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作文恐懼感”
據多年來對中學生的詢問、調查和統計,除少數酷愛文學和寫作的同學外,大部分同學都是說起作文就慌,視作文為“攔路虎”,回想作文考試還后怕。這些同學即是患上“作文恐懼癥”。其實大可不必,因為—一
作文只是“紙老虎”
俗語說:“天大的事,由地上人來做。”做任何事情不要把它想得太難,更重要的是,首先要堅定必勝的信心。說作文難有一點。其實,作文也就是說話。我們有多少人天天在擔心和別人說話呢?所不同的是,作文是在用筆說話,把想說的話用筆用文字記下來,較符合書面語言的特點一些,集中一些。可以先從堅持寫一點日記開始鍛煉,今天用 100字,明天用 110字,常年持之以恒地記下自己的見聞感受,你就很容易擁有能寫幾百字上千字的一天了。我們每天都要上語文課,每一篇課文都是歷經篩選的典范文章,只要你認真地誦讀,仔細地品味,慢慢地吸收,如果一篇只學一點自己佩服的或最成功的一方面,去揣摩,去模仿著在作文里、日記中運用,一冊書就可以學幾十點。甚至三篇范文,你只學會一點,課內課外你總可以讀上幾百篇文章,是不是可以學會一些作文技法,很有信心寫好一篇文章呢?是不是不再視作文為“攔路虎”?
生活處處有作文
一個熱愛生活的人,會對身邊人物、周圍事件、大千世界,充滿濃厚的興趣:一種從未聽過的鳥鳴聲,他會側耳傾聽,放眼搜尋;一株未見過的花草,他會駐足觀賞,心悅神怡;一項新穎的活動,他會躍躍欲試,想去參加。一個生活的有心人,其心目中就裝下了一個活生生的人事物,做起文來,自然鮮活、生動,因為胸中有丘壑,筆下自然有文章。生活中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成功失敗、花鳥蟲魚等等,不都是蘊涵著豐富的情感和動人的故事嗎?這些不就是一篇篇出色動人的作文嗎?
作文也有小技法
萬事都有竅,作文也有一些小技法。你掃消對作文的恐懼感后,就會在課文學習、課外閱讀教材分析中喜歡上作文。熱愛是最好的老師,感興趣的事最易做好。其次要善于觀察事物,留意人情世故。如寫農事,不要老是高粱玉米、插秧拔草,農民也有糧農、菜農、瓜農、蜂農茶農等之分。要對生活熟知到閉眼有形,才會有下筆來神的可能。第三,作文如建房,框架材料、用途、風格均有講究。如果將其比做一個人,題目是眼睛,主題是靈魂,結構是骨架,材料是血肉,段落是脈絡,詞句是細胞,體裁是性別;修辭如衣衫,標點如五官。典范的課文,成功的技法,我們都要去—一領悟、模仿、探索、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