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山藥粥
【原料】 扁豆、山藥各60克,大米50克。
【制作】 將白扁豆、山藥、大米等三味淘洗干凈,然后同煮成粥。
【用法】 可經常服食,小兒量減半。
【療效】 健脾益胃,消暑止瀉。適用于脾虛胃弱,嘔逆泄瀉,食欲不振,食積痞塊,小兒疳積,消渴等。
【注意事項】 外感熱盛者忌食,本品多食有壅滯作脹感。
扁豆山藥粥
【原料】 扁豆、山藥各60克,大米50克。
【制作】 將白扁豆、山藥、大米等三味淘洗干凈,然后同煮成粥。
【用法】 可經常服食,小兒量減半。
【療效】 健脾益胃,消暑止瀉。適用于脾虛胃弱,嘔逆泄瀉,食欲不振,食積痞塊,小兒疳積,消渴等。
【注意事項】 外感熱盛者忌食,本品多食有壅滯作脹感。
【原料】 白石脂(研末)10克,粳米50克。 【制作】 先煮粳米粥,臨熟,入白石脂末,攪煮幾沸。 【用法】 空腹服食。 【療效】 澀腸,止血。治小兒水痢不止、體弱形贏者。 【宜忌】 溫熱積滯者忌服。
【原料】 白術30克,檳榔10克,生姜10克,豬肚1個,粳米100克,蔥白3根切細,鹽少許。 【制作】 將以上三味藥搗碎,豬肚洗凈去涎滑,納藥于豬肚中縫口,以水煮豬肚令熟,取汁,將粳米及蔥白共入汁中煮粥,并加鹽。 【用法】 空腹服食。
【原料】 板蘭根30克,夏枯草20克,粳米30克,白糖適量。 【制作】 將上二味藥煎水,取汁去渣,加入粳米、白糖,同煮為粥。 【用法】 每日2-3次,溫熱服。 【療效】 清熱解毒,涼血散結。適用于腮腺炎腫痛發熱有硬塊者。
【原料】 蓽拔2-4克,胡椒1-3克,粳米100克。 【制作】 先將蓽拔,胡椒研為極細粉末。用粳米煮粥,待煮沸后調入以上二味藥末,再煮成粘稠稀粥即可。 【用法】 早晚溫熱服食,3-5日為1療程。 【療效】 溫中、散寒、止痛。
【原料】 薄荷5克,粳米50克。 【制作】 先煮粳米粥,臨熟,入薄荷,再煮幾沸,發香氣即成。 【用法】 空腹服食。 【療效】 疏散風熱。治風熱感冒,而見發熱惡風、頭目不清、咽痛口渴者。
【原料】 黨參、黃芪各15克,白術12克,升麻、當歸各6克,柴胡、陳皮各3克,小米50克,紅糖適量。 【制作】 將上七味藥煎汁去渣,加入小米、紅糖同煮成粥。 【用法】 每日1-2次,溫熱服。 【療效】 補益中氣,升陽舉陷。
【原料】 鮮車前葉30-60克,蔥白1根,粳米50-100克。 【制作】 將車前葉洗凈切碎,同蔥白煮汁后去渣,然后加粳米煮粥。 【用法】 每天分2-3次食,5-7天為一療程。 【療效】 利尿,清熱,明目,祛痰。
目前,臨床上用于防治動脈硬化的藥物雖然越來越多,但長期服用多具有一定副作用,而選用藥粥則不僅能起到較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而且一般都無副作用。下面幾種藥粥取材方便,制作簡單,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