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語文相關教案 > 綜合性學習教案 > 《學》教學設計(通用16篇)

《學》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3-12-11

《學》教學設計(通用16篇)

《學》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理念

  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了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贊美之情。

  教學目標

  1認4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歡唱、招呼、飄揚、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戲、招引、熱鬧、古老、銅鐘、粗壯、鳳尾竹、潔白、搖晃”等詞語。

  2、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學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豪和贊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

  4、抄寫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初步體會這些句子的含義。

  重點難點: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了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贊美之情。

  教學難點是體會描寫窗外的安靜和小動物湊熱鬧的句子的表達效果。

  教學建議:課前發動學生搜集有關我國少數民族服飾和風情的圖片、文字資料;利用早讀等時間交流課前收集到的有關少數民族的資料。讓學生對少數民族的服飾有些了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了解民族小學特點。

  1、自由讀課文,并提出讀書要求:自己小聲讀課文,勾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教師相機出示詞語:坪壩 絨球花 傣族 景頗族 阿昌族 德昂族 絢麗多彩蝴蝶 孔雀舞 摔跤 山貍鳳尾竹 搖晃

  3、教師配樂范讀,學生思考:民族小學和我們的學校有什么不同?

  a、他們的學生來自各個民族,他們的習慣、穿戴不同;

  b、他們學校周圍的環境不同;

  c、學校里也有些不同(銅鐘)。

  學習生字詞,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讓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幫助學生抓住事物的特點。

  二、再讀課文,理清課文順序

  再讀課文,討論并填空:

  課文先寫(上學的路上,來到學校);再寫(上課,下課);最后寫(我們的民族小學)。

  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用自己的方法識記字詞

  2、著重分析指導“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圍結構,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結合緊湊。

  “蝴”左中右結構,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構成。

  “雀”字“小”字下邊的撇(丿)要長些。

  “舞”字中間四豎要寫短小、靠攏些,第三橫要長些,整個字第十三畫是撇折。

  3、學生寫以上五個字。

《學》教學設計 篇2

  孫權勸學

  第一課時:學習目標:

  1熟讀全文2掌握詞語3、疏通文意

  一、導入  :有個成語是說讀書對人們大有益處,它能夠概括本文的內容,試問是哪個成語?

  二、了解作者、作品: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陜州夏縣(現在屬山西省)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學家,主持編纂了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資治通鑒》北宋司馬光撰。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

  了解主要人物: 孫權:字仲謀,三國時吳國的建立者。呂蒙:字子明,三國時孫權的大將。魯肅:字子敬,三國時孫權的謀士。

  查字典,弄清下列字讀音。

  朗讀要求。朗讀文章可分為三步:第一步讀準字音,讀出句讀 第二步讀出句意,讀出節奏,讀出感情 第三步結合內容,自由朗讀,力爭表演 .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注意:斷句 讀音 語氣讀 1、權\謂\呂蒙曰2、卿\今\當涂掌事3、蒙\辭\以軍中多務4、自以為\大有所益5蒙\乃始就學6、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齊讀課文,在疑難字詞上做記號

  關鍵詞語: 當涂:當道,當權               豈    :難道

  :相當于“耶”表反問語氣 “嗎”         但    :只

  :知道  涉獵:瀏覽群書,不作深入研究  才略:軍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或謀略

  成語 吳下阿蒙: 特指原來不好讀書的呂蒙,后泛指缺少學識、文才的人,比喻才識尚淺。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關鍵語句1、蒙辭以軍中多務倒裝:蒙以軍中多務辭

  2、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我難道想讓你研究經書當博士嗎!”

  3、“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士別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長兄知道這件事多么晚啊!”

  考考你:1、初,權謂呂蒙曰

  今當涂掌事

  蒙辭以軍中多務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但當涉獵

  見往事耳

  孰若孤

  自以為大有所益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古今義。

  a、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

  博士:古義____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

  b、但當涉獵

  但:古義____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

  c、見往事耳

  見:古義____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

  d、既更刮目相待

  更:古義____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

  3說說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所表示的語氣:

  1、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2、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3、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結合注釋,分組討論把課文譯成白話文

《學》教學設計 篇3

  教學內容:人教版信息技術(三年級起點版)三年級上冊第6課《認識鍵盤》

  教學目標:

  1.了解鍵盤的分區,掌握主鍵盤區字母鍵、數字鍵、符號鍵的名稱和分布規律;

  2.學會使用幾個常用的控制鍵,能在“寫字板”中輸入字符;

  3.通過認識鍵盤,感受成功,讓學生體驗到學習計算機的快樂,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濃厚興趣。

  教學重點:認識使用主鍵區的幾個控制鍵──enter、backspace、shift和capslock。

  教學難點:雙字符鍵,shift和backspace。

  教學準備:課件,文檔。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同學們已經能夠熟練地使用鼠標來控制計算機了,實際上,除了鼠標之外,鍵盤也是我們使用計算機的一個重要的輸入設備。我們可以通過鍵盤將命令、數字和文字等輸入到計算機中,因此,熟練地操作鍵盤,是使用計算機最基本的技能之一。我們今天就來學習第6課:認識鍵盤(板書)

  二、演示觀察,認識四區

  (出示鍵盤分區圖)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了解了鍵盤是我們最常用的輸入設備,那么,大家觀察一下老師出示的這幅鍵盤圖,你能看出它由幾部分組成的嗎?

  生:四個部分。

  師:同學們很聰明,現在老師給出了它們的名稱,你能把它們對號入座嗎?

  師指出相應鍵盤分區區域,讓生分別在出示的主鍵盤區、光標控制區、小鍵盤區、功能鍵區名稱中對應的作選擇。(指名說)

  生1:主鍵盤區;

  生2:小鍵盤區;

  生3:功能鍵區;

  生4:光標控制區。

  師讓生在自己的鍵盤上找到四區,和同桌學生合作認識四區的位置和名稱。

  三、講練結合,嘗試自學,掌握重點鍵

  1.主鍵盤區

  (出示主鍵盤區圖)

  師讓生看主鍵盤區的第一段文字,讀讀、劃劃、議議。

  師:通過讀這一段,你學懂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主鍵盤區主要由字母鍵、數字鍵和符號鍵組成;

  生2:我了解了英文字母鍵有26個,數字鍵有10個,還有許多雙字符鍵。

  生3:(補充說)我知道雙字符鍵共有21個;

  生4:我學會了怎樣輸入雙字符鍵上的“上一個字符”的方法。

  同學們說得都很好,師作適當的表揚。

  師:同學們在學習字符鍵時,有沒有發現主鍵盤區的其他鍵?

  生:發現了很多。

  師:你們也想一起認識它們嗎?

  讓生根據師指導步驟操作,(單擊“開始”按鈕,將指針依次指向“程序(p)”“附件”,單擊“寫字板”命令,打開“寫字板”窗口。)

  師讓生分別輸入自己姓名的漢語拼音,然后敲“回車鍵”、“退格鍵”、“大小寫字母鎖定鍵”、“shift鍵”,然后說說發現了什么。

  小組交流,然后讓各小組分別選一名代表匯報交流的結果。

  組1:我們組發現敲“回車鍵”后光標就到了下一行。

  組2:我們組在敲一下capslock鍵時發現鍵盤右上方的一個指示燈亮了,再敲又滅了。

  生:(補充說)我發現燈亮后,我再輸入我名字的拼音字母都是大寫字母,而我再把燈滅了后,輸入的字母又回到了小寫的狀態。

  組3:我們組發現敲退格鍵刪掉了剛輸入的名字拼音的最后一個字母。

  組4:我們組發現shift除了配合雙字符鍵輸入上面字符外,還可以輸入大寫字母。

  生:(補充)我發現shift有兩個,作用是一樣的。

  師讓生根據匯報結果,讓生練習操作:練習輸入26個字母,先輸入小寫字母,再輸入大寫字母,看誰最先輸入完。

  2.光標控制區

  (出示課件演示各個鍵的名稱及功能)

  讓生根據師指導步驟操作打開一個課前準備好的文檔,生操作各鍵,觀察光標位置的變化,讓生以小組為單位總結各鍵的作用。

  師:試將光標移動到文檔上的任意兩個字符之間,分別敲刪除鍵、退格鍵,看看這兩個鍵的功能有何區別?

  生操作。

  師指名說。

  生1:敲一下刪除鍵,刪除光標后面的一個字符。

  生2:敲退格鍵,刪除的是光標前面的一個字符。

  3.小鍵盤區

  (出示小鍵盤區圖)

  數字鍵位于小鍵盤區的左上角,與之對應的是右上角的“numlock”信號燈。

  師讓生動手操作小鍵盤,試檢驗一下數字鎖定鍵有什么功能?

  生動手實踐操作。

  師指名說。

  生1:當我敲數字鎖定鍵時,“numlock”信號燈亮了,我發現小鍵盤和我們用到的計算器的功能很相似。

  生2:我也發現燈亮時輸入的是數字,而燈滅的時候,我又發現小鍵盤上的2、4、6、8鍵和光標控制區中的方向鍵作用是一樣的。

  生3:我也發現燈滅時,小鍵盤上的0、.鍵也和光標上的insert、delete鍵的作用是一樣的。

  生4:我知道了當敲數字鎖定鍵,燈亮時,小鍵盤區中的雙字符鍵上面的字符能用,而敲一下數字鎖定鍵,燈滅時,雙字符鍵下面的字符能用。

  四、感受成功,體驗快樂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和操作,你學會了什么?

  2.學生小組討論,總結所學的內容及學會的操作。

  3.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還真不少。我們大家一起認識了一個新朋友──鍵盤(生齊說),了解了鍵盤的各部分名稱及其功能,希望同學們鞏固我們所學的知識,為以后更好地和這個新朋友交往打下堅實的基礎。

  反思:

  這一節課上下來,我覺得比較成功,學生真正“動”起來,思維“活”起來。開放式的教學讓學生在“玩”中學知識,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具有建構個性化教學模式的基礎條件。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輕松,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

  鍵盤是計算機最基本、最常用的輸入設備,通過鍵盤接口與主機相連,用戶通過敲鍵向計算機輸入信息。本課學生學習的是標準的104鍵鍵盤,其中3個是windows專用鍵。學生已經學習了鼠標操作的能力,在第一課安排學生認識鍵盤是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的。學生學習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下面的指法練習和畫圖等簡單的學習。教材根據教學重難點安排了四個學習板塊,分別是鍵盤分區,主鍵盤區,光標控制區和小鍵盤區。其中主鍵盤區是本課重點,掌握使用方法,初步識記字母鍵位。每個鍵區上的鍵位的認識和使用,不能夠死記硬背,要讓學生在認識的基礎上,通過練習和實踐來掌握。

  直觀演示可以讓學生一目了然,迅速地認識事物,因此,教學認識鍵盤四區時,我做了一個課件,將鍵盤上的四區分別設為四種顏色,并用“找朋友”的方法,激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熟知各區的名稱。然后再讓學生在自己的鍵盤上找到四區,加深了學生對鍵盤分區的認知力。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任何教學都要以學重教。教學方法的選擇要根據教材和學情來確定。因此,教學主鍵區、光標控制區、小鍵盤區分別采用三種教學方法。

  1.教學主鍵盤區

  ⑴教學字符鍵:因為這部分內容比較簡單,教材上敘述的也較為清楚,我采用“嘗試自學”法來指導學生學習,具體流程為:嘗試自學(讓學生讀讀、劃劃、議議)──反饋交流(讓學生匯報學懂了的什么?)。讓學生覺得自學這段我能行!激起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與沖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⑵教學特殊控制鍵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知識不是一種告訴,而是一種自我嘗試和自我建構。這部分內容,我采用了“發現法”教學生學習。學習流程為:嘗試發現(讓學生在打開的寫字板中分別按這些鍵,說說你能發現什么)→匯報結果(要求學生匯報發現結果,集體交流)→實踐操作(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鍵位和使用的方法)。通過讓學生自己發現、探索,點燃學生求知的火花。最后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成功帶來的快樂。

  2.教學光標控制區

  這部分內容需要的文本頁較多,且內容簡單明了,我采用了直觀演示教學法教學。讓學生先觀察課件演示,然后再自主實踐。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掌握delete和backspace鍵的功能區別,

  3.教學小鍵盤

  這部分內容十分簡單,不是教學重點,教師要以略作介紹,學生對照教材自主實踐加以練習即可。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重過程,各環節邏輯而嚴密,生生都能參與探究;注重情感,尊重學生的自我意識,避免正面否定學生,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態度。在這樣一個生動愉悅的教學中,領悟鍵盤的認識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學》教學設計 篇4

  一、教材分析

  學生們認識了電、電流、電路之后,漸漸地他們就不滿足于只點亮一個小燈泡,于是在"讓更多的燈泡亮起來"的活動過程中,由于用幾根電線連接好幾個燈泡和燈座,一個地方的連接或一個器材出了問題,燈泡就不會亮了。本課的教學內容分2個部分:1.什么地方出故障:教師為學生創設一些電路出故障的情境,讓學生學會查明電路出故障的原因,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2.做個電路檢測器:指導學生對電路進行檢測,學生將學習一種新的檢測方法--做一個電路檢測器。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經歷思考電路出故障的各種原因的分析活動過程。

  〔2〕經歷用電器檢測器檢測故障電路的活動過程。

  2.能力目標

  〔1〕學習做一個電路檢測器。

  3.情感目標

  〔1〕愿意自主、合作研究。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做一個電路檢測器。

  教學難點:分析、思考電路出故障的各種原因。

  四、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

  〔1〕信封1:小燈泡2-3個、電線若干、燈座一個、電池一節、電池盒一個;壞的燈泡3組、沒有剝皮的電線2組、廢電池3組、形成斷路的電池盒2組,共12組。

  〔2〕信封2:每個小組一套做電路檢測器的材料。(教師事先測試會亮。小燈泡、電池、電池盒、燈座各一,電線三根)

  2.教師準備:課件;科學文件夾;電路故障分析表和檢測電路故障方案設計表;一組會亮的電路。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一、引入,了解電路

  1.展示一個能使小燈泡發光的串聯電路。

  2.課件展示電流在電路的流動情況。

  1.說出電流在這個電路是怎樣流動的。

  要求學生能簡單地口述電流從電池的正極流出,通過電線、電燈,又回到電池的.負極。

  二、探究活動:什么地方會出故障。

  1. 為每組的提供了一個有故障的電路。

  2.引導

  〔1〕分組試一試本組的燈泡能不能亮?

  電路中,連接一個燈泡也不會亮。

  電路中,連接兩個燈泡就不會亮;

  電路中,連接兩個燈泡會亮,但是連接三個燈泡就不亮了;

  〔2〕展示臺出示燈泡不會亮的電路,:燈泡為什么不亮了?

  3.投影出示故障的六種可能:1、電池2、電線3、電燈4、燈座5、電池盒6、電路連接

  1. 學生自己找出來故障。

  2.分析故障原因。

  3.分析猜想:電路中那些地方出故障了?

  4.整理記錄:在科學文件夾里記錄分析和猜想。

  問題的出現引發了學生的思考、討論。

  三、探究活動:做個電路檢測器

  1.討論:有什么辦法知道電路中哪里出了故障?

  板書:檢測法 替換法

  2.引導:如何檢測電路連接是否有問題呢?

  3.提示:檢測器必須保證有用,即小燈泡會亮。

  4. 深入各組指導

  5. 課件提示:電路檢測器只能在實驗室里檢測簡單電路;不能用來檢測220V的電路。

  1.思考討論

  2.根據信封中所提供的材料設計一個電路檢測器。

  3.全班交流制作方法

  4.做一個電路檢測器。

  5. 小組討論檢測的方法及步驟。

  6. 用電路檢測器查找故障產生的原因。

  7. 排除故障,使小燈泡亮起來。

  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方法由學生通過討論、交流后形成。

  安全用電教育。

  總結

  1.電路可能會出現哪些故障?

  2.怎樣檢測電路中的故障?

  思考討論。

  鞏固運用

《學》教學設計 篇5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學會用“幾時幾分”的知識分析生活中相關聯事件發生的時間。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用時間的有關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感受數學就在身邊,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并養成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二、目標解析

  本節課是讓學生通過語言描述生活中相關聯事件發生的時間,再通過合情推理,推算出時間可能是多少。教材通過兩個小朋友的對話,引出問題“明明可能在下面哪個時間去踢球?”,讓學生在經歷“合情推理──演繹推理”的過程中獲取數學結論,發現數學方法。同時,教師應注重讓學生對結論進行檢驗。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合理推測事件發生的時間。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四、教學準備

  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經驗

  1.談話引入

  (1)課件出示一組鐘面(時間分別為6:30、7:40、9:35、11:30),先請學生讀出鐘面上的時間。

  (2)說一說這些時間是按什么順序排列的。

  (3)這是老師周一上午的作息時間安排,你們猜一猜在這些時間里老師分別在干什么?

  2.喚醒已有經驗

  (1)說一說你們一般會怎樣安排事情的先后。

  (2)學生交流后匯報。

  (3)明明和他的好朋友在星期天也有自己的時間安排,今天我們將去幫他們解決一些關于時間的問題。(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學生對時間的認識和理解離不開情境的支撐。由復習舊知入手,感受時間的運動方式,再結合學生感興趣的生活情境——教師作息時間安排,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生活中對事情先后順序的安排,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學習新知做好了準備。

  (二)教學互動,探索新知

  1.呈現主題圖,嘗試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例3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圖片,獲取信息。

  (2)學生匯報。

  (3)共同分析關鍵詞“可能”。

  (4)啟發學生將條件和問題完整地說一說。

  (5)學生獨立思考,并嘗試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觀察是思維的前提,學生需要從主題圖中獲取有關的信息才能展開思考,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前明確問題的方向,找到關鍵所在。在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和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的思考方法。

  2.歸納推理思路

  (1)師生一起整理思考過程,根據思考,將連續時間和已確定時間的事件填入表格。。

  時間7:459:009:1510:3010:50

  活動做完作業看木偶劇

  (2)小組討論:推測“踢球可能在什么時間”的關鍵是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解決問題的?

  (3)全班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①直接推理法。

  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由主題圖中的信息,確定踢球的范圍,踢球在做作業之后,在看木偶戲之前,也就是踢球的時間在9:00后,在10:30前。所以,從表格列舉的連續時間來看只有9:15符合要求。

  ②排除法。

  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因為9:00明明才做完作業,做完作業才去踢球,表格中的7:45在做完作業之前,不可能去踢球,所以這個時間可以排除。因為明明10:30要去看木偶戲,踢球是在看木偶戲之前進行的活動,10:50在10:30之后,所以10:50這個時間也可以排除。因此,踢球的時間只能是9:15。

  ③學生可能會出現其他方法,只要言之有理,教師都要予以肯定。

  (4)發散思維。

  根據上面的表格,你覺得明明踢球還有可能是哪些時間?

  (5)檢驗結論。

  ①你的結論正確嗎?說一說你是怎樣檢驗的。

  ②教師適時教育孩子要養成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好習慣。

  【設計意圖】推理活動強調“步驟完整,理由充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引導學生采用不同的表征方式,充分交流、表達自己的想法,積極參與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

  (三)鞏固練習,深化理解

  1.讀一讀

  教材第94頁練習二十三第4題。

  (1)獨立思考:哪個時間比較合適?

  (2)全班交流自己的解題思路。

  2.連一連

  教材第94頁練習二十三第5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指名學生回答,集體評價。

  3.填一填

  教材第94頁練習二十三第6題。

  (1)學生獨立填寫作息時間表。

  (2)小組內交流后,全班匯報。(本題是一個開放性的實踐活動,討論交流時應啟發學生按問題解決的步驟逐步分析、推理,注意其合理性。)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數學經驗的積累與數學思考的培養。

  (四)課堂總結,明確目標

  1.這節課我們通過推算時間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你會用什么方法推算時間?

  2.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

《學》教學設計 篇6

  一、教材分析

  1.本節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鐵的性質是現行教材(人教版)第六章第一節內容。在本課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非金屬元素氧、氫、碳及其化合物的知識。學習了本章內容之后,元素化合物的知識將較為完整,同時本節內容的學習也為第八章中金屬活動性順序和酸、堿、鹽的知識奠定基礎,而且本節內容貼近生活實際,可豐富學生的知識,開拓視野。

  2.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

  A.了解鐵的物理性質,掌握鐵的化學性質。

  B.學會鐵制品的一般防銹方法。

  (2)過程和方法目標

  A.通過小組合作進行研究性學習,使學生能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初步學會運用對比、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并用化學語言進行表述,初步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和基本過程。

  B.通過符合認識規律的教學過程,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的教育,幫助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A.通過探究性學習,增強學生對化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學習興趣,并樹立珍惜資源、合理利用資源的觀念。

  B.通過宣化鋼鐵公司的發展史及我國鋼鐵史的學習,增強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樹立為民族振興,為社會進步學好化學的志向。

  3.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鐵的化學性質

  (2)難點:A.鋼鐵制品銹蝕條件的探究

  B.學生對鐵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理解。

  二、學情分析及教材處理

  1.學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對鐵制品已是司空見慣,對鐵的一些物理性質也有所了解。因此,對于鐵的物理性質,可采用以生活中常見的鐵制品入手,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分析、討論、歸納。關于鐵的化學性質,在本章之前已經學過了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鐵與酸的反應,在學習氫氣的實驗室制法時也曾接觸,則可用溫故知新的方法加以引導,進一步學習。

  2.教材處理及意圖

  (1)課前布置學生調查宣化鋼鐵公司生產發展情況,鋼鐵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我國的'鋼鐵發展史及產量情況等資料的收集。每一組推選一人課堂發言,教師評價總結后轉入鐵的性質學習。這樣處理能使學生自主認識身邊常見物質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了解化學與社會、技術的相互聯系,學會收集處理信息,同時增強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2)鐵的物理性質主要通過討論題的形式完成,教師選取生活中的鋼鐵制品為例,由學生討論各應用了鐵的哪些物理性質。在此過程中指導學生學習認識金屬物理性質的一般順序和方法。

  (3)鐵的化學性質采取引導;探究的教學模式。例如,在學習鐵跟氧氣的反應時,在學生了解鐵絲在純氧中能夠燃燒但在空氣中不能燃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回憶在空氣中點燃鎂條的實驗,探究鐵鎂兩種金屬跟氧氣反應時的條件的差別,得出鎂比鐵活潑的結論。在學習鐵與酸反應時,由氫氣的實驗室制法導入,學生親自動手做鋅、鐵、銅與酸混合的實驗,探究鋅、鐵、銅的活潑性差異。學習鐵與硫酸銅溶液的反應時,則通過一個新奇的實驗導入:一把明亮的小刀浸入硫酸銅溶液,片刻取出,鐵刀變成了銅刀,引導學生分析其中奧妙,探究反應的實質。如上的教材處理目的在于使學生通過觀察現象;比較分析;歸納結論;總結規律的過程,獲得主動發現的快感,增強了學習興趣。

《學》教學設計 篇7

  小學科學教學的心得體會《科學課程標準》中提出: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在整個的探究活動,學生經歷了猜想-設計-探究-驗證這個完整的探究式學習過程,教師注意自始至終都以一種啟發者、引導者、幫助者、欣賞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探究活動中。在設計實驗的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選擇自己的方式進行表達與交流,并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學生的匯報雖然有的不完整,但注意了能對學生的回答適時補充,并善于及時捕捉學生隨時閃現的智慧火花,給他們以肯定,給他們以激勵。通過層層深入的探究活動,學生能自己分析和研究生活中的事例,提出自己的研究問題,并在此基礎上自主設計實驗計劃、選擇實驗材料、開展實驗研究、得到實驗結論。在探究活動中,注意了小組內的相互合作和觀察研究。

  《科學》教學注重培養學生興趣,使學生主動地學習,這也是《新課標》所要求的。“你們真棒!”。“你們真像一個小科學家!

  我都要向大家學習了,希望同學們能在今后的學習中發現更多的問題,提出更多的問題,用自己的方法解決更多的自然科學問題”這些語言的肯定與鼓勵,體現了教學活動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

  在科學探究過程中,既做到關注學生科學研究的方法、思維的方式,又關注學生自主進行探究活動,并在研究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即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同時,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基于學生的已有認知基礎,讓學生互相享受各自研究的成果,達成共識,形成結論。對于學生的`評價既關注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和科學探

  究的過程體驗,更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能主動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能否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活動。評價以師生評、生生評、自評等多種形式進行,重視對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實踐操作能力的評價。

  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工作,但是我相信作為科學課教師的我們,一定會以契而不舍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對科學課教學工作的探究之中,不斷地充實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為教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學》教學設計 篇8

  教學設計示例

  小數乘整數

  教學目標 :

  (1)理解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掌握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法則,正確地進行計算。

  (2)通過運用遷移的方法學會新知識,培養類推的能力。

  (3)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善于思考的學習習慣,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重點:

  (1)理解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和計算法則。

  (2)熟練掌握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

  難點:

  理解計算法則的算理。

  教學過程 :

  一、 復習輔墊

  1.讀題列式,并說一說各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4個13是多少? 18個20是多少?

  (概括:整數乘法表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2.出示課件1

  提問:通過剛才的計算和比較,你發現了什么規律?(用一句話表示)

  二、 設疑引喻

  出示課件2

  板書課題"小數乘以整數"

  三、 指導探索

  1.出示圖片1

  2.組織討論:

  (1)用加法怎樣列式?用乘法怎樣列式?

  (2)6.5×5表示的意義是什么?

  (3)你覺得哪個算式比較簡便?

  (4)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有什么聯系?

  3.提問:小數乘以整數該怎樣計算呢?

  (如果學生有困難,教師可提示:①能不能把小數乘法轉化成整數乘法呢?②能不能用前面復習中得到的規律來解決呢?)

  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互相交流做法,交流這樣做的依據。

  4.出示課件3

  提示:為什么要把325縮小10倍呢?

  5.請學生看書學習今天的內容第1頁,覺得重要的地方畫下來。

  四、質疑小結

  1.今天我們都學會了哪些知識?請同學概括一下。(培養學生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提問:計算6.5×5時先算65×5,為什么算出的結果325還要縮小10倍呢?

  3.你對今天學習的內容還有什么問題?(教師和學生共同答疑)

  五、反饋調節

  1.完成P4第1題 注意學生敘述意義時的不同說法

  2.完成第1頁做一做。

  集體訂正。鼓勵學生能勇敢地說一說自己錯在哪兒?教師注意行間巡視,發現學生的問題及時調節。

  3.完成第4頁第2題。

  集體訂正。

  提問:觀察上面的習題積的小數位數與被乘數的小數位數有什么關系?

  4.P4第4題:

  由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5.根據149×23=3427填結果。

  14.9×23=( ) 1.49×23=( )

  149×0.23=( ) 149×2.3=( )

  ( )×( )=3.427

《學》教學設計 篇9

  教學設計示例

  一、創設情景,導入  新課

  “開卷有益”這個成語是說讀書對人們大有益處。本文講了一個有關讀書的故事。三國時,孫權手下的名將呂蒙大字不識幾個。孫權勸他,你現在當權,不可以不讀書。呂蒙聽了孫權的勸告,開始學習,后來果然大有長進。

  二、作家作品簡介

  本文選自《資治通鑒》,題目是編者加的。《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北來政治家,史學家。

  三、閱讀分析

  1.朗讀課文(老師范讀或聽錄音后,學生朗讀)

  2請學生翻譯。(一人譯一句)

  3.課文注釋補充。

  謂……曰:對……說。掌事:掌管國家大事。但:只不過。多務:事情多。孰若:與……相比如何。遂:于是

  4.再次朗讀課文,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完成目標1)

  (1)“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語重心長,諄諄告誡。)

  (2)“鄧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反問句,強調并不是要目蒙研究儒家經典,當專享經學傳授的學官,而是有別的目的。)

  (3)“卿言多務,孰若孤?”(反問句,否定呂蒙辭以多條的理由。要重讀強調。)

  (4)“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感嘆句,要選出驚訝不解的語氣。)

  (5)“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反問句,指責中帶有自豪的語氣。)

  5.提問:孫權如何以現身說法,勸呂蒙學習?

  討論并歸納:“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6.提問:呂蒙讀后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通過誰的所見所語來寫?

  討論并歸納:“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通過魯肅所見所語來寫。

  7.提問:為什么“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討論并歸納:因為情況是在不斷變化,人也在不斷變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8.提問:請解釋“吳下阿蒙”并造句。(目標3)

  討論并歸納:“吳下阿蒙”原指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意思是說人沒有學問的意思。現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轉變方面,凡學識大進,或地位從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窮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語。

  (例句)你還不知道嗎?小黃已貴為經理,可不再是吳下阿蒙了。

  9.提問:請解釋“刮目相待”并造句。(目標3)

  討論并歸納:“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來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別人,要估計到別人的進步。

  (例句)聽了少管所的“現身說法”報告后,小明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你對他可要刮目相待。

  10.當場背誦全文。

  四、教師小結

  本文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后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對話為主,用不多幾句話,就使人受到人物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

  五、布置作業 

  1.課后練習一、二、三。

  2.背誦全文。

  3.寫寫這篇文章給你的啟示。

  七年級下學<<期孫權勸學>>教學設計示例

《學》教學設計 篇10

  21.第六章 化合價 (新授物質課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常識性介紹化合價的涵義;了解常見元素、原子團化合價;初步學會應用。

  能力培養:結合課堂上對問題的設疑、解疑,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對知識形成規律性認識的能力,從課堂練習中培養、鞏固學生應用概念認識新事物的能力,通過化合價基礎知識的學習,鍛煉學生的記憶力。

  科學思想:在學習元素化合價的知識更新中,對學生進行實事求是、尊重科學、依靠科學的教育。

  科學品質:隨著課堂上對化學問題的層層置疑,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猜想探索的精神,通過學生對問題的分組討論,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合作精神和創造意識以及克服困難的持久力。

  科學方法:在對元素化合價的學習中,使用科學抽象的方法。從現象到本質、感性到理性的認識方法。

  重點、 難點:化合價的概念的建立;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的原則,形成規律性認識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設計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請寫出氯化鈉、氯化氫的化學式。

  請一個學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學生練習。

  承上啟下,創設問題情境。

  根據原子團結構回答:為什么在氯化鈉中鈉原子與氯原子的個數比為1:1,在氯化氫分子中是一個氯原子與一個氫原子結合在一起嗎?

  學生思考討論后回答

  實事求是地分析事實,培養學生分析能力。

  Mg Cl H O的核外電子排布情況

  根據上圖討論:鎂與氫,氫與氧之間是如何形成化合物的?

  四人一組討論,動腦思考,動口參與,加以猜想,探索,然后請一個組的代表發言,其它組糾正補充。

  用提問的方法激疑,用討論解決問題的方式,培養集體主義的合作精神。

  討論提綱

  ①Mg Cl H O這四種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多少?

  ②鎂與氯,氫與氧各是靠什么形成特定的化合物的?③在氯化鎂、水分子中,原子個數比各是多少?

  ①四個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Mg為2個,Cl為7個,H為1個,O為6個。

  ②在氯化鎂中鎂失去最外層兩個電子形成Mg2+,Cl得電子形成Cl—,相反電荷數的離子互相作用,形成離子化合物MgCl2。在一個水分子中,一個氫原子的兩個電子與一個氧原子提供的兩個電子形成兩對共用電子對,形成了穩定的共價化合物水。在水分子中,氧原子比氫原子對電子的吸引力稍強些,所以電子對偏向氧的子一方,因此氫為正價,氧為負價,但整個分子仍為電中性。

  對NaCl、MgCl2、HCl、H2O的化學式進行比較,分析它們的原子個數比。

  一、化合價的定義:一種元素一定數目的原子跟其它元素的一定數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質。

  思考后小結:根據原子結構,元素的原子在化合時,個數是一定的。

  結合這四個化學式的比較,進一步理解概念。

  把討論的結果上升到理論。

  學習新概念。

  課本80頁第二小節:

  閱讀提綱

  化合價的.數值在離子化合物中如何判定?在共價化合物中如何判定?

  閱讀,思考,理解

  分組討論總結,請代表發言,大家加以補充。

  激疑,探索,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元素化合價的判定

  填寫小表:

  價數

  正價

  負價

  離子化合物

  得失電子數目

  失電子原子顯正價

  得電子原子顯負價

  共價化合物

  共用電子對數目

  電子對偏離顯正價

  電子對偏向顯負價

  根據閱讀結果填寫表格,填好后,反復看兩遍。再現上述閱讀內容。

  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及科學方法。

  課堂練習

  1.確定水中,H的化合價為___價,原因是___個H與___個O共用___對電子,電子對偏___H。O的化合價為___價,原因是___個O與___個H共用了___對電子,電子對偏___于O。

  2.確定氯化鎂中,Mg元素化合價為___價,原因是__個Mg___電子,Cl元素化合價為___價,原因是___個Cl原子___電子。

  同理練習:CO2中碳與氧元素化合價的確定。

  MgO中,鎂與氧元素化合價的確定。

  請學生說出答案。

  鞏固知識。

  再現知識。

  培養學生用概念認識新事物的能力。

  課本第80頁至第81頁內容。

  閱讀提綱

  1. 在化合物中,氧、氫、金屬、非金屬元素,通常顯價規律是什么?

  2. 有些元素在不同的條件下,會有不同的化合價嗎?

  3. 找出有關化合價中“兩個零”的敘述是什么?

  根據

  閱讀結果,歸納小結,請學生描述,再現閱讀的內容。

  培養學生總結概括能力入科學方法。

  三、化合價的規律

  1. 在化合物中,情況如下:

  氧為—2價;

  氫為+1價;

  金屬元素為正價;

  非金屬元素為負價;

  在非金屬氧化物中,氧為—2價;

  另一種非金屬元素為正價。

  2. 兩個零:

  在單質中,元素化合價為零

  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

  3.元素的變價:許多元素的原子在不同的條件下可顯示不同的化合價。但在一種化合物中元素也可能存在不同的價態。

  練習判斷各元素的化合價:

  1. H2 O Cu Fe S

  2. H2O CO SO2

  3. Fe2O3 FeO Fe Cl2 FeCl3

  復習,固新知識

  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態度及科學方法。

  小結:1.元素化合價的確定方法;

  2.化合價的一般規律。

  學生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學生在此課中表現良好,對一些抽象難于理解的概念學生都認真聽講,從課后的小結來看學生掌握情況也很好。這樣好的學習勢頭應加以適當鼓勵,突破全書中的最難的知識點。

《學》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金屬材料與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密切關系。

  2、了解常見金屬的物理性質及合金的特點。

  3、了解物質的性質與用途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

  1、學習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

  2、學習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進一步培養學生對生活中的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

  2、樹立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觀點,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質的觀念。

  3、樹立為社會進步而學習化學的志向。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金屬材料的物理性質。

  2、物質性質與用途的關系。

  難點

  1、培養學生運用探究方法得出相關結論的能力。

  2、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工具

  投影儀、金屬制品(如曲別針、鋁箔、銅絲、水龍頭等)、金屬制品的掛圖(如飛機、坦克、輪船等)、鐵架臺(帶鐵圈)、大小形狀相同的金屬片(鐵片、銅片、鋁片)、干電池、小燈泡、導線、酒精燈、火柴、砂紙。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在上學期我們已經學習了碳、氧等非金屬的性質和用途。但是在一百多種元素中約有80%為金屬元素,這些金屬元素在生產和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和廣泛的用途。本單元我們將學習一些常見金屬的性質、用途和冶煉方法等。

  二、新課教學

  1、展示一些金屬制品(如訂書釘、鋁箔、銅絲電線、不銹鋼水龍頭等)和金屬制品的圖片(如火箭、坦克、輪船等)。

  [分析]常見的材料很少有純金屬,多數為金屬的合金,即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以及它們的合金。金屬材料種類繁多,與人類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各個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

  [提問]同學們知道人類是從什么時代開始使用金屬材料的嗎?想了解金屬材料的使用歷史嗎?

  [小結]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鋁的使用→鈦的利用

  我國從商代開始使用青銅器,春秋時期就會煉鐵,戰國時期會煉鋼,目前正大量使用的是鋼和鋁合金材料,鈦被認為是21世紀最有前景的金屬材料之一。

  2、與學生一起欣賞課本第2頁的兩幅圖。

  鋁的利用要比銅和鐵晚得多,那僅僅是100多年前的事情。但由于鋁的密度小和具有抗腐蝕等優良性能,現在世界上鋁的年產量已超過了銅,位于鐵之后,居第二位。下面,我們就以銅、鋁、鐵為例,對金屬的物理性質進行探討。

  [板書]一、金屬的物理性質

  【活動與探究】

  根據教師提供的實驗器材進行分組實驗探究:

  請學生取三塊同樣大小的銅片、鋁片和鐵片。

  (1)觀察它們的顏色和光澤。然后用細砂紙打磨,再觀察它們的顏色和光澤。

  (2)試試它們是否容易被彎曲、折斷,并感覺一下它們的硬度。

  (3)感覺一下它們的質量大小,由此判斷它們的密度大小。

  (4)用手拿著金屬片的一端,在酒精燈上方烘烤它的另一端(注意實驗安全:時間不要長,防止燙傷),試試它能不能導熱。

  (5)用電池和小燈泡試試它們能不能導電,并比較燈泡的亮度是否相同。

  (6)用鐵錘錘一下(驗證金屬的延展性)。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思考、討論、總結:

  (1)金屬都有顏色、有光澤,純凈的鐵和鋁為銀白色,銅為紫紅色。

  (2)金屬不同,其硬度大小也不相同。金屬能被彎曲,而且不易折斷。

  (3)金屬不同,其密度大小也不相同。金屬有輕金屬和重金屬之分,如鋁為輕金屬,而銅為重金屬。

  (4)金屬具有導熱性。不同金屬的導熱能力不盡相同。

  師:金屬的這一性質決定了它們可應用在哪些方面?

  生:它們可用作炊具、餐具、熱交換器、散熱器等。

  師:在制造餐具的材料中,鋁、鐵制品最多,但需注意人體若攝入鋁過量,可能導致大腦遲鈍,故餐具少用鋁,多用鐵,因為鐵是人體必需的一種元素。

  (5)金屬具有導電性。不同金屬的導電能力不盡相同。

  (6)金屬具有延展性。

  討論:什么是延展性?(抽成細絲的性質為延性,打軋成薄片的性質為展性。)

  (展示細鐵絲、銅絲、鋁箔等)

  師:金屬的這種形變說明金屬具有什么性質?

  生:延展性。

  師:對!金屬的延展性決定了金屬一般具有良好的機械強度,便于加工制造。

  [討論](1)常溫下,是不是所有金屬都是固體?

  (2)金屬用砂紙打磨前后,其顏色和光澤是否相同?說明了什么?

  (3)制造飛機或機械底座對金屬的密度和硬度有什么要求?

  (4)炊具加熱時有沒有熔化?說明炊具的熔點怎樣?

  (5)燈絲是用鎢絲制成的,說明鎢的熔點如何?鎢可能還具有什么性質?

  學生討論并總結:

  (1)常溫下,汞即水銀是液態。

  (2)說明有些金屬在打磨后可能與某些物質反應而使表面的金屬光澤失去。

  (3)制造飛機的金屬密度小,機械底座的金屬密度大。兩者為防止變形都需要有較高的硬度。

  (4)制造炊具的金屬熔點一般較高。

  (5)鎢的熔點很高,同時具有導電和導熱性。

  師:請大家根據以上探討結果,總結出金屬的物理性質,并用簡短的語言進行回答。

  生分組討論、歸納、總結并匯報。

  師總結并板書:常溫下為固態(除汞外),有顏色和光澤,有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和延展性,熔點較高,密度、硬度因金屬的不同而不同。

  師:物質的性質和用途之間又有什么關系呢?

  生: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

  [板書]二、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

  師:物質的'用途是由哪些性質決定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一些常見金屬物理性質的比較。

  [投影]一些金屬物理性質的比較

  師:請大家根據你的生活經驗和表中所提供的信息,分組討論以下問題。

  [投影展示]

  (1)為什么菜刀、鐮刀、錘子等用鐵制而不用鉛制?

  (2)銀的導電性比銅好,為什么電線一般用銅制而不用銀制?

  (3)為什么燈泡里的燈絲用鎢制而不用錫制?如果用錫制的話,可能會出現什么情況?

  (4)為什么有的鐵制品如水龍頭等要鍍鉻?如果鍍金怎么樣?

  生討論回答:

  (1)因鐵的硬度大于鉛,鉛的硬度很小,若菜刀、鐮刀用鉛制,用的時候刀刃容易卷起來;而錘子用鉛制,很易變形。

  (2)電線用銅制而不用銀制的理由:

  ①銀在自然界的含量少,價格昂貴;

  ②銀的密度大,不易架設。

  (3)燈泡里的燈絲用鎢制是由于鎢有較高的熔點,且易導電。若用錫制的話,燈絲導電產生的熱量易使燈絲熔斷(因錫的熔點低),從而影響燈泡的壽命。

  (4)水龍頭鍍鉻:

  ①可增加水龍頭的硬度,而使其不易變形;

  ②不易生銹;

  ③鍍鉻可使水龍頭變得美觀大方。鍍金雖然更好看,更耐腐蝕,但不經濟。

  師:根據以上討論結果并結合實際思考:物質的性質是否是決定其用途的因素?如若不是,你認為還需考慮哪些因素?

  生:不一定,用途主要由性質決定。還需考慮價格、資源、是否美觀、使用是否便利、廢料是否容易回收利用和對環境的影響等。

  師:下面我們來看一份資料。

  [投影]

  金屬之最

  地殼中含量的金屬元素——鋁

  人體中含量的金屬元素——鈣

  目前世界年產量的金屬——鐵

  導電、導熱性的金屬——銀

  硬度的金屬——鉻

  熔點的金屬——鎢

  熔點最低的金屬——汞

  密度的金屬——鋨

  密度最小的金屬——鋰

  師:你能很快記住它們嗎?以小組為單位,比一比,賽一賽,看誰是冠軍。

  板書

  第八單元金屬和金屬材料

  課題1金屬材料

  第1課時金屬的物理性質

  一、金屬的物理性質

  常溫下為固態(除汞外),有顏色和光澤,有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和延展性,熔點較高,密度、硬度隨金屬的不同而不同。

  二、物質性質決定用途

  用途:主要由性質決定。還需考慮的因素:價格、資源、是否美觀、使用是否便利、廢物是否易于回收利用和對環境的影響。

  教學反思

  本節課以學生自主探究解決金屬材料的課題為中心,引導學生從故事化的教學情境入手,由學生提出探究目的和方案,并用交流、實驗、設計、討論等方式,得出如何區分常見的金屬和非金屬以及金屬的物理性質和用途的關系,學生掌握得較好。

《學》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通過實驗認識水能溶解一些物質,初步建立溶解的概念。

  2、學會用實驗方法判斷某種物質能否溶解于水。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初步歸納概括能力。

  教學準備:

  1、每組若干只透明的玻璃杯或瓶子,1根玻璃棒,1只水槽裝水,1把小藥匙,1片玻璃片。

  2、食鹽、高錳酸鉀、干凈的沙、糖、面粉、洗衣粉、土壤、味精各1小包,分別寫好名稱。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1、(出示一杯自來水)提問:

  (1)這杯子里面有什么?

  (2)水是一種什么樣的物體?

  (3)(取一藥匙食鹽)把食鹽放入水中,輕微搖晃,請同學們觀察,食鹽到哪里去了?(板書課題)

  2、學生討論回答。

  食鹽已經均勻地“化”在了水中,這種現象我們稱它為溶解。(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認識溶解的概念。

  (1)談話:到底怎樣算是溶解,怎樣是不溶解呢?讓我們來做一個對比實驗。

  (2)學生分組實驗:用高錳酸鉀和粉筆灰分別放在水中做對比實驗。

  條件:相同數量的高錳酸鉀和粉筆灰;

  在兩個杯子里放入相同的量的`水;

  相同的水溫,放入的物質不同。

  (3)實驗觀察后匯報:

  ①你看到了什么現象?

  ②它們的條件都相同,但結果有什么不同?

  ③通過實驗你能得出一個什么樣的結論?

  (4)小結:高錳酸鉀在水里變成了肉眼看不見的極小極小的微粒,均勻地分散在水中,這種現象叫溶解。

  (5)學生討論:看課文插圖,食鹽哪里去了?(化成微粒,分散水中)請你根據插圖,說一說食鹽的溶解現象。

  (6)小結:食鹽在水中變成極小的微粒,均勻地分散在水中,這種現象叫溶解。

  (7)提問:粉筆灰在水中有沒有溶解?為什么?(沒有變成微粒,分散在水中,而是沉淀在杯底)

  2、指導學生研究能被水溶解的物質。

  (1)談話:我們已經懂得了什么叫溶解。世界上的物質有許許多多,能不能被水溶解,我們只要實驗一下就知道。同學們的桌上還有6種物質,讓我們用實驗的方法來鑒別一下,哪些能溶解在水里,哪些不能溶解在水里。

  (2)分組實驗,填寫記錄表。

  (3)匯報結果。

  (4)小結:通過實驗我們發現,糖、洗衣粉、味精能溶解在水里,而面粉、土壤、沙在水里不能溶解。

  3、指導學生認識物質不滅,食鹽可以從食鹽水中取出來。

  (1)提問:食鹽溶解在水中,我們的肉眼看不見了,是不是食鹽就沒有了呢?你有沒有辦法把食鹽從水中取出來?

  (2)學生討論后分組實驗。

  (3)小結:從食鹽水中將食鹽取出的方法是:晴天,可將食鹽水滴在玻璃片上,放到太陽下去曬。如果是陰雨天,可用酒精燈烤或電吹風機吹,把食鹽從食鹽水中取出來。

《學》教學設計 篇13

  翠竹中學   薛韜

  單元教學目標 :

  1能熟練使用工具書,獨立解決文中的生字詞,并積累一定的語言材料(詞語、成語、格言警句、精彩句段)。能使用硬筆熟練工整地書寫楷書。

  2能體會科學家的科學精神、科學思想,學習他們的科學方法,能初步樹立創新意識;并了解一些科學知識。

  3能初步使用記敘和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方法;了解議論和說明的一些方法,并學習寫簡單的說明文;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

  4能利用口頭新聞發布會的形式展現自我風采。

  5能進行采訪、調查等實踐活動,了解身邊的科技情況,合作寫出簡單的調查報告。

  單元學時安排:(共計13學時學時)

  單元整體學習             1學時

  斜塔上的實驗               2學時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    1學時

  叫三聲夸克                  1學時

  《夢溪筆談》二則           2課時

  誦讀欣賞                    1課時

  作文                        3課時

  綜合實踐活動               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學時   單元整體學習

  學習目標:1確定單元學習專題,指定活動計劃。

  2激發學生關注科學的興趣。

  第一塊 瀏覽本單元內容,確定單元學習專題。

  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瀏覽本單元目錄、內容。 明確任務 

  2 巡視、指導 瀏覽目錄、課文 

  3 討論:本單元的課文有哪些異同之處?課文與課文之間又有哪些互相聯系的地方? 小組討論、交流 

  第二塊 制定活動方案,組建活動小組

  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在本單元中可有你感興趣的內容,請隨便談談。 談感受(自己最感性趣的內容,) 

  2 針對這些你感興趣的內容,確定自己的單元活動方案。同和你有相同志趣的同學組成自己的專題研究小組。 自由交流,確定自己的專題。組建專題研究小組。 

  3 布置任務:根據本組的專題,制定活動計劃、方案。教師巡視指導,給予一定的提示、幫助。 制定活動計劃、方案 

  第二學時   斜塔上的實驗

  課前學習:利用網絡搜集自主了解關于伽利略的生平、貢獻等內容。

  課堂學習

  學習目標:1學習伽利略勇于創新的精神。

  2能正確評價伽利略的所作所為。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創設情境:根據課文內容,請你給“斜塔上的實驗”盡可能多的添加成分,使之成為一句話,讓讀者明確地知道“斜塔上的實驗”的具體內容。 在閱讀課文的基礎上,補充課題,使之成為一句內容具體的話。 

  2 組織交流、評價 發表見解 

  第二塊 讀 了解伽利略的創新精神

  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創設情境:沒有創造力,科學也就失去生命力。伽利略是一個勇于創新的的人,他的創新精神主要表現在什么地方呢?  學生讀文章,根據要求作好圈點勾畫的評注,準備交流。 

  2 巡視指導 小組討論,選出最精彩的發言,準備全班交流。 

  3 組織交流評價,引導學生體會伽利略的創新精神 學生交流 

  第三塊學會評價伽利略

  步驟 學生活動 教師組織 備注

  1 創設情境:自選角度,給伽利略寫幾句評語。(從伽利略的父母、老師、同事、學生等角度對伽利略進行評價) 學生思考,從不同角度評價伽利略。 

  2 教師組織、評價 學生交流 

  3 從自己的角度給伽利略寫一個評語 學生評價伽利略。 

  4 教師組織交流 學生交流 

  課后學習: 結合伽利略的生平、精神,試給課文另擬一個標題。

  第三學時  斜塔上的實驗

  課前學習:積累生字詞,熟讀課文

  課堂學習:

  學習目標:能使用記敘、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手法

  第一塊

  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創設情境:根據上結課的學習及自己對伽利略的了解,自己的理解簡潔、明了地介紹伽利略。 學生思考,組織語言,準備介紹伽利略。 

  2 組織交流,并對其激勵性評價 部分學生介紹,其他學生認真聽其介紹,準備評價。 

  3 組織評價 評價 

  第二塊

  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布置任務: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反復朗讀。 學生認真朗讀,畫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 

  2 教師評價 部分學生朗讀所畫的句子,其他學生認真聽其朗讀 

  3 同學們認為寫得好的句子有什么共同點?引導學生理解記敘、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手法 學生小組討論 

  4 組織交流 全班交流 

  第三塊 活動:寫一寫

  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當伽利略讓兩個鉛球同時落下。大家先是一陣嘲弄的哄笑——,下面怎樣了呢?請同學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運用前面所學的記敘、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手法寫一段文章,來刻畫“大家”的反映。 學生練筆 

  2 請先寫好的同學上來交流 學生交流 

  3 教師組織評價,并適度激勵學生 學生評價 

  反思 

  課后學習:寫一寫學了《斜塔上的實驗》后的感受(結合實際)

  第四學時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

  課前學習:思維訓練

  最后一課

  一位哲學家帶著他的一群弟子漫游世界,十年間,他們游歷了許多國家,拜訪了許多有學問的人,現在他們回來了,個個都滿腹經綸。在進城之前,哲學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來,說:“十年游歷,你們都已是飽學之士,現在學業就要結束了,我們上最后一課吧!”

  弟子們圍著哲學家坐了下來,哲學家問:“現在我們坐在什么地方?”弟子們回答:“現在我們坐在曠野里。”哲學家又問:“曠野里長著什么?”弟子們答:“曠野里長著野草。”哲學家說:“現在我想知道該如何除掉這些雜草。”弟子們非常驚愕,他們沒有想到,一心在探討人生奧秘的哲學家,最后一課問的竟是這么簡單的一個問題。

  這個故事的結尾老師下節課再講,同學們你們想一想,你們如何來回答哲學家的問題。

  課堂學習:

  學習目標:學會如何進行創造性思維。

  第一塊激發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興趣。

  步驟 學生活動 教師組織 備注

  1 思維訓練一:發揮你的創造力想一想,樹上有十只鳥,一槍過后,還剩幾只? 學生發揮創造力,盡可能多的去猜想各種可能性。 

  2 進行激勵性評價 學生交流 

  3 題思維訓練二: “課前學習”的思維題 交流“課前學習”的思維 

  第二塊

  步驟 學生活動 教師組織 備注

  1 以上的兩個思維訓練充分展現了你們的創造力,下面請你們認真讀課文,它會告訴你們,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富有創造力的人? 學生讀書,圈點勾畫,找出相關的答案。 

  2 教師參與交流。 學生交流 

  3 除了書上介紹的之外,你認為成為一個富有創造力的人還應注意什么? 學生小組討論 

  4 教師組織交流、評價 全班經驗交流 

  第三塊 自我評估創造力

  步驟 學生活動 教師組織 備注

  1 在創造力方面,你對自己是怎樣評價的? 學生自我評價 

  反思 

  課后學習:學生自己布置當天課后學習內容,并自己評估課后學習質量。

  第五學時  叫三聲夸克

  學習目標:1能了解多層次的復雜分類。

  2能體會科學家的創新精神。

  課前學習:

  文中有許多科學概念,如原子、質子、中子等等,請你利用工具書,相關的自然科學方面的書或網絡,了解這些概念的含義。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了解多層次的復雜分類

  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創設情境:文中有大量的物質概念,結合書本,根據你的理解,用圖的形式,把這些物質之間的關系有創造性地畫出來 學生閱讀 

  2 教師巡視指導 思考后,用圖的形式標志各類物質之間的關系。 

  3 教師組織交流,進行評價 學生交流 

  第二塊:讀書質疑

  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創設情境:讀書貴在質疑,同學們,讀了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疑問,把這些問題寫到黑板上來 學生讀書,思考 

  2 教師組織 把問題寫到黑板上 

  3 現在黑板上有許多問題,那些問題你能解決,下面,我們來看看哪個小組能解決的問題最多,最正確。 小組合作釋疑 

  4 教師組織、評價 學生交流 

  5 還有一些問題,始終沒人能解決,再讀書,看看哪位聰明的同學能為大家,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再讀書 

  6 教師組織評價 學生交流 

  第三塊:評價

  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評價問題:1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你可有收獲?是什么收獲?2你讀這篇文章感覺有沒有興趣?如果有說出理由。 學生評價 

  課后學習:利用網絡,進一步了解夸克的含義。

  第六學時  《夢溪筆談》二則

  課前學習:給文章中的生字詞注音,并熟讀課文。

  課堂學習:

  學習目標:能翻譯兩篇文章,并掌握文言實詞“歲”“穰”“患”“貽”等,文言虛詞“之”“其”“以”“悉”等。

  第一塊疏通字詞

  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導入  :《夢溪筆談》是“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總結了我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的科學成就,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兩則文章就出自這塊里程碑。  

  2 課前同學們預習了這兩篇短文,現在請大家再把文章讀一遍,找出你不懂的字詞。 學生閱讀,做好勾畫出自己不懂的字詞。 

  3 將全班分為兩組,相互質疑教師組織質疑,并解答學生解答不準確之處。 學生相互質疑 

  第二塊誦讀比賽

  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布置任務:在理解的基礎上,請同學們朗讀課文。教師巡視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 通過以上的準備,我們來進行一次朗讀比賽,看看誰是班級中讀書讀得最好的五位同學。 學生自愿報名參加 

  3 教師進行激勵性評價 部分學生朗讀,其他學生認真聽讀 

  第三塊看圖說話

  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教師準備、的圖片)以上兩幅圖就是課文中提到的蟲,請同學們判斷一下,哪一只是“傍不肯”,你的根據是什么? 學生根據文中描述判斷。 

  2 說話訓練:發揮想象力,小組編故事,《當“子方蟲”遇見“傍不肯”》 小組合作,發揮想象編故事 

  3 組織交流評價 全班交流 

  課后學習:查找收集關于中國古代的科學成就的資料,準備開展“中國古代科學之旅”的活動。

  第七學時  《夢溪筆談》二則

  課前學習:利用網絡,或相關書籍,了解中國古代科學成就。

  課堂學習:

  學習目標:1了解中國古代科學成就

  2探究人物心理。

  第一塊反饋練習

  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檢查上結課掌握情況。反饋練習:完成“探究 練習”第三題 完成“探究 練習”第三題 

  2 組織交流、進行評價 學生交流 

  第二塊探究,揣摩人物心理

  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在《梵天寺木塔》中,喻皓傳神一笑,無限話語盡含其中,同學們,這一笑包含著什么意思呢? 小組討論 

  2 組織交流 全班交流 

  3 影視作品中有各種各樣的笑,截取幾個經典片段,讓學生來揣摩一下笑中所含的話語。 學生揣摩,小組交流 

  4 組織交流,評價。 全班交流 

  第三塊信息發布會

  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中國古代科學成就輝煌,除了今天我們所學的《夢溪筆談》二則介紹的之外,還有說也說不盡的成果,同學們認真地收集了資料,今天我們就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一次信息發布會,形式不限。 學生準備 

  2 教師評價,鼓勵在形式方面的創新。 學生交流 

  課后學習:熟讀課文,注意停頓和重音。

  第八學時  誦讀欣賞

  課前學習:利用工具書,力求理解課文大意

  課堂學習:

  學習目標:交流學習經驗,掌握學習方法

  第一塊理解性閱讀

  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因為《論語》中的經典語錄指引人們如何處世?今天我們就來讀讀幾則《論語》。  

  2 課前同學們預習了這兩篇短文,現在請大家再把文章讀一遍,找出你不懂的字詞。 學生閱讀,做好勾畫出自己不懂的字詞。 

  3 將全班分為兩組,相互質疑教師組織質疑,并解答學生解答不準確之處。 學生相互質疑 

  4 給同學們幾分鐘時間,自由朗讀一下《論語》八則 在理解的基礎上,自由朗讀 

  第二塊拓展延伸

  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請同學們選擇一條語錄,聯系自己的學習經驗來談談你對所選的這條語錄的理解 學生思考 

  2 組織交流 學生交流 

  第三塊經驗交流

  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對于學習,除了語錄中提到的方法和態度之外,你還有什么補充,或者,你還有什么好的學習方法能與你的同桌分享。 學生思考 

  2 教師巡視,并參與交流 學生四人小組交流 

  3 教師組織交流,對好的學習方法進行激勵性評價,鼓勵學生利用好的學習方法,行之有效地學習。 全班交流 

  課后學習:熟讀八則《論語》,直至能背。

  第九、十、十一學時   作文

  學習目標:能清楚明白地寫簡單的說明文

  第九學時

  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口頭作文:介紹你的教室 學生口頭作文 

  2 教師指導:如何才能清楚明白地介紹教室 學生聽講 

  第十學時

  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注

  1 布置作文:簡單地介紹一件小制作或一件工藝品 學生思考 

  2 明確寫作要求 寫作 

  3 學生組織自改 學生自改 

  第十一學時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1 出示評改標準和要求 組內交流,互改

  2 學生推薦作文師生互動評改作文

  教師聽取各組意見指導學生評分

《學》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用途。

  掌握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相互轉化規律及性質的不同點。

  能力目標

  運用“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掌握物質之間的相互關系。

  情感目標

  通過閱讀材料“侯氏制堿法”,對學生進行化學史方面的教育及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鈉的化合物很多,本節教材在初中已介紹過的氫氧化鈉和氯化鈉等的基礎上,主要介紹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對于過氧化鈉,重點介紹它與水的反應,及與二氧化碳的反應。同時,還簡單介紹了過氧化鈉的用途。其中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是本節的難點。

  對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重點介紹它們與鹽酸的反應,以及它們的熱穩定性。同時,通過對它們的熱穩定性不同的介紹,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鑒別方法。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鑒別方法,同時也是本節的重點。

  本節教材與第一節教材相類似,本節教材也很重視實驗教學。例如,教材中對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介紹,都是先通過實驗給學生以感性知識,然后再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引導學生共同得出有關結論。這樣編寫方式有利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使他們能主動學習。教材最后的家庭小實驗,具有探索和設計實驗的性質,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能力。

  在介紹碳酸鈉和碳酸氫鈉與鹽酸的反應及它們的熱穩定性時,采用了對比的方法,這樣編寫,可使學生在比較中學習,對所學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理解、記憶知識,也有利于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教材也重視知識在實際中的運用及化學史的教育。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對學生進行化學史方面的教育及愛國主義教育。

  教法建議

  1.加強實驗教學。可將一些演示實驗做適當的改進,如〔實驗2-5〕可改為邊講邊做實驗。可補充Na2O2與CO2反應的實驗,把蘸有Na2O2的棉團放入盛有CO2的燒杯中,觀察棉團的燃燒,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反應及其應用。

  還可以補充Na2O2漂白織物的實驗,以說明Na2O2的強氧化性。

  Na2O2 的性質也可運用滴水著火這一引人入勝的實驗來引入。

  2.運用對比的方法。對于Na2CO3和NaHCO3的性質,可在學生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讓學生填寫表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參與。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及訓練學生科學的方法。

  3.緊密聯系實際。

  教學要盡可能地把性質和用途自然地聯系起來。對NaHCO3的一些用途所依據的化學原理(如制玻璃、制皂),可向學生說明在后面的課程里將會學到。

  4.閱讀材料“侯氏制堿法”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素材。指導學生認真閱讀,或參考有關我國純堿工業發展的史料,宣揚侯德榜先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也可指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進行侯氏制堿法講座。

  教學設計示例

  課題:鈉的化合物

  重點: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鑒別方法

  難點: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

  教學過程

  [提問]鈉與非金屬反應,如Cl2、S、O2等分別生成什么物質?而引入新課

  1.鈉的氧化物

  (1)展示Na2O、Na2O2樣品,讓學生觀察后總結出二者的物理性質。

  (2)演示課本第32頁[實驗2一5]把水滴入盛有Na2O2、Na2O固體的兩只試管中,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試管口,檢驗生成氣體(圖2-6)。

  演示[實驗 2-6]用棉花包住約0.2g Na2O2粉末,放在石棉網上,在棉花上滴加幾滴水(圖2-7)。觀察發生的現象。讓學生通過觀察現象分析出鈉的氧化物的化學性質。

  ①Na2O、Na2O2與水反應

  2Na2O2+2H2O=4NaOH + O2↑(放出氧氣)

  Na2O+H2O=2NaOH(不放出氧氣)

  ②Na2O2、Na2O與CO2作用

  2Na2O2+2CO2=2Na2CO3 + O2↑(放出氧氣)

  Na2O+CO2=Na2CO3(不放出氧氣)

  [討論]

  ①Na2O2是否是堿性氧化物

  ②Na2O2是否是強氧化劑

  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可得出結論:

  Na2O2與水作用除生成NaOH還有氧氣生成,與二氧化碳反應除生成Na2CO3外也還有氧氣,所以Na2O2不是堿性氧化物,由于與某些物質作用產生氧氣,所以是強氧化劑。

  [補充實驗]Na2O2溶于水后

  ①作有色織物的漂白實驗,有色織物褪色。

  ②將酚酞試液滴入該溶液,酚酞開始變紅,又很快褪色。

  [結論]過氧化鈉有漂白作用,本質是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

  (3)指導學生閱讀課文了解Na2O2的用途

  授課過程中始終要求對比的形式進行比較氧化物的聯系與區別

  2.鈉的其他重要化合物

  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①展示Na2CO3 、NaHCO3樣品,做溶解性實驗。

  演示實驗第32頁[實驗2-7][實驗2-8]

  a.Na2CO3 、NaHCO3與鹽酸反應,比較反應速率快慢

  b.Na2CO3 、NaHCO3、CO的熱穩定性實驗

  通過觀察到的現象,將二者的性質總結列表。

  ②讓學生回憶將過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時的反應現象及有關化學方程式:

  CO2+CaCO3+H2O= Ca(HCO3)2

  [提問]:當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外因條件變化時,二者可否相互轉化?

  提示Na2CO3也具有和CaCO3相似的性質:

  Na2CO3+CO2+H2O= 2NaHCO3

  碳酸氫鈉也具有Ca(HCO3)2相似的性質:

  ③“侯氏制堿法”及碳酸鈉、碳酸氫鈉存在、制取用途等可由學生閱讀課文后總結得出。

  總結、擴展:

  (1)總結

  通過列表對比學習:鈉的氧化物;碳酸鈉和碳酸氫鈉;以及連線法表示鈉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轉化,可使學生更直觀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識,及用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掌握物質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

  (2)擴展

  根據Na2O2的性質可知Na2O2與CO2 、H2O反應,則可增加可燃燒氣體(如CH4、 H2、 CO……)與Na2O2共存于密閉容器,電火花點燃時反應以及酸式碳酸鹽與Na2O2共熱時的反應,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根據Na2CO3和NaHCO3的相互轉化,不僅可掌握碳酸鹽、碳酸氫鹽相互轉化的一般規律,同時要指出Na2CO3和NaHCO3在固態時和溶液中要用不同的檢驗方法,在固態時,可用加熱法,在溶液中則需選用BaCl2溶液和CaCl2溶液,而決不能用Ca(OH)2溶液或Ba(OH)2溶液。

  布置作業:

  1.補充作業

  (1)向飽和Na2CO3溶液中通過量的CO2的現象及原因是什么?

  (2)有一部分被氧化的鈉塊(氧化部分生成Na2O和Na2O2)5g,與水完全反應,生成氣體1.12L(標準狀況),將這些氣體引燃后冷卻到標準狀況,剩余氣體為0.0336L,求鈉塊中單質鈉、氧化鈉、過氧化鈉各多少克?

  (3)由Na2CO3·nH2O與NaHCO3組成的混合物28.2g,放入坩堝中充分加熱至質量不變時,將殘留固體用足量的鹽酸溶解可產生標準狀況的氣體3.36L;若將28.2g原混合物與鹽酸反應則放出標準狀況下氣體4.48L,由此計算:①殘留固體質量,②n值,③NaHCO3質量

  (4)今向100g 8%的NaOH溶液中通入CO2,生成的鹽的質量為13.7g時,通入多少克CO2?

  (5)200℃時,11.6g CO2和H2O的混合氣體與足量Na2O2充分反應后,固體質量增加3.6g,求混合氣體的平均分子量。

  2.教材有關習題

  參考答案:

  (1)現象:產生白色沉淀

  原因:①溶解度:Na2CO3 > NaHCO3

  ②溶質的質量:2NaHCO3>Na2CO3 (168>106)

  Na2CO3+CO2+H2O=2NaHCO3

  ③溶劑:反應消耗水,使溶劑減少

《學》教學設計 篇15

  教材分析

  這節課設計了3個探究活動:第一個是引導學生探究磁鐵能吸引什么物體,初步建立“磁性”的概念;第二個是研究磁鐵能不能隔著物體吸鐵,只安排學生研究隔著非鐵質材料的物體;第三個是讓學生運用新學的知識──磁鐵能吸住鐵制成的物體來辨別一些物體是不是鐵制成的。

  學情分析

  學生認識磁鐵幾乎都是從看到磁鐵吸鐵現象開始的。但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磁鐵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認識上是模糊的,雖然他們對磁鐵能吸鐵深信不疑,但往往認為磁鐵能隔著所有物體吸鐵。所以教材設計的兩個實驗從操作上分析是簡單的,從學生的認知和思維的層面看,卻能強化學生的認識,修正錯誤的看法。因此把本節課的實驗活動做深挖透,對學生進一步研究磁鐵的性質,掌握科學概念,培養科學素養都是很有幫助的。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聯系生活經驗,創設教學情境,重視猜測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加強學生動手實驗能力和概括能力,養成嚴謹的科學實驗習慣。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磁鐵能吸引鐵制的物體,這種性質叫磁性。

  2、磁鐵隔著一些物體也能吸鐵。

  能力目標

  1、用實驗方法研究磁鐵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根據材料設計實驗,研究磁鐵隔著一些物體能不能吸鐵。

  3、用磁鐵識別物體是不是鐵材料制作的。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真實驗,獲取證據,用證據來檢驗推測的重要性。

  2、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在科學學習中尊重他人意見,敢于提出不同見解,樂于合作與交流。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實驗,認識到磁鐵具有吸引鐵制品的性質。

  【教學難點】知道并理解用磁鐵可以辨別出不易辨認的鐵制品。

《學》教學設計 篇16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15——16頁。

  教材簡析:

  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已系統學習了除數是整數的除法、除數是小數的除法以及用小數除法解決實際問題。本課中,教材創設了蜘蛛和蝸牛兩動物爬得快的情境,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某些除法中余數和商的特點,從而進一步探索它們的規律,在這一過程中認識循環小數。有關循環節、循環小數的簡便寫法,是在“你知道嗎”中呈現的,《標準》對此不作要求。

  教學目標:

  1.通過計算發現余數和商的特點,知道什么是循環小數。

  2.會用四舍五入法對循環小數取近似值。

  3.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培養觀察與比較、分析與概括的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

  1.師生做拍手游戲

  師:現在讓我們來做一個游戲,下面請跟我一起拍手(先拍一下手,再拍兩下手)。

  2.你能接著畫下去嗎?

  (出示:△△○△△○△△○△ )

  師:你知道下一個將畫什么嗎?你是如何知道的?

  生:我發現上面的是2個△1○個依次出現,所以我認為接下來是△○。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做游戲的形式。在緩和學習氣氛的同時初步感受什么是依次,為學生接下來學習循環小數做好準備。)

  二、探究新知

  1,提出問題

  (出示情境圖)

  師:你們從圖中獲得了什么信息?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生:蜘蛛3分鐘爬行73千米,蝸牛11分鐘爬行9.4千米,它們誰爬行得快?

  師:如何可以知道它們誰爬行得快?怎樣列式?

  生1:可以比較它們的速度。

  生2:蜘蛛的速度可以用73÷3來計算,蝸牛的速度可以用9.4÷11來計算。

  2.解決問題

  ⑴以小組為單位選擇其中一個算式進行計算。

  ⑵邊做邊思考:

  ①通過計算,你發現什么問題?

  ②這兩道題里商的小數部分和余數有什么特點?

  ③你們如何表示這樣的商?

  3.匯報交流

  ⑴全班交流:

  師:請各小組選派代表匯報你們組的結果,有什么疑問可以提出來?

  生11:我們發現怎么除也除不盡,73÷3的余數始終是1,商始終是3。

  生2:那你們這道題的商的橫式是怎么寫的?

  生1:73÷3=24.33….

  生2:為什么寫省略號?小數部分重復出現的數字應寫幾個?

  生1:寫省略號表示除不盡;重復數字我們認為寫2個比較合適,因為寫少了不能表示依次重復出現的特點,寫多了麻煩也沒有必要。

  (生依次匯報)

  ⑵認識循環小數

  師:觀察這兩個商,想一想:這兩道題和我們前面的計算題有什么不同?

  生1:前面的計算題都能算得完,這兩道題除不盡。

  生2:這兩道題的商中有數字依次重復出現。

  師:像24.33…、0.85454…等都是循環小數。誰能說一說循環小數有什么特點?

  (生說,師板書:依次、不斷、重復。)

  (設計意圖:以計算為載體,讓學生在觀察、比較、分析的過程中對“除不盡”、“商中的小數部分有些數字重復出現”有具體的感性認識,初步認識循環小數的特點。)

  4.舉例

  師:前面我們認識了循環小數,你能說出一個循環小數嗎?

  生1:0.11…

  生2:8.1212…

  生3:5.4444

  生4:這個不是循環小數,它到第四個4后就沒有了。

  生5:9.52765276…

  生6:這個數的小數部分有4個數字重復出現也是循環小數嗎?

  ……

  師:觀察這些循環小數,想一想:小數部分分別從哪一位開始有幾個數字依次重復出現?

  引導學生發現:循環小數中的小數部分從某一位起一個或幾個數字依次不斷重復出現。

  師:同學們在自己舉例中,不斷交流、爭辯,對循環小數的認識越來越清晰和完善,真了不起。

  (設計意圖:學生是學校的主體。課堂中應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探索空間和獨立思考的時間,基于此我設計了讓學生自己舉循環小數的例子,并就所舉的例子展開討論,從而使學生更清晰、完善的認識循環小數。)

  5.自學循環小數的簡便表示法。

  學生看書第16頁的“你知道嗎”,自學循環節及小數的簡便寫法。

  6.用四舍五入法對循環小數取近似值

  師:對于循環小數我們根據需要,可以用四舍五入法對循環小數取近似值,如:24.33…保留兩位小數就是24.33…≈24.33,0.854854…保留兩位小數就是0.854854…≈0.85。

  師:那么現在你們能知道誰爬得快嗎?

  生:蝸牛慢,蜘蛛快。

  三、鞏固練習

  1.下面哪些數是循環小數?

  0.666… 1.48383… 4.2525 0.1875875…

  2.計算下面各題,哪些商是循環小數?

  3÷8 4÷3 10÷9 2÷4 14.2÷11 0.4÷9 1÷7 5÷6

  3.獵豹是動物中的短跑冠軍,速度可以達到100千米/時,照這樣的速度它平均每分鐘能奔跑多少千米?

  (設計意圖:在練習中,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循環小數本質特征的理解和用四舍五入法對循環小數取近似值。)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對循環小數有了那些認識?

  板書設計:

  除得盡嗎

  像24.33…、1.85454…等都是循環小數

  依次、不斷、重復

  24.33…保留兩位小數就是:24.33…≈24.33

  0.854854…保留兩位小數就是:0.854854…≈0.85

《學》教學設計(通用16篇) 相關內容:
  • 《鳥》教學設計(精選14篇)

    教學要求1 、了解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的特點,進而理解這些特點和翠鳥捉魚本領的關系,初步知道翠鳥的特點是為了適應環境而漸漸形成的,教育學生懂得愛鳥、護鳥。2 、學習作者觀察的順序和抓住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 《生命奏鳴曲》教案(精選14篇)

    教學目標 :1、了解人體器官肝臟、肺臟,胃腸道的作用。2、體會文章語言生動形象的特點,及總分總的寫作順序。3 . 教育學生關注健康,珍愛生命 。 教學過程(一)導入板題生命奏鳴曲(二)初讀感知1、檢查預習情況,解決生字新詞。...

  •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精選12篇)

    【教材簡析】這篇精讀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課文語言簡潔,結構嚴謹,構思頗具匠心,題目為“毀滅”,卻用了大量的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把美的東西毀滅了,這真是一個悲劇,更能激起讀者的痛...

  • 《鳥》教案(通用12篇)

    教學目標:1、在仔細觀察畫面的基礎上,充分展開想象,并能大膽表述自己對畫面的理解。2、專心聆聽,理解故事意境,感受故事的有趣情節。重點:在仔細觀察畫面的基礎上,充分展開想象,并能大膽表述自己對畫面的理解。...

  •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通用17篇)

    一、教學要求1.使學生了解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是我國近代屈辱歷史的見證,從而喚起學生捍衛祖國神圣尊嚴的責任感。2.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深刻含義,體會并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 《我有一盒彩筆》教學設計(精選16篇)

    教學內容:北師大教材二年級上冊 第七單元《 我有一盒彩筆 》授課老師:岳步小學陳碧瑩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詩歌,感受生活的美好,并體會孩子的美好愿望.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仿照課文段式續寫.教學重點:1,通過學習詩歌,感受生活的美好.2,有...

  • 《林海》教案(精選16篇)

    設計理念:采用啟發,討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更深刻地理解河更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使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學生的學習過程。...

  • 《雪孩子》教案(精選16篇)

    《雪孩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上冊 第19課。課文以生動的語言,向小朋友們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分享了《雪孩子》的教學設計給大家借鑒!...

  • 《天鵝》教學設計(精選14篇)

    一、活動目標1、了解鋼琴、大提琴的音色特點及感受兩種樂器共同演奏所產生的優美、高雅的旋律特點。2、能用語言和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二、活動準備1、生活經驗準備:課前給幼兒觀看天鵝在湖中游玩的情景。...

  • 綜合性學習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av免费看国产| 亚洲午夜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 91免费国产高清观看 | 国产一区网址 | 久久av.com | 欧美不卡| 亚洲成人一二区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 91麻豆免费在线观看 |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久久久 | 韩日在线| av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小说 | 91在线精品?看 | 亚洲最新版av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 久久婷婷国产91天堂综合精品 | 亚洲综合小说另类图片五月天 | 国产乱人伦| 国产九九热 | 一日本道久久久精品国产 | 国产99色|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资源速度 | 免费观看视频的网站 | 日本韩国欧美在线观看 |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 四虎库影必出精品8848 | 麻花传媒mv一二三区别在哪里看 | 欧美一级免费观看 | 国产爽爽视频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3区 |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 日韩午夜在线观看 |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产免费看 | 亚洲成人av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美女黄网站 | 国产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 | 国产成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国产99热在线观看 | 欧美国产在线一区 | 18禁无遮挡无码网站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