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引路 指導選材
現在的學生一提到寫作文就覺得頭疼,說沒有東西可以寫。有這樣一句話:“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我覺得學生寫作文也是一樣的,不是沒有素材可以寫而是缺少發現素材的眼睛。指導學生選材是作文教學中始終不能放松的重要工作,做好這項工作,培養學生的選材能力,對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有很大的好處。
記得一次習作要求學生寫一篇作文,是半命題作文《第一次》作文的目的是讓學生在選材上下動腦筋,我先讓學生將題目補全,比比看誰題目補充得完整,實際上補充題目的過程就是一次選材的過程,幾分鐘后,我一檢查,發現全班大部分學生題目是《第一次做飯》《第一次洗衣服》只有一個學生補充是《第一次放炮》。
為什么大部分學生選材范圍這樣狹窄呢?原因是以前練寫過干家務,這時學生可以不動腦筋照原來的寫,另一個原因是一些作文書上有這樣相同題目的例文,可以照抄,我覺得這時應該引導學生拓寬視野,找出他們親身經歷的有趣的第一次,這樣的作文才有意義,于是就抓住《第一次放炮》典型例子,表揚那位同學,肯動腦筋,題材新穎,有趣,還讓他向全班同學介紹是怎樣想到這樣的題材的,全班同學興趣盎然,認真傾聽。這位同學說:我在選材時想了想,選做飯,洗衣服好寫是好寫,但是沒有新意,因此我反復思考一件往事浮現在我眼前,有一次過年的時候,我向爸爸要了一個炮,把它放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去點炮捻,好不容易點著了,還沒來得急躲遠點咚的一聲響,炮竹差點蹦到我,嚇得我直打哆嗦,這第一次放炮給我留不深刻的印象,所以選這個題材。
這位同學的一席話,拓寬了學生的視野,這時我又稍加點撥,讓每個人再選一個題材,看誰的材料比《第一次放炮》還要好,過了一會兒,再檢查我就發現不少充滿新鮮氣息的材料如《第一次住院》《第一次去銀行取錢》《第一次被老師表揚》《第一次放風箏》等等。
生活中有很多素材值得學生去寫,可是有些學生卻缺少發現的眼睛,這就需要我們老師適當引導,教會學生選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