,在生活中學習和體會。
5,交流學生積累的有關名言警句。出示有關名言,全班齊讀、感悟。
6,練習
請學生用“面對困境,我會”的格式寫一段話。
整篇課文,通過對“撒落到天涯海角”的石縫間的生命的描述,贊美了石縫間的生命倔強和崇高的品格,闡述了生命的內涵就是拼搏,啟示我們要做駕馭生活的強者。
綜觀整個教學設計,我將以文本為起點,以生活為范疇,以學生主體活動為手段,充分體現學生在教育中學會生活,在生活中學會教育的大語文觀。
《欣賞生命》教學設計 篇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認識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鼓動、躍動、欲望、沖破”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意思。
2、情感態度目標:引導學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義,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二、教學重難點:聯系生活實際理解三個事例中蘊含的道理,感悟生命的意義。
三、教學時數:兩課時
第一課時
。ㄒ唬、暢談生命,激發情感
1、談話導入:小時候,在小院的墻角丟下幾顆葵花子,不料過了一些日子,竟然長出了兩棵葵花秧苗。我不禁驚嘆起向日葵那頑強的生命力。相信同學們的身邊也有許多這樣的例子,能列舉一些嗎?
2、學生自由交流,教師引導學生說一說從這些生命現象中感悟到了什么?
3、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中國臺灣作家杏林子對于生命的感悟。
。ǘ、初讀課文,讀通讀準
1、自主學習:輕聲讀文,注意把生字讀準確,句子讀通順。想讀幾遍就讀幾遍,達到目標為止。
2、小組合作學習:搶讀生字生詞,比一比誰認的生字又快又多,請優勝者介紹自己識記生字的方法。輪讀課文,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
3、全班交流:請一個小組向全班同學介紹識字成果,再請一個小組朗讀課文,其他小組進行評議。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主學習: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共寫了幾個事例,試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
2、合作交流:指導學生用比較簡潔的語言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并請學生將三個事例以小標題的形式寫在黑板上。
3、自讀自悟:選擇自己感觸最深的事例,反復品讀,把自己的感悟寫在旁邊。
第二課時
一、欣賞圖片,激情導入:
1、配樂出示一系列體現美好生命的圖片,教師深情描述。
。利愒醋杂谝环N蓬勃生命力的綻放;無拘無束的追逐嬉戲展現了生命的美好;無限殘缺的身體依然展現出生命的力量。)
師:(低沉)大自然中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在昭示著生命的活力與頑強(板書),帶著你剛才的感受,你能讀好這個課題嗎?
2、昨天我們初學了這篇課文,我們知道作者圍繞“生命”這個話題,寫了哪幾件事?(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歸納,老師適當概括進行板書:飛蛾求生、瓜苗挺立、心臟跳動。)
3、節課,就讓我們來細細地品味,看看就是這樣幾個小小的事例將會帶給我們哪些更深的觸動呢。
二、細讀品味二、三自然段:
1、首先我們來看看小小的飛蛾、纖弱的瓜苗又是怎樣對待生命的呢?(配樂出示課件,掙扎著的飛蛾,瓜苗破土而出)
2、問:同學們,看著這樣的情景,你想到了什么?說一句你最想說的話!
3、師引:面對著這樣一只弱小的飛蛾,凝視著這樣一棵纖細的瓜苗,想一想你最欣賞誰?說一說你為什么欣賞它?讀一讀相關的句段。
4、根據學生匯報,進行二、三自然段的學習、品讀:
飛蛾求生片段:
a、根據學生的匯報出示:“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
問:在這句話中,你會抓住哪些詞來體現小飛蛾?
設想1、:“強烈”、“鮮明”是什么強烈?是什么鮮明?你能讀好這個句子嗎?你來讀!那么你又是從哪兒看出了生命力強烈、鮮明?
2、:“掙扎”它為什么要掙扎?那么它又會怎樣掙扎?“極力鼓動”
反復讀句:就帶著這樣情感,你來讀!
3、:“躍動”從這個詞你感受到了什么?
師:是啊,也許小飛蛾的掙扎相對于“我”的力量來說是微不足道的,但它依然沒有放棄。
b、出示拓展:“掙扎”中的飛蛾也許在想:
引讀:“所以,它掙扎著,……那樣鮮明!”
c、師:正是飛蛾那種求生的欲望令我震驚,我忍不住放了它!就讓我們帶著這種情感再來讀這個句子,一定能讀出不一樣的味道!
磚縫中的瓜苗片段:
a、能說說你欣賞小瓜苗的原因嗎?
b、老師想知道:這么一粒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香瓜子,為了冒出一截小瓜苗,在它不屈生長的過程中必須要克服什么樣的困難?請從課文中找出相應的語句。
。ǔ鍪荆簤堑拇u縫中掉進一粒香瓜子,過了幾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種子里,包含著一種多么強的生命力。【故顾梢詻_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成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
c、老師更想知道,以后的它也許還將要面臨什么樣的困難呢?
c、師:是呀,就是這么一個弱小的生命,面對這么多的困難,但它依然不屈向上,茁壯生長!感受到瓜苗的頑強了,再強烈些!
同學們,我們可以用文中的哪一句話來贊美它?
出示:那小小的種子里,包含著一種多么強的生命力。
。ǚ磸妥x:你會怎樣讀這句話?你從他的朗讀中聽到了什么?
你又會怎樣來讀?讓我們一起來贊美它。
心臟跳動片段
1、師引:生命是脆弱的,但又是堅強的。動物、植物尚且如此堅強不屈,努力生長,不放棄對生命的追求,更何況我們人呢?請聽每天伴隨著我們生命的跳動的聲音。
2、在心臟跳動聲中,老師朗讀第四自然段。
出示:“那一聲聲沉穩而又有規律的跳動,給我極大的震撼,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決定,我必須對自己負責。”
3、詞句品讀:
a、同學們,作者聽到了怎樣的心臟跳動聲?又從中想到了什么?請迅速在課文中找出來。(沉穩、有規律)
b、在這個片段中,你認為哪些詞我們要特別讀好?
“震撼”什么叫“震撼”?“震撼”什么?讀出這種震撼來!你來試試看!
“單單”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你會怎么來讀這句話?
“必須”從這個詞中你感受到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十分的堅定)
“糟蹋”你怎樣理解“糟蹋”?作者不能白白糟蹋什么?
4、對詞的體會很深刻了,現在我們把詞放到文章中去,相信你們一定能讀好這個片段。
第四自然段:
1、師引:聆聽著心臟的跳動,杏林子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于是,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誰來讀一讀?你覺得他讀得好嗎?好在哪?你能不能讀出和他不一樣的味道?
2、提問:“讀了這段話,老師有個很大的疑問,究竟我們該怎樣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呢?”反復問:“你知道嗎?”
3、那讓我們來看看杏林子的人生經歷吧,相信從中一定能得到一些啟示:
出示杏林子的生平事跡:
杏林子,十二歲患“類風濕性關節炎”, 導致全身癱瘓,但她在腿不能行,肩不能舉、手不能抬、頭不能轉的情況下,依然積極樂觀地面對生命,憑著堅強的毅力堅持寫作,寫下了四十多本著作。她用自己殘缺的生命創造了輝煌的價值,被譽為“中國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作家”。
4、再問:現在你知道嗎?
5、師生配合朗讀:是呀……
5、現在你就是杏林子,請你以杏林子的語氣來讀。ǚ磸妥x)
杏林子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我們是否也是這樣想呢?請你以自己的決心來讀!
請你以告訴別人的語氣來讀!
我們也像杏林子一樣下定了決心,那就將文中的“我”改成“我們”,一起來讀!
歸納小結,升華認識:
1、師引:文章可以結束,生命可以短暫,但生命的精神是永無止境的,今天,同學們用心、用情理解了生命的意義和真諦,相信此刻你們一定有很多話想說,請你按這個句式說出你最深的感受吧:
因為 ,所以
2、小結:
老師也深有感觸,我想把最觸動我的一句話送給大家:
“一粒貌不驚人的種子,往往隱藏著一個花季的燦爛;一條丑陋的毛蟲,可能蛻變成一只五彩斑斕的彩蝶。因為生命本身就是一段奇跡。”
愿每一位同學都珍愛生命,珍惜時間,讓我們的人生更有意義,更有光彩。
附板書設計:
19、生命 生命
飛蛾求生
瓜苗挺立 活出意義、活出價值
心臟跳動
《欣賞生命》教學設計 篇3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識記作者與詞語,把握文章主旨;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品味文中優美形象的語言,感悟語言中蘊含的哲理;學習運用比喻修辭表達內心感受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組織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引導學生提煉文章主要意思;引導學生用圈點、勾畫的方法品讀文章精美簡練的語言,培養感悟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能積極勇敢面對生活的挫折,懂得珍惜生命。
2學情分析
《談生命》所涉及的“生命”話題是每個人都感興趣的,尤其是十四、五歲處于花季的少男少女正渴望探索生命的奧秘而又很難詮釋生命的內涵。
九年級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閱讀分析思維能力,對生活、人生也會有一定的獨特體驗,因此,可針對課文內容,充分引導學生感受、揣摩文章哲理,激起思想共鳴,以訓練其理性思維、提煉概括能力。
3重點難點
1.重點:賞析文中優美、含蓄、富有哲理的語言,加強對文字的感悟能力。
2.難點:透過文章精美、簡練、富有畫面感的語言,品味文章深沉含蓄的意蘊。
4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孕育了無數的生命,可以說正是這神奇博大的生命,才成就了生命豐富的內涵。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世紀老人冰心的《談生命》。(出示并板書課題)
活動2【活動】二、明確學習目標
1.識記作者與詞語,把握文章主旨。
2.品味文中優美形象的語言,感悟語言中蘊含的哲理。
3.學習運用比喻修辭表達內心感受的方法。
4.培養正確的人生觀,能積極勇敢面對生活的'挫折,懂得珍惜生命。
活動3【活動】三、課前熱身
1.我會做。(多媒體出示基礎知識儲備,檢測預習情況)
。1)下面加點字的正確讀音是(A)
巉巖驕奢芳馨裹挾
A.chánshēxīnxié
B.chánshěxīnjié
(2)下面多音字的正確語境音是(B)
蔭庇掙脫空殼
A.yīnzhēngké
B.yìnzhèngké
。3)下列哪組詞全部出自本篇課文(B)
A.一瀉千里四面楚歌沁人心脾姹紫嫣紅
B.起伏催逼莊嚴燦爛飄翔喧鬧懸巖峭壁
(4)對蔭庇這個詞語解釋正確的是(A)
A.大樹枝葉遮蔽陽光,比喻保護、照顧。
B.樹蔭的僻靜之處,形容涼爽。
。5)指出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辭方法(A)
大海莊嚴地伸出臂兒來接引他,他一聲不響地流入她的懷里。
A.擬人
B.比喻
(6)指出下面句子的表達方式(B)
我不敢說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說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
A.議論描寫
B.議論抒情
2.我認識。(學生交流搜集資料,教師補充要點)
冰心,原名謝婉瑩,我國著名的女作家、詩人。代表作有詩集《繁星》《春水》,散文《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小桔燈》,小說集《超人》。冰心作品的主題主要表現為母愛、童真、大自然。
活動4【講授】四、新授
。ㄒ唬├首x課文,感受生命的律動
1.自由放聲朗讀課文。(提出朗讀要求)
。1)讀出聲音,讀出感情。
。2)劃出你喜歡的句子。
。3)作者把生命比作什么?為什么這樣比呢?
2.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把握文章主旨。
(二)精讀美文,品悟生命的力量
1.學生細讀文章,對文章進行圈點評注,摘抄并賞析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提示:從修辭、富有表現力的詞、句式、哲理等角度入手)。
2.學生活動(自讀自品、共讀共品、四人合作)。
3.交流反饋(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見解,教師點評,引導生揣摩富有表現力的、精美的、富有哲理的語句,深入領悟文中表現出來的積極的人生態度)。
4.教師小結。
剛才大家從修辭、富有表現力的詞語、句式等角度品味了文章的語言美,同時還感悟了生命中快樂和痛苦相生相成的哲理美及洋溢在字里行間昂揚向上的情感美,今后我們在賞析語言時要借用這種方法。【投影展示:語言美(修辭、富有表現力的詞、句式)哲理美、情感美】
。ㄈ┩卣贡磉_,升化生命的意蘊
1.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種創作方式,將心中此時涌動的情懷抒發出來。
(1)文字抒懷——你可以將你此時心中涌動的最為激情澎湃的情感用文字直接表述出來(提示:可以根據文中“一江春水”表現生命曲折、豐富多彩的形式或“一棵小樹”表現生命成長過程的形式仿寫“生命像什么什么”,如“生命像一支蠟燭”或“生命像一杯咖啡”等等)。
(2)圖片感悟——老師為大家提供了精美的圖片,你可以為它配上富有哲理性的個性點評。
2.學生自我創作。
3.交流作品,師生互動點評。
活動5【講授】五、溫馨寄語,激情勉勵
最后,老師要送給同學們一段話:生命不是簡單的由生到死的度過每一天,更重要的是我們每天都要以自己的努力去證明自己不曾平庸的生活,就像這爬山虎,在克服過種種的艱難險阻之后,就必定會擁有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和陽光。老師希望同學們都能積極樂觀地面對每一天,不斷豐富自己的人生體驗,以此來熱愛生命,尊重生命。
活動6【作業】六、布置作業
1.摘抄并背誦這篇課文中你喜歡的語句。
2.搜集閱讀與生命相關的散文、名人名言、小故事等等。
活動7【活動】七、教學反思
《談生命》是冰心老人早年寫的一篇優美的抒情散文,其中還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文中時有精當的議論,但又不失理性的直說,而是將抽象的“生命”人格化,將生命流程物象化,抒情、論理交融。鑒于學生生活閱歷淺、閱讀理解有限,我在本節課的設計中,著重引導學生感知品讀課文,發現其中的美點,挖掘其中的理趣,理解作者關于生命本質的闡述。
一上課,我就提出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給學生一個清楚的印象和一個明確的方向,為了達到這幾個目標,我將這一節課的設計分成三個板塊。
第一個板塊:引導學生“朗讀課文,感受生命的律動”;顒邮沁@樣的:讓學生美美的放聲朗讀課文,并從課文中找出最能表現作者對生命感悟和認識的三句話。通過這樣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篩選、提煉、概括信息的能力,加強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第二個板塊:引導學生用“精讀美文,品悟生命的力量”的方式來學習課文,探究文章的寫法。活動過程是這樣的:讓學生細讀文章,對文章進行圈點評注,摘抄并賞析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提示:從修辭、富有表現力的詞、句式、哲理等角度入手)。學生或自讀自品,或共讀共品,或四人合作,教師適時引導學生理解富含深意的句子,從而理解文章內涵,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培養學生欣賞語言的能力。這一學習活動,使學生的思維發散開來,在發現中、點評中深入學習課文,學習散文多種多樣的表達,學習散文語言的精美。
第三個板塊:引導學生“拓展表達,升化生命的意蘊”,通過聯想體驗,由課文拓展到現實,讓學生從更深的意義上感悟生命的美好,理解作者關于生命本質的闡釋,從而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的——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能積極勇敢面對生活的挫折,懂得珍惜生命。
這節課也有遺憾之處,由于課前朗讀不夠充分,課堂上朗讀也不夠多,導致學生對課文的生疏,使品讀不夠流暢,不夠充分。如果在閱讀這一環節上處理得好一些,課堂氣氛、學生表現會更好!
《欣賞生命》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目標
⒈主要通過自學的方式,能正確認讀6個生字,并能正確書寫;聯系句子,理解“騷擾、糟蹋”等詞的意思。
、猜撓瞪,結合上下文,理解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痴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锤形蜃髡邔ι乃伎,初步懂得珍愛生命、善待生命,讓生命活得有價值。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品讀文中的三個事例,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
教學難點:研讀意蘊深刻的句子,進而引發學生對生命的思考。
三、教學過程
。ㄒ唬┙翌}
1、生命是什么?(指名自由說)
2、是啊!生命是春天小草嫩綠的尖芽,是夏天荷花嬌羞的紅暈;生命是秋天果子的碩大甜蜜,是冬天白雪的輕舞飛揚;生命是蝌蚪變成青蛙,是母親含辛茹苦的十月懷胎。
3、生命總是讓人感慨萬千。中國臺灣女作家杏林子就生命寫了一篇文章,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揭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劃出生字,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讀順。
2、認讀生字新詞。
(出示)動彈 極力 聽診器 震撼
糟蹋 有限 躍動 騷擾
3、再次默讀課文,用自己的話概括說說文中寫了哪幾種生命現象?
4、指名交流,教師歸納板書:求生的飛蛾 磚縫中的小瓜苗 自己的心跳
。ㄈ┢纷x課文,突出重點
1、會讀書的孩子,不但能讀懂文字表面的內容,還能領會文字背后的意思。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感受哪些地方是你沒想到的?
、胖该涣鳌
、亠w蛾強烈的求生欲望,讓我震驚。
引:你是從哪讀懂的?你能用你自己的話,說說你的理解嗎?
隨機出示句子“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那樣鮮明!”
引:因為想要活下去,所以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用盡全身的力氣。你感覺到這份渴望了嗎?
朗讀指導:現在,你就是那只飛蛾,讀出你的求生欲望來。
、“我忍不住放了它!” 提示:“騷擾”———“忍不住放了它!”
a、會讀書的孩子可以把一句話讀成一個詞。讀第一句話,你把目光鎖定在哪個詞上?
b、“騷擾”在文中具體指什么?
c、從這個詞中,你明白了我對飛蛾的感情是什么?
引:是什么讓作者完成了由討厭到釋放的轉變?
引: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動彈了。在這樣的情況下,飛蛾依然極力掙扎,不放過一絲求生的希望。這時候,作者對飛蛾還會是討厭嗎?
、瓶磥碜髡咦x懂了飛蛾,了解了它心中逃生的欲望。飛蛾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它會對自己說什么呢?
、撬挚赡軙䦟π恿肿诱f什么呢?
、仁前。★w蛾想盡一切辦法求生,那強烈的求生欲望,讓杏林子感到捏在自己手中的不是一只小小的飛蛾,而是一個不屈的——生命!
⑸感情朗讀。 現在,你就是杏林子,讀出你的震驚來。
小結:原來生命就是飛蛾強烈的求生欲望。ò鍟荷妫
2、同樣香瓜子頑強的生命力也震撼著我的心。再默讀第三自然段,劃出讓你也受到震驚的一句話,反復讀一讀。
、胖该x句,說說自己被什么震驚。
⑵出示句子“竟使它可以沖破堅硬的外殼……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
a、指導朗讀:哪些詞念好了,讓人一聽就可以感受到香瓜子生命力頑強得不可阻擋?
b、香瓜子的生命是頑強的,可也是——短暫的。讀讀“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老師在不改變原句意思的基礎上,對課文中的這句話做了一些修改。
(出示句子)“即使香瓜子僅僅只能活幾天,它也要沖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成長。”
自由讀讀這句話,說說你從中品出了香瓜子的什么心態?(指名說)
c、看來,香瓜子不在意生命的長短,它追求的是什么呢?
。ǔ鍪荆“因為它追求的是 。”
評:有位哲人說過,我們無法左右生命的長短,但我們可以決定生命的價值。(板書:價值)
小結:原來生命就是即便只能活幾天,也要頑強地活下去的精神和勇氣。
3、羸弱的飛蛾,面對死亡,全力抗爭,追求生命的存在;小小的種子,面對逆境,不屈向上,追求生命的精彩。作為一個人,我們該如何對待自己的生命呢?
。ǔ鍪揪渥樱“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琵R讀句子。說說“糟蹋”的意思,怎樣是在白白地糟蹋生命?
⑵每個人都有兩種選擇:好好使用,白白糟蹋。你想怎樣對待生命?請允許老師介紹一下本文的作者,看看她是如何對自己負責的。
(出示作者像)簡介:杏林子是中國臺灣著名的殘疾女作家,她在12歲的時候,因為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關節大部分遭到損壞,嚴重的時候她腿不能行、肩不能舉、頭不能轉。她的一生都是在病床和輪椅上度過的。她與病魔搏斗了將近50年,在這段漫長的病痛折磨中,她總是對自己說:“我要堅強,我要活下去!”所以,在小學都沒有畢業的情況下,她憑著頑強的毅力堅持自學,終于成為了一名非常出色的作家,著作有劇本、散文、小說、傳記等,共達100萬字以上。被譽為“中國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作家”。
、墙忸}:現在,你明白課文的題目,作者為什么要連用兩個“生命”了嗎?(板書:珍惜、善待)
、刃恿肿拥纳侨绱说膱詮,杏林子的生命又是如此的絢麗!她用自己對生命的熱愛,樹起了一座生命的豐碑。面對杏林子,你想跟她或者跟自己說點什么嗎?寫在第四自然段的旁邊。
、芍该涣鳌
。ㄋ模┬〗Y課文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面對死亡,全力抗爭,大聲喊著:“ 我要活下去!”生命就是身處逆境,不屈向上,哪怕只有瞬間的燦爛。讓我們舉起右手,觸摸自己的心跳,讓我們懷著對生命的珍愛,一起來讀一遍課題。
《欣賞生命》教學設計 篇5
一、談話導入:
2、無獨有偶,香港女作家杏林子,她在12歲的時候就染上了風濕性關節炎,后來病情不斷的惡化,差不多全身關節都損傷了,面對病魔的挑戰,盡管她的肉體和精神都受到極大的折磨,但她并沒有因此荒廢甚至放棄生命。她忍著極大的痛苦,強烈的呼喊著——生命、生命!
二、新受:
1、現在,我們就來學習杏林子的散文名篇《生命生命》,和我們以前學過的課文題目相比,你發現了什么?(反復兩次。)是啊!作者為什么要用兩個“生命” 作題目呢?請同學們捧起書,齊讀課文第一句。
3、過渡:是啊,人人都有生命,我們卻很少去關注它,思考它。作者在思索:“生命是什么?”我們也在問:“生命是什么?” 作者為什么要用兩個“生命”作題目?讓我們帶著問題走進課文去感悟去思考。
4、請同學們自由輕聲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講了與生命有關的幾個事例,每個事例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1)、第二段主要講了什么?你能用誰怎么樣的句式來回答這個問題嗎?(飛蛾掙扎著鼓動雙翅求生), 師:邊板書邊總結:作者是從“求生的飛蛾”,身上知道了生命是什么。
(2)、第三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呢?生答(磚縫中的瓜苗不屈向上茁壯生長)師:邊板書邊總結:作者是從“生長的瓜苗”身上知道了生命是什么。
。3)、第四自然段主要寫了誰,干什么?生答(我靜聽自己沉穩而律動的心跳)師:邊板書邊總結:“律動的心跳” 作者是從自己的心跳感受到了生命是什么。
5、作者用自己親身經歷的三個事例告訴了我們生命是什么,你能回答了嗎?(生命是求生的飛蛾、頑強生長的瓜苗、沉穩而有規律的心跳。)【指名說──齊讀】
6、生命無處不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生活,注意:你能從畫面中哪些事物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出示多媒體課件:勞作的蜜蜂、出殼的小雞、搬運食物的螞蟻、盛開的鮮花、千手觀音圖。)
師:“我從勞作的蜜蜂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蹦隳?
7、揭示并過渡:一個個生動的事例、一幅幅鮮活的畫面,告訴了我們生命是什么(擦去第一個問號)。是啊,生命無處不在,然而作為萬物之靈的我們卻常常忽略了生命的存在,所以作者被求生的飛蛾震驚:暗示讀:『出示:我感到一股――鮮明!』也被頑強的種子折服:暗示讀:『出示:那小小──生命力啊』更被自己的生命震撼,〖出示:那一聲聲沉穩而有規律的跳動,給我極大的震撼!接谑,作者開始了對生命的思考。
8、請大家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看看能讀懂些什么,在感受深的地方作上記號。
9、讀后交流:你讀懂了什么?
(1)我讀懂了“我的心跳就是我的生命”。
。2我讀懂了“我可以好好使用自己的生命,也可以白白糟蹋自己的生命”。
(3)我讀懂了“我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
10、出示:“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齊讀,這句話講了我們對待生命的兩種態度,能找出兩個關鍵詞嗎?(好好地使用、白白地糟蹋)
a 給“糟蹋”換種說法(浪費、不珍惜)
b 怎樣叫“白白地糟!保浚ń沂纠斫夥椒ǎ郝撓瞪钜恢v就明白了)
c怎樣叫“好好使用生命”呢?我們聯系課文內容來理解。誰能用課文中的句子告訴我們飛蛾是怎么好好使用生命的?香瓜子又是怎樣好好使用生命的?誰來讀一讀?(指名讀有關句子)
【揭示方法,承上啟下:同學們,剛才我們抓住關鍵詞、聯系上下文理解了這個含義深刻的句子,這些方法,我們在今后的閱讀中可以靈活運用,明白了嗎?
11、這句話告訴我們,任何人對待生命都可以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既可以,也可以。那作者究竟會作出怎樣的選擇呢?請同學們齊讀第三句!
d 對自己負責是指什么?(好好使用生命)
比較句子:我要對自己負責。
我必須對自己負責。
你發現了什么?(作者下定決心)
該怎么讀這句話?(指名讀)
12、作者這樣說了,她是這樣做的嗎?讓我們走進本文作者杏林子,看她是怎樣對自己負責的。(介紹杏林子其人)
杏林子也曾經有過美好的童年。然而在12歲那年,她不幸患上嚴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關節硬化,這意味著她的一生將失去行動的自由,只能在輪椅中度過余下的光陰。但是堅強的杏林子并沒有向命運低頭,四十多年來,只有小學學歷的她憑著對生命的無限熱愛,坐在輪椅上寫下了80多部文學作品,被譽為“中國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作家”。她組織成立了“伊甸殘障福利基金會”,為中國臺灣100多萬殘疾人作出了貢獻。她離世之后,家人根據其生前遺愿把軀體捐給醫院供醫學研究。她有一句名言:除了愛,我一無所有。
師:杏林子就是這樣對自己負責的,她深深地珍愛著自己的生命。(板書:珍愛)
讓我們記住她的這句名言,讀:除了愛,我一無所有。
把這句話深深地刻在心上,再來一次:除了愛,我一無所有。
13、過渡:同學們,杏林子用自己的行動,實現了“對自己負責”的莊嚴承諾。所以,課文最后她深有感觸地說道──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有不理解的地方嗎?
(1)、理解:“生命短暫”、“無限的價值”、“活得光彩有力”。
“有限的生命”:為什么說生命是有限的?誰來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對比:沒有人可以長生不老,人的壽命再長,不過七八十年光景,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生命是多么短暫。所以,生命是有限的。)
“無限的價值”:生活中,你知道哪些人也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創造了無限的價值?來舉例說一說!咎崾荆耗懔私獾目茖W家、運動員、航天員、普通勞動者】
課件:雖然生命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師:是啊,雖然生命短暫,但是,卻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他活得光彩有力。(板書:光彩有力)
14、小結:是啊,同學們,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好好地使用自己的生命,不僅使自己活得充實、也給他人帶去方便、為社會作出貢獻,我們都可以讓自己有限的生命體現無限的價值,我們都將活得──光彩有力。
小結學法:我們用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理解了這個含義深刻的句子,明白了嗎?
15、這段話寫得多好啊,你覺得應該怎樣讀好它呢?請大家一邊練習,一邊揣摩。
三、感悟升華
16、學到這里,我想同學們對生命一定有了許多的感悟。此時此刻,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17、同學們,你們課前提出的第二個問題:作者為什么要用兩個“生命”作題目,現在能回答了嗎?她在強調什么?她想提醒我們什么?(生命寶貴,要熱愛生命,善待生命;生命短暫,要珍惜生命,使自己的一生活得光彩有力。)(擦去第二個問號)
齊讀題目:
是啊,同學們,讀了課文,我們深深地體會到:
生命是寶貴的,要熱愛生命,讀課題──生命生命;
生命是短暫的,要珍惜生命,讀──生命 生命;
生命可以創造無限價值,要好好使用生命,讀──生命生命;
課文留給我們對生命無盡的思考(板書:……)同學們,帶著深深的思索,再讀──生命生命
18、最后,讓我們在一首吟詠生命的詩歌中結束今天這節課:
(配樂:師生朗誦)熱愛生命
我望著藍天,熱愛生活,彩霞是那樣的絢麗。珍惜生命。
我望著大地,有生命,那里便有希望。
萬物都充滿生機。 親愛的朋友們,
小鳥在藍天上飛翔, 讓我們抖開騰飛的雙翼,
蜜蜂在花叢中采蜜。 擁抱美好生活,
生活是這樣的多彩, 充實人生意義!
生命是如此美麗。
人生的分分秒秒,
我們都應該心存感激!
《欣賞生命》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積累詞語,理解“驕奢、蔭庇等的詞義;理解作者對生命本質的認識;體會文中聯想和想象的運用,培養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講練結合訓練學生的理性思維和語言提煉概括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朗讀整體感知全文內容,正確理解文意;運用跳讀、精讀品味文中最能表達作者人生感悟的句子;在分析品味中加深對生命體質的認識,達到領會文章主旨的目的;通過欣賞課文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認識;通過體驗反思將作品貼近生活,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
3.情感與態度目標:認識生命的客觀法則,培養學生健康、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學時分配:
一課時
教學重點:
認識生命的本質,品味探究精妙的語言。
教學難點:
感悟生活,養成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
教學方法:
朗讀法、品味法、練習法、延伸法
教學手段: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在黑板上寫下“生命”二字}教師:同學們看到“生命”二字,你會想到哪些詞語、景物和句子?
(學生根據自己的積累回答,暢所欲言。如:①我想到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野草,它具有頑強的生命力。②我想到了“偉大”,我覺得世間萬物都是有生命的,每一個生命從開始到結束,都是一個偉大的過程。……)
教師:是的,生命是一個司空見慣的,又是亙古不變的的話題,歷代文人墨客都談到生命這個話題,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世紀老人冰心的《談生命》。教師寫完標題。)
二.走進作者:
教師:同學們,你能介紹一下作者冰心嗎?她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學生根據課前的預習以及知識積累回答)
教師給予學生恰當的評價后,屏幕展示“冰心小檔案”,請一名同學朗讀。
冰心(1900.10.5—1999.2.28)福建長樂人,現、當代女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原名謝婉瑩。其父謝葆璋是一位參加過甲午戰爭的愛國海軍軍官,在海浪、艦甲、軍營中冰心度過了著男裝、騎馬、射擊的少年生活。中華民族飽受列強欺凌的屈辱歷史,更激發了她的愛國之情。1911年冰心入福州女子師范學校預科學習。1914年就讀于北京教會學校貝滿女中!拔逅摹睍r期,在協和女子大學理科就讀,后轉文學系學習,曾被選為學生會文書,投身學生愛國運動。1919年開始發表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此后,相繼發表了《斯人獨惟悴》、《去國》等探索人生問題的“問題小說”。同時,受到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寫作無標題的自由體小詩。這些晶瑩清麗、輕柔雋逸的小詩,后結集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稱為“春水體”。1921年參加茅盾、鄭振鐸等人發起的文學研究會,努力實踐“為人生”的藝術宗旨,出版了小說集《超人》,詩集《繁星》等。1923年赴美留學,在旅途和留美期間,寫有散文集《寄小讀者》,顯示出婉約典雅、輕靈雋麗、凝煉流暢的特點,具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比小說和詩歌取得更高的成就。這種獨特的風格曾被時人稱為“冰心體”,產生了廣泛的的影響。她的作品熱衷于以宣揚母愛、自然、童心為內容的.“愛的哲學”。
三.初讀課文:
教師:現在請大家根據要求自己朗讀課文。
(教師出示朗讀要求)①讀準字音,找出生字新詞;
、谧x出感情,品味作者對人生的認識。
(學生朗讀課文后,指出生字新詞,師生共同解決)
屏幕出示鞏固字詞①給加點的字注音。
驚駭( ) 梟鳥 ( ) 羞怯( ) 緋紅( ) 怡( )悅
蔭庇( ) 芳馨( ) 休憩( )
②根據拼音寫漢字。
chán巖( ) 云yì( ) 休qì( ) 驕shē( ) 穿枝fú葉( )
③解釋詞義:蔭庇 驕奢 云翳
四.品味文章:
(教師出示問題學生思考討論)
⒈這篇課文中,作者把生命比做什么?它們分別經歷了哪幾個生命歷程或哪幾種生命狀態?
(學生或自己思考或小組討論后回答:①比做“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②奔流向前———匯入大海;歷經四季——葉落歸根;幸福、快樂、痛苦、悲哀)教師板書。
、苍谶@幾種生命歷程中,“春水”“小樹”表現了怎樣的心理品質、情緒狀態?
(學生答出“生命不止奮斗不息的意志和樂觀向上的精神”的意思即可給予肯定)
、匙髡哒f人生的真諦是什么?
(生答:人生的真諦是不可能永遠快樂,也不可能永遠痛苦。)
五.欣賞課文:
、苯處煟和瑢W們你們喜歡這篇文章吧,請找出你最喜歡的語句,有感情的讀給大家,并說一說為什么?
教師示范:我喜歡文中的“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動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樹,不生長的便成了空殼!”它強調了人生的主動性,要想充實的度過人生,關鍵在于自己要從積極的人生態度出發,珍惜時間,珍視生命,尤其是遭遇不順的時候,更不能被厄運壓倒,對生活保持堅定的信念。不息的努力讓人生更有意義,更有光彩。
(學生從內容上說,語言上說,結構上說,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⒉教師:同學們你認為文中哪個詞語值得積累?
(學生根據自己的看法提出,只要提出就應給予鼓勵。如:卑微、渺小、吟唱、芳馨、云翳等)
教師:(把同學說的詞語寫在黑板上)同學們發揮你的想象力用這幾個詞語說一段話,說不定我們這里還有第二個冰心呢?
(學生能用上幾個詞語,語言連貫,有內容且健康就給予表揚。)
六.體驗與反思:
⒈人生在世,或福、或禍,可能不期而至,對此我們應怎樣面對?
(不要求答案統一。學生:遇到困難挫折時,要不灰心,要勇敢樂觀有韌性,堅信雷雨過后就是彩虹;成功時,不被勝利沖昏頭腦,要清醒的地認識到人生應隨時準備迎接明天的挑戰。用樂觀向上的心態去面對生活;感謝生命。)教師板書。
、苍谧髡哐壑小吧褚唤核瑥难┥桨l源最終流入大海。生命像一棵樹,歷經四時,最終長成參天大樹!焙,現在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仿照例句說說生命像什么?
(學生:生命像一輪月亮,歷經圓缺,把清輝撒向大地。 生命像一棵小草,歷經風吹雨打,展示自己的綠色。)
七.教師小結:
這篇文章中我們領悟到,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可能永遠荊棘滿路,這需要我們很好的把握人生態度,對待人生際遇。祝愿同學們再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夠勇敢樂觀的面對困難,珍視生命,做一個生活的強者。
板書設計:
生命像春水:奔流向前———匯入大海
談生命 感謝生命
生命像小樹:歷經四季——葉落歸根
教學反思:
這節課基本上能實現教學的預期設訂。
⒈為了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學出信心,我設計的幾個環節,如初讀課文時字詞的積累,品味課文時幾個簡單的問題,欣賞課文時語句和詞語的提煉,都是從注重學生的語文基本功的角度出發。
⒉設計了“欣賞課文”這一環節,學生可針對文章的語句,提出非常多的看法,幾乎設計到文章的方方面面,內容也不確定,學生對這樣的問題參與熱情高,而且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看法,讓所有的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讓學生特別是學困生再次獲得學習的自信。
⒊為了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和運用能力,設計了“連詞成句”“仿寫”的環節,培養語文興趣體現生活處處皆語文的廣闊天地。
⒋力求實現學生、老師、文本之間的平等對話。
《欣賞生命》教學設計 篇7
一、情境導入
許多名家都在探討生命的奧秘,生命的奧秘到底是什么呢?在冰心老人的筆下,生命是奔騰不息的一江春水,是頑強生長的一棵小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冰心的《談生命》,去感受生命的流動與生長。
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讀優美詞句,認識生命的本質。
文章蘊涵著作者豐富的感情,可以通過朗讀體會得到。大家要注意讀到感情激越處要情調激昂,聲音響亮;讀到感情平靜處要語調深沉。讀文章最后部分要情調高昂,字字蘊含力量。在反復誦讀中,體會生命的本質和規律。
同學們回家預習課文了,誰來給大家讀讀下列詞語
大屏幕出示:
驕奢
挾卷
掙脫
梟鳥
蔭庇
芳馨
云翳
指生讀,一起糾正,齊讀兩遍。
二、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教師范讀,學生思考:
作者是如何解說生命的?她對生命的本質有怎樣的認識?
(老師讀完,回歸問題,學生簡單交流后回答。)
師小結:正如同學所說的那樣,文章用一江春水東流入海,一棵小樹長大葉落歸根來比喻一個人生命的全過程,并對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進行了形象的解說。接下來,就讓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對生命解說最生動的一部分,思考這樣兩個問題:見研讀探究“讀一讀”。
三、研讀探究
讀一讀:
1、生命像東流的一江春水,在流動的過程中,他曾有過怎樣的境遇?
2、生命像一棵小樹,在生長過程中,他經歷了哪些階段?
。ǚ纸M準備交流。)
首先交流第一個問題(略談、詳談)。
再讓學生結合實際聯系生命中的不同境遇來談。
明確:四個有時候正好是生命中的不同境遇,體現出了生命的不同境遇,體現出了生命的多姿多彩,也揭示了在各種狀態下,生命都需向前、向前。
師:那朗讀時哪個“有時候”應讀得激昂些,哪個讀得舒緩些?
。鞔_后,女生讀舒緩部分,男生讀激昂部分。)
學生評價朗讀,師指導后,全班讀其中的`一個有時候,進一步體會情感。
解決第二個問題,師:誰先來說說自己的認識?
指2~3生談。
明確:生命如小樹經歷了四季。
師:生命也有“四季”,你覺得生命的四季各有怎樣的特點?
明確:生命各階段的特點。
師進一步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命來談談。
指生讀。
師過渡:生命如一江春水在不斷地流動,如一棵小樹在不斷地生長,作者對生命的詮釋不僅生動,而且對生命的感悟更是深刻,讓我們齊讀最后一部分。
四、拓展反思(評點式閱讀)
師:這段文字有很深刻的啟發教育意義,請同學們找出感受最深刻的語句,反復品讀、揣摩,談談你對生命的認識和感悟
。ü垂串嫯嫞c批注,師巡視。)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適時評價,引導分析完、分析透重點語句。
。ㄖ攸c是:要記住……來造成一個美麗的黃昏。)
師:最好的東西要留在心底,不斷地回味,它會對我們的人生有更大的指導意義,讓我們銘記那些給我們啟示最深的語句。(2~3分鐘背背)
師小結:今天我們跟隨冰心老人一起經歷了一次生命的歷程,讓我們懂得了:生命中有歡樂,也有痛苦,有順境也有逆境,在順境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逆境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因為只有生命中有夠多的云翳,才能造成一個美麗的黃昏。
。ù笃聊淮虺觯涸改闵杏袎蚨嗟脑启鑱碓炀鸵粋美麗的黃昏。)
五、作業
仿照冰心老人的寫法“生命像……”寫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談談你對“生命”的看法。
《欣賞生命》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掌握重點字詞。
2.朗讀文章,揣摩、品味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像。
3.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
1.朗讀文章,揣摩、品味文章內容。
2.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教學難點
揣摩、品味文章內容。
教學設想
教學本課,為使課堂教學思路清晰,采用“板塊式”教學結構,將教學過程共分為六個板塊,即:創設情境,激疑導入----自主朗讀,整體感知----把握內容,理清結構----質疑問難,深化理解----寫話訓練,感悟提升----反思小結,鞏固創新。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疑導入
生命,大自然中最美麗的花朵,引發人們的無窮的追思和遐想。生命的本質究竟是什么呢?這節課,讓我們走進文本,和作者冰心一起,作一次深刻的生命探索。(板書:談生命冰心)
(設計意圖:設疑激疑,喚醒學生的探索欲望,拉進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指名朗讀,全班評價。
提示:朗讀基調的把握是否準確,有沒有讀出感情的變化。明確:一江春水:充滿激情→快樂平靜→平靜;一棵小樹:喜悅希望→寧靜怡悅→非常平靜。語調應隨感情的變化而變化:感情平靜,語調深沉;感情激越,語調激昂;議論處,情調高昂,字字蘊含力量。同時,結合學生評價,強調重點字音。
3、評價后朗讀。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語段,進行朗讀訓練。
4、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從畫面、語言、哲理等幾個方面說說自己的感受和初步評價。
說說初讀感受。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從畫面、語言、哲理等幾個方面說說自己的感受和初步評價。示例:我喜歡“有時候他遇到巉巖前阻,他憤激地奔騰起來,怒吼著,回旋著,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沖倒了這危崖,他才心平氣和地一瀉千里。”“奔騰、怒吼、回旋、催逼、沖倒、一瀉千里”形象地寫出了一江春水雄渾的氣勢,揭示了生命的力量不可遏止。
教師相機點評,把交流引向深入。
5、字詞積累
、俳o加點的字注音。
驚駭( )梟( )鳥羞怯( )緋( )紅怡( )悅
蔭( )庇芳馨( )休憩( )渾濁( )果實累累( )
②根據拼音寫漢字。
chán( )巖云yì( )休qì( )驕shē( )穿枝fú( )葉
、劢忉尵渲屑狱c詞的含義。
A、他會聽見黃鶯清吟,杜鵑啼血,也許還聽見梟鳥的怪鳴。
B、他伸展出他如蓋的濃蔭,來蔭庇樹下的幽花芳草。
C、他結出累累的果實,來呈現大地無盡的甜美與芳馨。
(設計意圖: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讓學生從整體上充分感知文本的主要內容,為學生深入解讀文本奠定基礎。尊重學生的初讀感受,是促進學生個性化閱讀的前提。1、2、3個小環節特別是第3個小環節,使朗讀訓練得到有效落實。把生字詞教學放到初讀感受交流之后,是要保證由讀到感的連貫性。這是本環節設計的一個亮點。由于學生在七八年級已經學習過冰心的作品,學生對作者已經比較了解,故有意刪去了作者簡介環節,以節省教學時間。)
三、把握內容,理清結構
課文只有一段,但是思路清晰,條理清楚。同學們思考一下,你認為全文可劃分幾個層次?
生速讀文章,劃分層次,鼓勵學生有不同的劃法。
下面作一種較為粗略的分段:(課件出示下面內容)
第一層:第一句話。(全文的領起句,也是文章思路的起點)
第二層:從“生命像東流的一江春水”到“也不敢信來生”。(描寫生命像春水東流的狀況)
第三層:從“生命又像一棵小樹”到“也不敢信來生”。(描寫生命像一棵小樹成長到衰亡的狀況)
第四層:最后結尾。(總結上文,抒發感想,闡發哲理)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梳理課文結構,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這樣也可以使第二環節學生初讀形成的片段感受,連成有機整體。同時,這個環節比較容易,可以舒緩一下課堂節奏。)
四、質疑問難,深化理解
“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币蓡柺莿撛斓南葘。請把你發現的問題提出來?梢圆扇⌒〗M合作的方法,把每個小組的`問題匯集起來。教師挑選共性的問題或有較大研究價值的問題,公示出來,供全班研討。若學生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教師則出示自己設置的問題讓學生研討。
教師預設問題如下:
1.“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分別經歷了哪幾個生命歷程或哪幾種生命狀態?暗示了怎樣的人生歷程、人生狀態?
2.最能表達課文主題思想的是哪一句或哪幾句?你從中領悟到生命的本質是什么?生命的規律又是怎樣的?
3.綜觀全文,作者意在宣示一種什么樣的人生觀?
4.怎樣理解“愿你生命中有夠多的云翳,來造成一個美麗的黃昏”這句話?
5.本文語言運用有什么特點?
(設計意圖:質疑問難,既是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也可以促進學生進一步閱讀文本,沒有深入閱讀的學生,是提不出問題的。考慮到可能出現的情況,我對問題作了預設。這樣,就把生成與預設結合起來,是教學目標得到有效落實。)
五、寫話訓練,感悟提升
請從下面三個話題中任選一個,寫一段話,表達自己對生命的理解。
1.冰心把生命比做春水和小樹,你還想把生命比做什么?
2.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不怕困難,昂揚向上的人的事跡?
3.作者說:“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總是相生相成的!薄霸诳鞓分泄倘慌d奮,苦痛又何嘗不美麗?”聯系自己的體驗和對生命的認識,以“生命,苦耶?樂耶?”為話題寫一段話。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節的訓練,把課文理解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把讀寫有機結合起來,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提升了學生對生命的感悟,將語文學習的空間由課內拓展延伸到了課外,實現了語文課堂的開放化。同時,出示三個話題,保障了學生選擇的權利,可以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最大限度的訓練。)
六、反思小結,鞏固創新
教師指導學生填寫閱讀體驗報告單和自我評價單。學生從“知識上的收獲,思想上的收獲,方法上的收獲”三個方面填寫閱讀體驗報告單并進行自我評價。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對自己在本節課上的表現進行自我評價,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附:一點說明
本文學習,課時安排是兩課時,一是考慮到本文語言精美,富含哲理,是學生學習的典范,兩課時,可以保障學生能夠對文本充分感知,深入思考,有效積累;二是考慮到學生的實際,特別是質疑問難的環節,可能會有許多意外發生,兩課時,有利于教師對教學思路的調整,也能使學生的交流有充足的時間保證。兩課時沒有斷開,主要是顯示教學設計思路的流暢性、簡潔性。如果在基礎較好的班級,一節課也可以上完。若分成兩節課,可于第三環節處斷開,間以語言積累,鼓勵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背下來或者抄下來。
《欣賞生命》教學設計 篇9
、賹诵抡n
張海迪最新創作的長篇小說《絕頂》,將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該書自1998年開始創作,耗時四年,共計35萬字。
責任編輯胡玉萍第一次與海迪面對面交談時,心中就擔憂——以她這樣的身體狀況,能完成這部長篇創作嗎?后來,她了解到,張海迪只要身體稍微好一點,就繼續艱難地創作。張海迪說:“每天我都想放棄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來,精心地、像看護一小簇火焰一樣,讓它燃燒,生怕它熄滅……,’
去年歲末,胡玉萍拿到書稿后,確確實實地感到了它的分量。她也小心翼冀地捧著,仿佛是捧著海迪那脆弱的生命,然而,確乎是沉甸甸的……
無獨有偶,香港女作家杏林子,12歲時染上了類風濕關節炎,后來病情惡化,她忍著極大的痛苦,高聲呼喊著“生命生命”!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去感受她強烈的生命意識、積極的人生態度,學習她珍視生命、堅強勇敢的精神,讓人生更有意義,更有光彩。
、谂錁贩蹲x:學生帶著問題聽讀課文,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思考題
a.題目中“生命”一詞,為什么連續用兩次?去掉一個行不行?為什么?
b.作者列舉了哪三個事例,試用一句話概括每個事例的內容。
c.三個事例蘊含的意思分別側重哪一方面?對人生的三點思考分別側重哪一方面?
、勐犠x之后,學生自由朗讀,討論明確三個問題。
a.是一種修辭方法——反復。去掉一個不可以。因為連用表示強調,表達了對生命的強烈的呼喚,表達了強烈的生命意識,去掉就沒有這種表達作用了。
b.小飛蛾在險境中,生命面臨著嚴重的威脅下,極力掙扎著——強烈的求生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視的。
香瓜子在墻角磚縫中長出小苗——從生命誕生這個角度說明,生命力之強大。
“我”靜心聽心臟的跳動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識,就會嚴肅地思考人生。
c. 三點思考
第一點思考:必須對自己負責,好好地使用生命,讓人生更有意義。
第二點思考:回答怎樣對待生命的短暫,怎樣對待生老病死。
第三點思考:將目標、信念付諸于行動。要珍惜生命、珍惜時間、不懈努力,為生命奮斗,“勇敢地活下去”。
[教師小結]
正是由于為生命而奮斗,所以才勇敢地活了下去。12歲就患了類風濕關節炎的香港女作家杏林子,雖然病情惡化了,仍然忍著病痛,強烈地呼喊著:“生命、生命”。
研讀與賞析
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們,是因為它的思想內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準確、生動的語言來表現的。下面我們再細細研讀文章,看看三個事例分別抓住哪一個關鍵詞,側重哪一個方面,三點思考分別提出了哪三個要求。
學生討論明確:
飛蛾 生之欲望 生命意義
香瓜子 生命力 生命的價值
心跳 生命 珍視 奮斗
討論加點詞的作用:
、佟拔腋械揭还缮牧α吭谖沂种熊S動。”“躍動”改為“跳動”行不行?為什么?明確:不行。跳動是一起一伏地動;躍動表達心情急切。用“躍動”更能表達“生之欲望”。
、凇案袅藥滋,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本谷,為什么不能去掉?竟然表達了一種意想不到,表達出一種驚喜,若去掉就沒有了這種表達效果。
、邸澳且还勺阋郧嫣旌车氐纳,令我肅然起敬!
“擎天撼地”本來形容力量巨大,這里指小瓜苗在沒有生存條件下,竟然冒出了一截,充分表現了小瓜苗的生命力!懊C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樣子。“肅然起敬”表達了對頑強的生命力的一種崇敬,在這里是不可隨便調換的。
④“小瓜苗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地向上,茁壯生長,昂然挺立!庇终f“它僅僅活了幾天”……前后是否矛盾,為什么?
小瓜苗在沒有生長的條件下,靠瓜子本身的養分,確實能茁壯生長、昂然挺立,而瓜子的養分僅僅能供養它活幾天。
、荨拔叶荚敢鉃樗鼕^斗,勇敢地活下去!弊髡邽槭裁匆印坝赂业亍眮硇揎棥盎钕氯ァ?作者那種難以忍受的病痛,活著會比死了還要難受。張海迪也是如此,同樣是生不如死。像她們這種情況,活著比死亡還更需要勇氣,因此在“活下去”的前面加上“勇敢地”修飾成分。
體驗與反思
朗讀課文最后三段,說說你學習了此文的思考。結合你的生活,從你的周圍舉出一兩個例子,談談你的認識。
啟發學生將課文內容內化為自己的精神感受。
作業
、賹⒆约旱恼J識記下來,作為小作文練筆。
②比較閱讀:試比較《生命生命》與課文后的選文的異同。
《欣賞生命》教學設計 篇10
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動彈、欲望、不屈、茁壯、聽診器、震撼、糟蹋、有限”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下來。
3、能找出課文中有很深含義的句子并能說出自己的體會;能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課文最后一段話。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預習,自學生字新詞。
2、布置學生搜集有關生命的格言以及熱愛生命的故事。
第一課時
一、交流格言,揭示課題。
1、師生交流。
同學們,課前我們搜集了有關生命的格言,現在讓我們先來交流交流吧。(自由交流)聽了剛才的交流,你對“生命”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老師也搜集了兩段有關生命的格言,想同大家一切分享,你們愿意聽聽嗎?
(屏幕出示)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師生齊讀。能讀懂嗎?這段話究竟怎樣理解,讓我們一起隨著作者到9課中去尋找答案。
2、板書課題。齊讀。質疑。
二、初讀感知。
1、檢查生字預習情況。(1)我會讀。(2)我會講。(3)我要問。
2、生自由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3、指名讀課文,想想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課文寫了幾個事例?
4、交流,理清脈絡。
。ò鍟╋w蛾:掙扎求生
19、生命生命香瓜子:磚縫冒苗
我:靜聽自己的心跳
三、重點理解。
1、自讀課文二、三、四自然段,著重選擇其中一段反復朗讀,體會作者從每個事例想到什么?為什么會有這些感受?
2、小組合作學習。在自己的前后左右尋找一個與自己選擇同一段的同學,交流各自的體會。
3、全班交流。
。1)作者分別從每個事例想到什么?為什么會有這些感受?
。ò鍟╋w蛾:掙扎求生——求生欲望令我震驚
19、生命生命香瓜子:磚縫冒苗——不屈向上令我(敬佩)
我:靜聽自己的心跳——沉穩而有規律的心跳給我震撼
(2)在剛才的學習中,你體會最深的句子有哪些?
a、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b、一切由自己決定,我必須對自己負責。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第二課時
一、展示背誦。
選擇二、三、四自然段中你體會最深、背得最流利、最有感情的部分,背誦給同桌聽。
二、深入感悟。
1、作者由這三個事例引出的對生命的思考是什么呢,讓我們一起朗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
2、你是怎樣理解這段話的,讓我們來交流交流。
3、教師引導:
。1)第一句話中有一對反義詞,你能找出來嗎?在前邊的事例中,“有限的生命”指什么?“無限的價值”指什么?從現實生活中,人的生命中體現的“無限的價值”指什么?
。2)怎樣才算活得“光彩有力”?結合你搜集的資料說說你覺得哪些人活得光彩有力?哪些人的生命是白白流失的?
(3)連起來說說,這段話怎樣理解。
4、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最后一自然段。
三、回題解疑。
細細品味了作者對生命的思考,現在讓我們再來讀讀課題,你會帶著怎樣的語氣讀?(贊嘆、回味、留念、……)作者在課題中重復兩遍生命,你體會到什么?(強調感情)
四、拓展閱讀。
在這篇課文的學習即將結束的時候,老師向大家推薦我搜集的第二則格言。
。ㄆ聊怀鍪荆┤俗顚氋F的是生命。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奧斯特洛夫斯基
讀一讀,說說你的理解。
五、作業設計:
1、練筆:把學了這篇課文后的感受寫下來。
2、課外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了解奧斯特洛夫斯基,做一做筆記。
六、板書設計:
飛蛾:掙扎求生——求生欲望令我震驚
19、生命 生命 香瓜子:磚縫冒苗——不屈向上令我(敬佩)
我:靜聽自己的心跳——沉穩而有規律的心跳給我震撼
有限的生命 無限的價值
《欣賞生命》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學習生字新詞,感知課文內容,積累語言。
2、過程與方法:讀懂課文,體會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情深,產生對親情的向往,感悟親情的可貴與偉大。
3、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贊美親情偉大。
【教學重點】
在朗讀中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進而感受文中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質疑激趣
為什么平分生命?怎么平分?
。ò鍟浩椒稚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ㄒ唬┏踝x正音,學習生字新詞。
1、自讀課文,圈畫生字,想辦法讀準字音。
2、指名分自然段讀文,集體正音。
3、讀詞正音,詞語質疑。(出示生字詞)
。ǘ┱w感知課文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匯報:課文記敘了一個年僅10歲的男孩,當得知與自己相依為命的惟一親人妹妹急需輸血而醫院缺血液時,勇敢地獻出了自己的鮮血,并要與妹妹平分生命。
。ò鍟耗泻、妹妹)
3、理解詞語:相依為命、惟一。
(三)概括人物形象
男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能找出文中一個詞來概括嗎?(勇敢)
三、抓住重點,深入領悟
。ㄒ唬┲攸c學習第3、5自然段,抓住男孩和醫生的表現,感受男孩的勇敢。
1、默讀課文,畫出最能表現男孩勇敢的句子,想想你怎么感受到他的勇敢的?
2、小組交流。
3、集體交流匯報,師相機指導理解感悟。
。1)醫生征求他愿不愿意為妹妹輸血,“男孩猶豫了一會兒,最后點了點頭!
。2)醫生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這個男孩只有十歲呀!他以為輸血就失去生命。當他決定給妹妹輸血的那一瞬間,他一定是下了死亡的決心,這是多么大的勇氣!“
理解感悟:“猶豫”指拿不定主意,但時間非常短,只一“瞬間”。之所以猶豫,是因為他以為輸血就會失去生命,而對妹妹的愛促使他下定死亡的決心,決心用自己的生命去換惟一親人的生命,因而在猶豫了一瞬間后“點了點頭”。為了妹妹,他竟然不怕失掉生命,真是太勇敢了!
(3)“抽血時,男孩安靜地不發出一絲聲響,只是向鄰床上的妹妹微笑。”
理解感悟:男孩以為輸血會失掉生命,而此時,他正在抽血,一定認為自己正在走向死亡,不一會兒就會死掉,可他卻“安靜地不發出一絲聲響”,可見意志多么堅強,多么勇敢!
4、指導朗讀第3、5自然段,能讀出你的感受嗎?
(自由練讀——指名讀——評價讀)
5、讀一讀,比一比,下面哪一句更能表現男孩的勇敢?
(1)當他決定給妹妹輸血的那一瞬間,他一定是下了死亡的決心,這是多么大的勇氣。
。2)他下定了死亡的決心,決定給妹妹輸血,這是很大的勇氣。
。ǘ┲攸c學習第4、7自然段,感受親情的偉大力量。
1、默讀思考:是什么原因使這個年僅10歲男孩面對死亡而如此勇敢?(對妹妹的愛)
2、小組合作學習:哪些地方看出他對妹妹的愛?
3、交流匯報,師相機指導理解感悟。
。1)他以為輸血會失掉生命,而為了妹妹,他愿意失掉生命。
。2)“抽血時,男孩安靜地不發出一絲聲響。只是向鄰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對他來說就意味著死亡,但抽血時,他卻把痛苦、恐懼留給自己,把快樂帶給妹妹。
。3)男孩從醫生那兒得知,抽血不影響生命,自己可以活100歲。他“鄭重其事地對醫生說:‘請您把我的血抽一半給妹妹吧,我們倆各活五十歲!’”他太愛妹妹了!
4、指導朗讀第7自然段,能讀出你的感受嗎?
(自由練讀——指名讀——評價讀)
5、比一比,讀一讀,下面哪一句更能表現出男孩對妹妹的深情?
。1)確認真的沒事,男孩就又一次伸出胳膊,挽起袖子,昂起頭,鄭重其事地對醫生說……
(2)確認真的沒事,男孩就伸出胳膊,挽起袖子,對醫生說……
四、總結評價,提示中心
男孩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從他為妹妹勇敢獻血的事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板書:親情可貴、偉大)
五、品讀賞讀,升華情感
1、讀出男孩說話時的心情(害怕→驚喜)。
2、分角色朗誦全文。
六、拓展思維,積累語言
讀讀、背背《游子吟》,感悟母愛偉大。
附板書:
男孩
平分生命}親情可貴、偉大
妹妹
《欣賞生命》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上冊
【教學意圖】
生命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不同的人對生命的認識和理解是不同的。生命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比較深奧,他們對生命的感悟還不是很深刻,學習本文,意在讓學生體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并能獲得自身的情感體驗,實現與作者和文本的真實對話,充分理解作者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人生觀,并從中受到教育。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的蘊含的意思。
3、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無限的價值。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三個事例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1、課件。2、收集杏林子的資料。3、收集有關像杏林子一樣用自己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價值的名人資料。
【教學過程】
一、課前三分鐘。交流珍惜生命的名言(5人)
二、導入:剛才同學們交流了珍惜生命的名言,相信對生命有了一定的認識。生命是一個神圣的話題,生命是什么?這節課讓我們一同走入《生命生命》去尋求生命的真諦吧。ò鍟n題)齊讀
2 走進作者—杏林子
師:你知道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誰嗎?你了解她嗎?
。ㄕn件展示)
三專題研究,感悟體驗。
1這篇課文就是她其中的一部作品,讓我們一同走進課文。請翻開課本63頁,結合你的預習,再次朗讀課文,找出作者是從哪些事例中引出對生命的思考?(求生的飛蛾、生長的瓜苗、律動的心跳)《生命其實就是求生的飛蛾、生長的瓜苗、律動的心跳》
2、學習第二段:求生的飛蛾
過渡:同學們感知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下面讓我們首先走進第一個小故事,去感受生命的奇跡。
要求:自由讀第二段,畫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多讀幾遍,體會。學生交流
。1) 作者為什么會忍不住放了它呢?用筆在文中勾出有關的句子。(飛蛾那種求生的欲望……我忍不住放了它。)
。2) 你從哪些語句體會出它有一種求生的欲望?出示句子:但它掙扎著,……那樣鮮明!
。3) 抽生讀句子,生談感受。體會到飛蛾求生欲望的強烈。
。4) 那么哪些詞語更能讓我們感受到它強烈的求生欲望呢?(掙扎、極力、躍動)
(5) 生通過朗讀把這種欲望表達出來。生再讀句子。注意重音、語速。
(6 把“躍動”換為“跳動”行嗎?(跳動是一起一伏地動,而躍動表示心情急切,更能表達求生的欲望。)
生再讀句子,讀出飛蛾心情的急切。
(7) 讀了句子,你還有什么話對飛蛾說嗎?
引導學生說出飛蛾對生命的珍惜。
。8) 小小的一只飛蛾懂得珍惜自己寶貴的生命。它的“掙扎”,是生命面臨著嚴重威脅時的一種抗爭。無論怎樣危險,無論能否逃生,它都沒有放棄求生的努力。掙扎著的飛蛾讓“我”分明感到:凡是生物,都有強烈的求生欲望,都極其珍視自己的生命。小小的昆蟲也竟然如此,更何況是人呢?
。9)讓我們帶著對飛蛾熱愛生命的崇敬之情,齊讀這一句話。
平均壽命只有短短九天的飛蛾,竟表現出如此強烈的求生欲望。卻是震撼人心,這就是——(生齊讀)生命 生命
3、學習第三段:瓜子磚縫生長。
要求:小組合作
動物有這么強烈的求生欲望,及其珍惜、重視自己的生命,那么植物呢?
、拧≌埻瑢W默讀第三自然段,思考:植物有生命嗎?從哪些語句看出?(那小小的種子里……生命力。。
⑵ 它是怎樣的一種生命力?
、恰∧侵参镉质窃鯓訉Υ约旱纳?(竟使……活了幾天?)
⑷。ǔ鍪揪渥樱┱埻瑢W們齊讀這句,思考:種子的生命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
、伞≡谟邢薜纳,它生長在一個怎樣的環境里?(沒有……沒有)
、省≡谶@樣惡劣的環境里,它又是怎樣對待自己有限的生命的?(不屈向上、茁壯生長)這更能體現瓜子生命力頑強,它也珍惜生命。
⑺ 此時,你們就是這一棵棵小小的嫩瓜苗,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吧!生齊讀句子。
、獭∈前,種子的生命是有限的,它在有限的生命里,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下,還能不屈向上,茁壯成長。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汀⊥卣梗喝绻銈円采嬖谝环N惡劣的環境下,你會怎么做?
環境惡劣,困難重重,但瓜苗仍然不屈向上,茁壯生長,這就是——(生齊讀課題)生命 生命。
3、學習第四自然段:
動植物都懂得珍惜、重視自己的生命。而我們人類呢?
⑴ 師范讀課文,生邊聽,邊感悟自己生命的存在。
⑵ 生談自己的感受。
⑶ 帶著你的理解自讀課文第4自然段?纯醋髡邔Υ窃鯓拥膽B度,用筆勾出有關的句子。
、取∩鷧R報,出示句子:
我可以……也可以……
、伞“可以好好使用”是一種什么態度?“白白糟蹋”又是一種什么態度?理解“糟蹋”
⑹ 聯系實際生活談談,怎樣的生活態度或方式才算是好好使用?那白白糟蹋呢?
、恕∧悄銈冇X得該怎樣面對自己的生命?
、獭∵@種負責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而不負責的態度會受到他人的鄙視。讓我們用這兩種態度再讀這一句。前半句讀出負責的態度,后半句讀出鄙視的態度。
3 傾聽沉穩心跳。
“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的。”(高興、自豪、激動……的讀)
生命屬于我們自己,每個人對待生命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決定,我必須對自己負責。” “糟蹋”是什么意思?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行為是在“白白地糟蹋”自己的生命?(生說現象)
所以,我們要珍愛自己的生命,我們必須對自己負責。這就是:生命生命
四 反復誦讀第五自然段,拓展延伸,感悟生命的真諦。
1、讀中理解,層層深入。
。1)師過渡:生命每個人都有,只要好好地使用它,每個人都可以創造奇跡。請默讀最后一段,找出最能體現這篇課文中心的句子。(多媒體)
這里面有一對詞,很有意思,一對反義詞“有限”——“無限”……
(2)引導理解“有限”、“無限”,聯系杏林子來理解,杏林子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她創造無限的價值。例如杏林子雖然去世,但她的作品、人品還在,對社會作出無限的貢獻。
。ò鍟河邢 無限)
2、拓展延伸。
。1)師過渡:像杏林子這樣,通過自己善意而偉大的舉動,創造出無限價值的,還有許許多多。
課件出示(圖片)雷鋒,張海迪,楊正權,蔡老師
張海迪 5 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癱,這個時刻受到死亡威脅的年輕姑娘自學完成了從小學直到碩士研究生的全部課程,自學了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翻譯了數十萬字的英語小說,編著了大量書籍,并自學十幾種醫學專著,為群眾無償治療達1萬多人次。
從一九六一年開始,雷鋒經常應邀去外地作報告,他出差機會多了,為人民服務的機會就多了,人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全國誠實守信模范 楊正權 生活簡樸,卻為社會各界投資,其中我們學校就是收益的一分子。他同時還是我們學校的名譽校長。
蔡老師已經退休,但是她仍然熱愛著教育事業。
。2)引導學生說話:他們讓自己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那么作為小學生的我們,該怎么向他們學習,也使自己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呢?
生自由匯報。
。3)通過同學的交流,相信同學們一定不會白白浪費、糟蹋自己的生命,一定會好好珍惜生命,我把最后一段變成了詩的形式,自讀,表達出你對生命的熱愛、珍惜。
雖然
生命短暫
但是
我們卻可以
讓有限的生命
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于是
我下定決心
一定要珍惜生命
決不讓它白白流失
使自己活得
更加光彩有力。
五、升華情感,書寫生命感言。
1、師:此時此刻,同學們一定對生命有了深深的感悟,現在請拿起你的筆,寫下生命的感言吧!
出示:生命是______________。(注意寫字姿勢。)
2、抒寫生命感言,交流匯報。
3、回顧課題,加深理解:現在,如果讓你給題目加個標點,你會加什么?(生各抒己見)
師:是的,生命是珍貴的,生命是值得歌頌的,帶著你們對生命的感嘆,讀——(生齊讀)生命 生命
4、師總結:你們知道老師會給它加個什么標點嗎?(板書……)因為生命就像一首唱不完的歌,寫不完的詩,同學們,讓我們帶著對生命深深的思索,再讀——(生齊讀)生命生命
是啊,同學們,讀了課文,我們深深地體會到:
生命是寶貴的,要熱愛生命,讀課題──生命生命;
生命是短暫的,要珍惜生命,讀──生命生命;
生命可以創造無限價值,要好好使用生命,讀──生命生命;
課文留給我們對生命無盡的思考(板書:……)同學們,帶著深深的思索,再讀──生命生命
5、課文學到這里,請同學看預習單中你提出的問題,現在能解決了嗎?用你的漂亮的坐姿告訴老師,你已經解決了。
6、最后,讓這首《生命的挑戰》鼓勵、激勵著我們一起挑戰自己、戰勝自己。
四、布置作業:
1、課外推薦讀物:
杏林子:《向命運求索》《和命運較量》
海倫凱勒《我的生活》《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2 、把學了這篇課文的感受寫下來。
板書:生命生命
求生的飛蛾
生長的瓜苗 生命有限,價值無限
律動的心跳
《欣賞生命》教學設計 篇13
一、單元設計理念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指出,初中思想品德課,以幫助學生學習做負責任的公民,過積極健康的生活為基本追求。這一追求體現出尊重生命價值,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
學好本單元,讓學生體會生命的可貴,認識生命的價值,形成正確的生命價值觀,將為學生加強思想品德修養,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法、能力、知識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單元學習目標及重難點
。ㄒ唬⿲W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1)知道人類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類應該善待大自然,愛護環境,保護動植物。
。2)認識人類生命的寶貴。
。3)掌握在公共場所發生緊急情況時的應急處理方法。了解各種保險的種類、保障功能及理賠程序。
2.過程與方法目標
活動參與法、觀察對比法、情景模擬法等。通過情景模擬在公共場所遇到危險的緊急情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通過活動參與提高學生對各種保險的認識。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樹立新的生態道德觀、自然觀,善待大自然,尊重其他生命。
(2)認識生命的價值,從日常的點滴做起實現人生的意義。
。3)培養學生珍愛生命的意識。
(二)學習重難點
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讓學生知道人類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認識自己生命的獨特性,從而體會生命的可貴;本單元的學習難點是培養學生珍愛生命的意識,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尤其是對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護,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別人的健康、生命和權利。
三、學習內容
1.人的生命的獨特性的表現。
2.為什么說“人最寶貴的是生命”。
3.怎樣珍惜愛護我們的生命。
4. 怎樣正確面對人生的挫折。
5.怎樣應對公共場所所發生的險情。
6.“人生的價值在于創造和奉獻”的原因。
7.實現人生價值的方法。
8.怎樣讓青春更美麗。
四、學情分析
中學時期是青少年內心世界充滿矛盾沖突的時期,正處在心理由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過渡時期,也是個體社會化的時期。初一學生從小學階段跨入初中階段,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會出現一些變化,隨之帶來的就是對于這種變化的適應。 由于自身及客觀情況發生了變化,許多學生進入中學后不能盡快地適應中學生活,在學習.思想.生活等方面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
初中階段是形成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人生的意義,都是極為重要的人生問題。青春期的青少年正處在一個半幼稚、半成熟的時期,他們對這些問題有了一定的思考,但往往存在著一些偏差。他們的獨立意識與逆反心理同步增強,往往對“自尊”很看重,相反對生命卻異常的漠視,不懂得尊重、珍愛生命。
五、課時安排(研究性學習在課時安排中體現)
第一課時: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和人的生命的獨特性。主要講述生命的存在形式有哪些?和人的生命的獨特性的具體表現?
研究性學習:主題是珍愛生命,珍愛生活和具體要求時調查學校中有哪些生命存在形式引導學生熱愛校園的一草一木,不踐踏草皮,不破壞花草樹木;正確處理同學間的矛盾,團結同學,珍愛他人的生命。
第二課時:人生的價值在于創造和奉獻。主要講述人生的價值在于創造和奉獻的原因是什么?以及生命的價值靠行動實現中“行動”指什么?
第三課時:青春—花樣年華。主要講述青春對人生的重要性。
《欣賞生命》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
1、通順流利的朗讀課文,掌握本課8個生字,正確理解讀寫“粗制濫造、新陳代謝、吐故納新……”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水和人類的密切關系,理解“水就是生命”,讓學生懂得要保護環境、珍惜水資源
3、學習課文圍繞中心按一定順序準確生動的說明事物的方法。
4、初步了解寫提綱筆記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1、了解水和人類的密切關系,理解“水就是生命”
2、初步了解寫提綱筆記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學生收集有關水資源的資料。
教學流程:
一、創境激趣,導入新課。
1、課件播放《水的種類》,讓學生體會水的神奇魅力,談談自己的感受。
【點評:以播放課件形式導入新課,創設了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習下文打基礎。】
2、出示課題,就題質疑。(學生可能提出:為什么說“水就是生命”?課文是怎樣寫“水就是生命”的?水和生命的關系很密切嗎?)
【點評: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從題目入手讓學生自己來質疑,激活了學生思維,明確了閱讀的目的,調動了學生讀書的興趣,同時,避免了教師閉門造車!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小聲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自學生字詞。
2、檢查字詞認讀,集體正音:(課件出示)(指名讀——齊讀)溶解、腸胃、尿液、新陳代謝、排泄、唾液、警惕、不言自明、潤滑劑、粗制濫造、吐故納新、免疫(理解“新陳代謝、不言自明、粗制濫造、吐故納新”;指導書寫:“唾、惕、疫”;區分:唾(唾液)與捶(捶打),惕(警惕)與踢(踢球)疫(防疫)與役(兵役))
3、指名朗讀課文,進一步正音理句。(師生稍作評議)
【點評:讓學生通過自學生字詞,掃除閱讀障礙,為后面學習文章做好充分準備。教師及時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水講了哪些知識?((學生邊讀、邊找、邊畫,理清文章的脈絡。教師巡視讀書情況。)
5、讀后交流:用簡練語言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寫出小標題。(幫助學生梳理出課文主要寫了以下三方面的內容: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水在人體中的作用;喝水的道理。)
【點評: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脈絡結構,對課文有個初步認識。并培養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有條理地進行語言表達的能力和概括能力。】
三、精讀課文,感悟文章特點
1、自由讀課文,將課文中有關水的內容記錄下來。
【點評:讓學生邊讀邊記,逐步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2、品讀課文的第二部分。
(1)課件出示:液、汗、淚、尿、泄,齊讀,你發現了什么?
(生:它們都和水有關,它們都和我們人體的排泄有關。師:是啊,它們都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又和水有關系。)
(2)水在我們的身體中究竟扮演著什么角色呢?請同學們再一次認真讀書,邊讀邊劃出有關語句。
(學生回答,課件出示:化學師、運輸兵、調節器、潤滑劑、衛士)
(3)默讀課文2—6自然段,思考:為什么說水是“技藝高超的化學師、優秀的運輸兵、體溫的調節器、良好的潤滑劑、人體的衛士”呢?一邊讀,一邊劃出有關的語句,并在自己感受最深的語句旁邊做好批注。
【點評:以讀促思,抓住重點句子,點、畫、批注,讓學生把讀書的感受、體驗表達出來。】
(4)全班交流。一邊交流一邊談感受,并通過指導朗讀,讓學生感受到水對人體的重要性。
a、第二自然段:技藝高超的化學師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各種食物所含的營養,怎樣才能被身體吸收和利用嗎?(生自由發言)
是呀,因為有了這些液體,我們才能讓自己的身體變得如此強健,所以我們應該好好感謝這些液體,這些了不起的液體,讀讀這一段,讀出它的了不起。(學生自由讀,指名讀。)
b、第三自然段:優秀的運輸兵”:
讀讀這一段,思考什么叫“新陳代謝”?人體內的新陳代謝的過程是怎樣的?(指名感情朗讀)
c、同樣,“良好的潤滑劑”、“勤奮又忠誠的衛士”又是通過哪些語句體現出來的,誰能讀出有關的句子,并且讀出潤滑劑的“良好”,讀出衛士的“勤奮與忠誠”?(學生感情朗讀)
【點評:以讀為本,讀中感悟。使閱讀真正做到“進得去,出得來”!
d、品讀課文第四段,說說水是一個怎樣的調節器。根據學生的回答在調節器前板書“準確的”或“了不起”等詞語
同學們,課文中說,水是:“技藝高超的化學師”、“優秀的運輸兵”、“良好的潤滑劑”、“勤奮又忠誠的衛士”,但是,沒說水是什么樣的調節器,你能讀讀課文第四自然段,體會一下水是什么樣的調節器嗎?為什么?(生:水是體溫的調節器;水是了不起的調節器等)
e、由此可見,水的重要性不言自明。齊讀第七自然段。
【點評:根據自己的理解來發表個人感受,這有利于激起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師:人,不吃飯可以堅持幾十天,但是不喝水一個星期也活不成!水在我們的身體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維持著我們的生命(課件出示:維持生命)所以我們要講究飲水衛生。(課件出示:科學飲水)
3、細讀第三部分
(1)科學飲水要從哪幾個方面加以注意呢?自由讀課文的8-12自然段,和同桌交流一下。
(2)指名交流。(課件出示:多喝水,少喝飲料;和自然冷卻的白開水;每天早晨喝一杯淡鹽水)
【點評:激發學生的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自主學習!
四、歸納提綱。
1、學生對記錄下來的課文中有關水的內容進行修改,試著歸納成提綱
2、投影學生的記錄,根據課文內容進行調整。
過渡:通過投影出的提綱,大家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課文內容,今后同學們在閱讀學習中也可以采用這種方法。
【點評:讓學生自己總結,可以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教給了學習方法,還可以通過提綱筆記,幫助學生掌握課文的要點!
五、補充資料,拓展延伸
1、補充課前師生搜集的水資源現狀的資料。
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水與人類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可是當你聽了剛才同學們交流的這些資料后,你有什么想說的話嗎?(學生暢所欲言)
【點評:通過資料交流,讓學生懂得要保護環境、珍惜水資源!
2、小練筆
同學們,現在你們已經成為研究水與人類關系的專家啦,請你把自己對水的了解寫下來,以小論文的形式參加學校舉辦的《科技小論文》征文活動。
(1)學生練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