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語文相關教案 > 綜合性學習教案 > 2023語文必背知識點(精選14篇)

2023語文必背知識點

發布時間:2023-09-08

2023語文必背知識點(精選14篇)

2023語文必背知識點 篇1

  18個常見文言虛詞之用法一、而

  (一)連詞

  1.表示并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勸學》)

  2.表示遞進關系,可譯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3.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就”“接著”。

  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升斗之祿。(《祭十二郎文》)

  4.表示轉折關系,可譯為“但是”“卻”。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

  5.表示假設關系,可譯為“如果”“假如”。

  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6.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狀語,可不譯。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

  7.表示因果關系。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2023語文必背知識點 篇2

  二、何

  (一)疑問代詞

  1.單獨作謂語,后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翻譯為“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2.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可譯為“哪里”“什么”。譯時,“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

  3.作定語,可譯為“什么”“哪”。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琵琶行》)

  (二)疑問副詞

  1.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

  2.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么”“多么”“怎么這樣”。

  至于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三)作語氣助詞,相當于“啊”。

  新婦車在后,隱隱何甸甸。(《孔雀東南飛》)

  (四)通“呵”,可譯為喝斥。

  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誰何:喝斥他是誰。意思是檢查盤問)(《過秦論》)

2023語文必背知識點 篇3

  語文的知識點要比其他學科的多,而且大多數都是需要背的,為了幫助大家學習更多的語文知識下面是由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必背知識點,希望大家可以幫助到大家!

  必背名篇名句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2.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勸學》)

  3.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厙,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荀子"勸學》)

  4.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荀子"勸學》)

  5.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7.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司馬遷《史記"屈原列傳》)

  8.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司馬遷《史記"屈原列傳》)

  9.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司馬遷《史記"屈原列傳》)

  10.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司馬遷《史記"屈原列傳》)

  11.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陳情表》)

  12.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李密《陳情表》)

  13.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李密《陳情表》)

  14.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閣序》)

  15.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王勃《滕王閣序》)

  16.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王勃《滕王閣序》)

  17.云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18.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王勃《滕王閣序》)

  19.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20.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韓愈《師說》)

  21.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韓愈《師說》)

  22.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韓愈《師說》)

  23.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杜牧《阿房宮賦》)

  24.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杜牧《阿房宮賦》)

  25.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宮賦》)

  26.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杜牧《阿房宮賦》)

  27.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杜牧《阿房宮賦》)

  28.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杜牧《阿房宮賦》)

  29.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宮賦》)

  30.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蘇洵《六國論》)

  31.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蘇洵《六國論》)

  32.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蘇洵《六國論》)

  33.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蘇洵《六國論》)

  34.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35.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36.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37.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38.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蘇軾《前赤壁賦》)

  39.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蘇軾《前赤壁賦》)

  40.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蘇軾《前赤壁賦》)

  41.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蘇軾《前赤壁賦》)

  42.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蘇軾《前赤壁賦》)

  文學常識:

  王羲之,東晉書法家。出身士族名門,是東晉政治家王導的從子。曾任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世稱“王右軍”。早年從衛夫人學習書法,后多鑒前代名家書法,博采眾長,備精諸體,有“書圣”之稱。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字介甫,晚號半山。世稱王荊公,卒謚文。臨川人。兩次任宰相,依靠神宗實行變法,被列寧譽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主張文章應“有補于世”。著作收在《臨川先生文集》里。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

  馬丁?路德?金,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1964年度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1968年4月,馬丁?路德?金前往孟菲斯市領導工人罷工,被人謀殺,年僅39歲。1986年,美國政府將每年1月的第三個星期一定為馬丁·路德·金全國紀念日。

2023語文必背知識點 篇4

  三、乎

  (一)語氣助詞

  1.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嗎”“呢”。

  (1)兒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

  (2)技蓋至此乎?(《庖丁解牛》)

  2.表示反問語氣,相當于“嗎”“呢”。

  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廉頗藺相如列傳》)

  3.表揣度或商量語氣,可譯為“吧”。

  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莊暴見孟子》)

  4.用于感嘆句或祈使句,可譯為“啊”“呀”等。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離騷》)

  (二)介詞,相當于“于”“在”等,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譯。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醉翁亭記》)

  (2)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捕蛇者說》)

  (3)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

  (三)詞尾,譯為“……的樣子”“……地”。

  (1)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2)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賦》)

  四、乃

  (一)副詞

  1.表示前后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為“才”“這才”“就”等。

  設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2.強調某一行為出乎意料或違背常理,可譯為“卻”“竟(然)”“反而”等。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桃花源記》)

  3.表示對事物范圍的一種限制,可譯為“只”“僅”等。

  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項羽本紀》)

  4.用在判斷句中,起確認作用,可譯為“是”“就是”等。

  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赤壁之戰》)

  (二)代詞

  1.用作第二人稱,常作定語,譯為“你的”;也作主語,譯為“你”。不能作賓語。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2.用作指示代詞,譯為“這樣”。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齊桓晉文之事》)

  3.還可作連詞用,可譯為“若夫”“至于”“如果”等。

  五、其

  (一)代詞

  1.第三人稱代詞。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數)。

  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2.第三人稱代詞。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可譯為“他”“它”。

  秦王恐其破壁。(《廉頗藺相如列傳》)

  3.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譯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

  4.指示代詞,表示遠指,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里”。

  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禪山記》)

  5.指示代詞,表示近指,相當于“這”“這個”“這些”。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說》)

  6.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后面多為數詞。

  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鐘山記》)

2023語文必背知識點 篇5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知識點歸納:

  1、形容青年男子熱烈追求愛情的詩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形容對愛情的思慕和對問題的煩擾因而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覺的詩句: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3、小伙子一般都喜歡美麗而又賢慧的姑娘,《關雎》一詩中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兩句就是佐證。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曦。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中考語文必背知識點(三)

  觀刈麥》 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知識點歸納:

  1、表明全家人艱辛勞動的詩句: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2、表明勞作艱辛的詩句: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3、表達作者深深自責的句子有: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4、從側面表現農民勞動繁忙的句子: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2023語文必背知識點 篇6

  【醉翁亭記】

  《醉翁亭記》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篇散文,出自《歐陽文忠公文集》。全文貫穿一個“樂”字,其中則包含著比較復雜曲折的內容。一則暗示出一個封建地方長官能“與民同樂”的情懷,一則在寄情山水背后隱藏著難言的苦衷。正當四十歲的盛年卻自號“醉翁”,而且經常出游,加上他那“飲少輒醉”、“頹然乎其間”的種種表現,都表明歐陽修是借山水之樂來排譴謫居生活的苦悶。作者醉在兩處: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與民同樂之中。

  【離騷】

  《離騷》可分為前后兩部分,前一部分描寫屈原對以往生活經歷的回顧。后一部分主要描寫屈原對未來道路和真理的探索與追求。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豐富的想像,表現出積極浪漫主義精神,并開創了中國文學上的“騷”體詩歌形式,對后世有深遠影響。有東漢王逸《楚辭章句》、南宋朱熹《楚辭集注》、清代戴震《屈原賦注》等注本。

  【出師表】

  《出師表》分為《前出師表》和《后出師表》兩篇,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兩次北伐(220xx年與220xx年)魏國前,上呈給后主劉禪的奏章。

  【小石潭記】

  《小石潭記》是唐朝詩人柳宗元的散文,全名為《至小丘西小石潭記》。出自《柳河東集》。作品記敘了作者游玩的整個過程,以優美的語言描寫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發了作者被貶后無法排遣的憂傷凄苦的感情。全文對小石潭的整體感覺是:憂深冷寂,孤凄悲涼。

  【師說】

  是韓愈在古文運動中的一篇力作,闡說從師求學的道理,諷刺恥于相師的世態,教育了青年,起到轉變風氣的作用。

  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高中是人生中的關鍵階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以上我們為大家整理的高中語文必背古詩詞,希望大家喜歡。

2023語文必背知識點 篇7

  一、記敘文閱讀規則

  1、景物描寫的作用: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動情節發展,表現人物的品質,襯托中心意思

  2、運用描寫方法的作用:表現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題

  3、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的作用:運用了……的修辭,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4、運用排比的作用:增強語言啟示,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5、反問句的作用:加強語氣,引起下文,承上啟下

  6、設問句的作用: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啟下

  7、題目的作用:概括內容;揭示主題;提示線索

  8、記敘文第一段的作用:

  1)環境描寫:點明故事發生的地點,環境,引出下文,為下文情節發展作鋪墊

  2)其他:開篇點題,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調;總領全文或引起下文,為下文情節發展作鋪墊

  9、中間句段的作用:承上啟下的過度作用

  10、結尾議論性句子的作用:總結全文,照應開頭,點明中心,深化主題

  11、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12、寫作人稱的好處:第一人稱,真實可信;第二人稱,親切自然;第三人稱,可以多角度描寫,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13、記敘線索的形式:實物;人物;思想感情變化;時間;地點變換;中心事件

  14、找線索的方法:標題;反復出現的某個詞語或某個事物;抒情議論句

  15、賞析句段從三方面考慮:內容(寫了什么,選材有什么獨特之處);形式(寫作方法,語言特色,修辭);感情(文章的社會價值,意義,作用等

2023語文必背知識點 篇8

  24、人閑桂花落,液靜春山空。——王維

  25、誤人塵網中,一去三十年。——陶淵明

  26、山僧不識英雄主,何必曉曉問姓名。——朱元璋

  27、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孟浩然

  28、十年別淚知多少,不道相逢淚更多。——徐通

  29、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李白

  30、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嗚蛙。——陸游

  31、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32、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

  33、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34、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

  35、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琵琶記

  36、人生自有命,但恨生日希。——孔融

  37、小姑居處本無郎。——李商隱

  38、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軾

  39、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張舜民

  40、山盟雖在,錦書難托。——陸游

  41、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王安石

  42、十載青山幾戰塵,還家何處訪情親。——嚴粲

  43、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蘇軾

  44、不羨神仙羨少年。——袁枚

  45、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

  46、千蟑里,長煙落日孤城閉。——范仲庵

  47、久在樊籠里,復得近自然。——陶淵明

  48、才如江海命如絲。——蘇曼殊

  49、心緒逢搖落,秋聲一可聞。——蘇延

2023語文必背知識點 篇9

  學習每一門科目都要有好的學習方法,要想學好中考語文的知識點就要勤奮背誦,下面是由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xx中考語文必背知識點,希望大家可以幫助到大家!

  20xx中考語文必背知識點(一)

  結合文章內容舉例子、提建議、說看法或暢想未來。

  1、常見寫作方法、表現手法

  聯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較、對比、襯托、反襯、烘托、以小見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筆和鋪墊、前后照應(呼應)、直接(間接)描寫、揚抑(欲揚先抑、欲抑先揚)。

  (1)象征(托物言志):通過詠物來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體植物、動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將作者的感情表達出來。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現為具體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運用眼前之物,寄托深遠之意。

  (2)襯托:以他體從正面、反面兩個角度陪襯本體。作用:突出本體的特征。

  (3)對比:把兩種相反的事物或一種事物相對立的兩個方面作比較。

  作用:鮮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過描寫具體生動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場景,表達作者某種真摯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滿詩情畫意。

  (5)先抑后揚:先否定或貶低事物形象,爾后深入挖掘事物特點及內在意義,再對事物予以肯定、褒揚,作用:突出強調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側面(間接)描寫:側面烘托出該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結構更加集中緊湊,表達更為簡潔精練。

  直接和間接描寫方法結合運用,可以使被描寫的人物或景物的特點更加鮮明、突出。

  (7)伏筆和鋪墊:作用:內容前后照應,情節嚴絲合縫。

  (8)照應:記敘文:使文章渾然一體,整體感強,突出主題。

  議論文:強化論點。散文:反復地抒發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聯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

  作用:豐富文章內容,使人物形象更豐滿,性格更鮮明突出,情節更生動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

  作用:為塑造形象、表現主題服務。使讀者接受美的陶冶。

  20xx中考語文必背知識點(二)

  感悟說明語言。

  修飾性、限制性詞語(如:基本上、大約、比較、一般、極個別、大多數、更、也許、常常、在當時、絕大部分、主要、幾乎……)能否刪除或替換,為什么?

  語言準確類答題方法:

  1.“”詞好在哪里?

  ★答題方式:用了“”詞,生動地(準確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夠激發讀者的興趣(符合實際情況,具有科學性)。

  2.文中加點的詞語能否刪去:這樣的題目分四步:

  A:判斷,一般是不能刪

  B:解釋這個詞語在這句話中的含義,在程度.狀態.性質.范圍等方面加以限制.

  C.比較:即比較刪掉這個詞語與沒有刪掉以前的區別,一定要結合具體的句子進行分析,意思變為“…“,與實際不符,不符合原意等

  D結尾一定要有這樣的句子:這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嚴密性、準確性與科學性。

  ★答題模式:不能刪。因為“”詞表示……,刪掉后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這與文意不符。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嚴密性、準確性與科學性。

  20xx中考語文必背知識點(三)

  掌握說明方法,使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模式:方法+效果+特征

  “運用了……的說明方法,……說明了(說明對象)的……(特點)。”

  1分類別:把……分別加以說明,顯得條理清楚

  2引用:引用……,突出了……既增強了說服力,也增強了趣味性

  3打比方:生動形象說明了……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4作詮釋:對……進一步解釋說明,讓讀者對……有進一步的認識.

  5舉例子:具體說明……的特點,從而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6下定義:準確而簡明地揭示了……的本質特點,使說明更加嚴密。

  7作比較:把……和……相互比較,突出強調了……的特點.

  8列數字:用具體的數據……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準確更有說服力。

  9.列圖表:具體說明了……特點,使說明更簡明更直觀.

  10.摹狀貌:具體生動形象地說明了……顯得生動活潑.

2023語文必背知識點 篇10

  【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是東晉偉大文人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詩》的序言,選自《陶淵明集》。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系起來,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實生活不滿。

  【送東陽馬生序】

  《送東陽馬生序》是明代宋濂送給他的同鄉、浙江東陽縣青年馬君則的文章。在這篇贈言里,作者敘述個人早年虛心求教和勤苦學習的經歷,勉勵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讀書環境,專心治學。文中生動而具體地描述了自己借書求師之難,饑寒奔走之苦,并與太學生優越的條件加以對比,有力地說明學業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觀努力,不在天資的高下和條件的優劣,這種認識在今天仍有借鑒意義。

  【岳陽樓記】

  《岳陽樓記》是北宋文學家范仲淹應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于北宋慶歷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為重修岳陽樓寫的。其中的詩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較為出名和引用較多的句子。

  【蜀道難】

  蜀道難,是樂府舊題,作者李白。詩中內容多以山川之險言蜀道之難。詩歌充分顯示了詩人的浪漫氣質和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2023語文必背知識點 篇11

  1、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

  2、大江流日月,客心悲未央。——謝洮

  3、人眼青山看不厭,傍船白鷗自相親。——劉著

  4、公道世間唯白發,貴人頭上不曾饒。——杜枚

  5、三更酒醒殘燈在,臥聽瀟瀟雨打篷。——陸游

  6、已到窮途猶結客,風塵相贈值千金。——石達開

  7、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汀子弟滿天山。——楊昌浚

  8、人從斜月天邊去。——吳縉

  9、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蘇軾

  10、大風吹倒梧桐樹,自有旁人說短長。

  11、不薄個人愛古人。——杜甫

  12、人難再得始為住。——龔自珍

  13、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辛棄疾

  14、千古艱難惟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鄧漢儀

  15、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阮籍

  16、人言回家樂,爾昔誰得知。——陳師道

  17、山圍故國周遭地。潮打空城寂莫回。——劉禹錫

  18、大雪滿弓刀。——盧綸

  19、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飲奈若何!——韓愈

  20、一年又過一年春,百歲曾無百歲人。——宋之問

  21、山鳥月中寒,夢醒梅花下。——魏際瑞

  22、人言落日是無涯,望極天涯不見家。——李覲

  23、五獄尋仙不辭遠,一生好人名山游。——李白

2023語文必背知識點 篇12

  1. 英國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哈姆雷特》《李爾王》《奧賽羅》《麥克佩斯》

  2. 四言詩是:我國漢代以前最通行的詩歌形式,通章或通篇每句四字。

  3. 四體不勤中的四體指:人的四肢

  4. 四大皆空是指:(佛語)地水火風組成的宇宙四種元素

  5. 管仲把禮義廉恥四道德看作治國的四個綱。

  6. 四六文指;駢文的一種,全篇多以四字或六字相間為句,盛行于南朝。

  7. 春秋五霸指:齊桓公 晉文公 楚莊公 秦穆公 宋襄公

  8. 五等爵位指:公爵 候爵 伯爵 子爵 男爵

  9. 五經:詩 書 禮 易 春秋

  10. 五行:金 木 水 火 土 //仁 義 禮 智 信

  11. 五常(五倫):君臣 父子 兄弟 夫婦 朋友

  12. 五教:父義 母慈 兄友 弟恭 子孝

  13. 五音:宮 商 角 徵 羽

  14. 五刑:(隋前)墨 劓 刖 宮 大辟(隋后)笞 杖 徒 流 死

  15. 死的五稱:天子-崩 諸候-薨 大夫-卒 士-不祿 平民-死

  16. 唐代五大書法家:柳公權 顏真卿 歐陽洵 褚遂良 張旭

  17. 五大奇書:《三國演義》《水滸傳》《本游記》《紅樓夢》《金瓶梅》

  18. 五谷:稻 麥 黍 菽 麻

  19. 五彩:青 黃 紅 白 黑

  20. 唐代以后的五代指:后梁 后唐 后晉 后漢 后周

  21. 五帝:黃帝 顓頊 帝嚳 唐堯 虞舜

  22. 五毒:蝎 蛇 蜈蚣 壁虎 蟾蜍

  23. 五更與時鐘的對應是:一更(19-21) 二更(21-23) 三更(23-1) 四更(1-3) 五更(3-5)

  24. 五官:耳 目 口 鼻 身

  25. 新中國五位語言大師:郭沫若 茅盾 巴金 老舍 趙樹理

  26. 五葷:(佛語)大蒜 韭菜 薤 蔥 興渠

  27. 五嶺:越城嶺 都龐嶺 萌渚嶺 騎田嶺 大庾嶺

  28. 五味:甜 酸 苦 辣 咸

  29. 五香:花椒 八角 桂皮 丁香花蕾 茴香子

  30. 五臟:心 肝 脾 肺 腎

  31. 五陵:高祖長陵 惠祖安陵 景帝陽陵 武帝茂陵 昭帝平陵

  32. 五湖:洞庭湖 鄱陽湖 太湖 巢湖 洪澤湖

  33. 四大洋: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34. 六藝經傳指:詩 書 禮 易 樂 春秋

  35. 通五經貫六藝中的六藝指:禮 樂 書 數 射 御

  36. 造字六書:象形 指示 會意 形聲 轉注 假借

  37. 詩經六義措:風 雅 頌 賦 比 興

  38. 六部;戶部 吏部 禮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39. 六親;父 母 兄 弟 妻 子

  40. 古代婚嫁六禮:納采 問名 納吉 納徵 清期 親迎

2023語文必背知識點 篇13

  《醉翁亭記》

  1.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一片濃郁的綠陰,天氣高爽,霜色潔白,水位下落,石頭露出來,這就是山間的四季。

  3.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是太守。

  《曹劌論戰》

  1.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衣食這類養生的東西,不敢獨自享有,必定把它分給別人。

  2.“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這是盡了本職的一類事情,可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作戰,就請允許我跟隨著去。”

  3.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作戰,是靠勇氣的。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的勇氣,第二次擊鼓士氣衰弱,第三次擊鼓士氣就消失了。

  4.小惠未扁,民弗從也。--小恩惠沒有遍及民眾,人民不聽從您。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信用未能使神信任,神靈不保佑您。

  《鄒忌諷齊王納諫》

  1.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早晨穿戴好衣帽,照著鏡子,對他的妻子說:“我與城北徐公比,誰美?”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我的妻子認為我美,是偏愛我。

  3.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現在齊國的土地方圓一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

  4.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能夠在公眾場所議論君王的缺點,使我聽到的,受到下等獎賞。

  5.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朝廷。--燕、趙、韓、魏聽說了這件事,都到齊國來朝見齊王,這就是所說的在朝廷上戰勝別國。

2023語文必背知識點 篇14

  中考語文成語01、黯然失色:暗淡地失去光澤,形容相形之下顯得遜色,也形容神情沮喪,無精打采。

  02、暗送秋波:既指指有情人暗中眉目傳情,也指含蓄地給另從傳遞消息。也指獻媚取寵,暗中勾結。

  03、按圖索驥:既比喻辦事機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線索尋找。

  04、暗送秋波:既指獻媚取寵,暗中勾結,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傳情。

  05、哀而不傷:形容詩歌、音樂優美雅致,感情適度。也比喻做事適中,沒有過與不及之處。

  06、不絕如縷:像一根似斷未斷的細線那樣,形容事情十分危急。也用以比喻聲音徽弱,或某種技藝后繼乏人。

  07、不翼而飛:比喻言論或消息流傳得極快;也用以指東西丟失。

  08、鞭辟入里:形容言辭或文章說理透徹,也形容領會深刻。(鞭辟:鞭策;里:里層)。

  09、不省人事:昏迷,失去了知覺。也指不懂得人情世事。

  10、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權威。也指在人管轄之下,一切只能聽命于他。

  1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進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親歷艱險就不能取得成功。

  12、比翼雙飛:比喻夫妻恩愛,朝夕相伴。也比喻互相幫助,共同前進。

  13、兵強馬壯:形容戰斗力量的充足,也比喻勢力的強大。

  14、不贊一詞:指文章寫得很好,別人不能再添一句話。也指一言不發。

  15、不登大雅之堂:大雅:舊時指對文學、藝術有一套“雅正”標準的人;堂:廳堂。意思是粗俗的文藝作品是不能拿到大雅之人的堂前去觀賞的。有時也指沒有見過大場面的或不配參與大場面的人。

2023語文必背知識點(精選14篇) 相關內容:
  • 北師第七冊《語文天地》教學設計(精選12篇)

    北師第七冊《語文天地》10 教學設計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這節課文我們一起來學習《語文天地》。二、講授新課:(一)進行形近生字的比較,組詞練習。...

  • 語文與朗讀教學反思(通用3篇)

    ——聽黃艷老師執教《“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有感今天聽了我校區級骨干教師黃艷執教的《“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第二課時教學,深有感觸。...

  • 語文第六冊《翠鳥》教學設計(精選15篇)

    [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8個生字,記住會寫的13個生字。2、利用漢文華系統查音查義、積累詞語、區分形近字、同音字及鞏固生字字形。3、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教學重點 ]認識本課18個生字,記住會寫的13個生字。...

  • 二冊語文期末(通用3篇)

    (60分鐘)闖關者:星級指數:qīshù一個學期又結束了,我想你們jīnɡlínɡ一定有很多收獲吧!我是語文小精靈,jiùyóudài是你的合作伙伴。...

  • 語文上學期教案(通用9篇)

    教學目標1、認識14個生字和一個部首,會寫8個生字。2、了解標點符號的用法,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3、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把握角色感情。4、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教學重點認識14個生字和一個部首,會寫8個生字。...

  • 語文《橋》教案(精選12篇)

    學習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老支書在危難面前所表現出來的無私無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質和人格魅力。2.積累課文特色語言,了解課文布局謀篇、人物刻畫、環境描寫等方面的表達特點。...

  • 《語文園地五》教學設計集合(精選12篇)

    語文園地五課型精講課時2課時課時教學目標(三維)1、通過“日積月累”中“讀讀認認”,認識10個字。2、 對學生進行字詞的綜合訓練,引導學生積累詞語。...

  • 語文荷花的教學反思合集(通用2篇)

    課件展示池塘里的荷花,讓學生初步感受滿池的荷花千姿百態,生機蓬勃,在碧綠的大圓盤之間冒出來的形態之美。師: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談談欣賞荷花后的感受。生:我看到荷花,真想自己變成一只蝴蝶飛到荷花池中。...

  • 語文《燕子》教學反思范文(精選12篇)

    課文描寫了燕子活潑可愛的樣子和它在爛漫無比的春天從南方趕來,在天空中、湖面上飛行,在電線上休息的情景。本文語言清新明快,描寫準確生動。...

  • 《語文園地八》教學雜談(通用12篇)

    【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藺陽中學方靜】 〖淺談口語交際·課外延伸,豐富口語交際內容〗“口語交際”是九年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的重要內容,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有著明確規定。...

  • 語文教案范文合集(通用17篇)

    教學目標設計1、會認8個生字,會寫9個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3、認識泉水“多、清、甜、美”的特點,體會泉水一路奉獻的精神和奉獻的幸福感。教學方法設計1 觀察想象,口頭交流,認真傾聽別人的交流。...

  • 精選語文教案匯編(精選17篇)

    教學目標:1、運用不同的音樂實踐參與活動,體驗歌曲的風格與形式,表現少年活潑、歡樂情緒。2、在歌唱實踐中掌握下滑音的唱法。3、在歌唱實踐中不斷激發學生情感,培養積極向上勇于拼搏的高尚品質。...

  • 跳水語文教案范文(精選2篇)

    教學目的1.能體會課文情感的變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能說出讀后的感想,學習船長遇事沉著冷靜,機智果斷的品質。教學難點:1.啟發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談自己讀后的感想和體會。2.感受課文的特殊寫法。...

  • 語文教師教學工作期末反思(精選3篇)

    xx學年第二學期幼兒教師教學工作計劃本學期我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多看一些專業書籍,來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讓每一個今天都要比昨天好。小班孩子們經過大半年的培養已經經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衛生習慣以及禮貌待人的好習慣。...

  • 語文第三冊教案(通用12篇)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初步理解詩的意境及蘊涵的哲理。教學重點:理解詩意。教學準備:古詩教學過程:一、師生互動預習指導:1、朗讀古詩《登鸛雀樓》2、借助圖理解詩意導入明標。...

  • 綜合性學習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 国产91影院 | 伊人75在线 | 日本久久不卡视频 | 久久久受 | 在线观看av网页 | 四虎影视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 国产剧情素人搭讪在线 | 国产香蕉97碰碰久久人人九色 | 久久午夜场 | 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 | 国产精品大片免费观看 |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MV在线视频3 | 岛国AV在线无码播放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久熟女老人AV |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综合免费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 少妇激情A∨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视色 | 久久免费国产视频 | 人妻出轨和黑人疯狂做国产人 | 国产乱子一区二区 | 天天摸天天操天天舔 | 芭蕉视频在线观看成人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欧美性生交XXXXX久久久缅北 | 国内成人精品 | 在线观看av资源 | 午夜av内射一区二区三区红桃视 | 日本在线第一页 | 免费人成在线播放 | av免费在线观看网址 | 亚州黄色一级 | 中国xxxxxxxxx88| 在线免费观看成人网 |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日产 | 国产10000部拍拍拍免费视频 | 狠狠爱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dvd|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小片 | 国产精品久久AV免费观看软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