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大為小巧構思--談中考作文選材立意
中考作文在命題上不給考生設置審題障礙,給廣大考生提供了發揮空間,有利于考生寫出有生命力的文字。2002年作文題目“為自己豎起大拇指”、2003年作文題目“我想唱首歌”都具有這樣的特點。但是,這樣的命題覆蓋的材料外延因限制少而無窮大,給我們在選材立意帶來了挑戰。因此,化大為小無疑是較好的構思方法。
以“我想唱首歌”為例我們首先通過審題確定題眼為“唱歌”,對于“唱歌”的內
通過加入限制語的方法來縮小材料的范圍,帶著問題來落實具體的素材,如“我想為誰唱歌?”如此一來,就化大為小,確定了相對集中的寫作素材。比如“我想為祖國唱首贊美的歌”、“我想為自己唱首鼓勵的歌”等。
素材落實后,根據我們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把題目的要求滲透于其中,解讀出素材最核心的、最本質的意義,那么文章的中心也就在思考中彰顯無疑了。然后,我們再圍繞中心選擇具體的寫作內容。例如,“我想為祖國唱首贊美的歌”這個素材,我們要理解一些相關問題,“我為什么要贊美祖國?”、“哪些方面值得我來贊美?”、“通過哪些具體內容體現我的贊美之情?”等,最后,可以重點寫三個方面內容:對祖國悠久歷史的禮贊、對祖國豐厚文化底蘊的感悟、對人民勇于創造精神的歌頌。
這樣就把一曲贊歌用翔實的內容具體地加以體現,避免了生硬抒情和空洞的議論。
閘北區教育局教研室 謝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