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家訓讀后感
《紅色家訓》是我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的心已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親子之慈愛,教子之苦心。這部家訓,時時散發出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處處體現著革命先輩那種無私的,博大的胸懷。
以董必武寫給侄兒董良塤的信為例,在親友眼里,董必武已經當了大官,肯定是享福了。董必武告訴他們:“從革命隊伍里面來工作的一般還是供給制”,并不是親友想象中的“享福”。在這封信中,他針對親友們提出的生活艱難的情況,教育他們,共產黨人就是用革命的方法來解決這類問題的。在信中,他還批評了社會上存在的不勞而獲的陳腐觀念,教育侄子“應該以勞動生活為光榮”。
在這封家書里,董必武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了較長的篇幅向侄子良塤細講革命工作不講報酬的道理,要解決生活困難問題,只能靠發展生產力,不能有其他的依賴想法。始終不肯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為親友安排工作。他的這些做法,即使在今天,對我們仍有重要的教育意義。
當前,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快速發展,引起人們思想意識價值取向,精神狀態的深刻變化,給廣大黨員的思想帶來沖擊。擴大開放、敞開國門,資本主義價值觀念、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也會乘虛而入;社會現實生活中的燈紅酒綠和丑惡現象,也有一定的誘惑力,以致某些消極因素和腐敗現象在黨內滋生蔓延,嚴重侵蝕著黨員,特別是黨的領導干部。因此,在新的形勢下,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和艱苦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任務,特別是在當前金融危機時刻,各級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學習,發揚《紅色家訓》中革命先輩無私無畏的革命精神,樹立和弘揚延安時期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在對外開放和市場經濟建設中保持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經得起各種誘惑的考驗,否則就會在糖衣炮彈的襲擊下吃敗仗,在燈紅酒綠的迷惑下栽跟頭
《紅色家訓》
——黨在我心中讀后感
射陽縣雙語實驗小學六(1)班黃韻雯
“花園里,籬笆下,我種下一朵小紅花;黨愛我,我愛她,我們從小就聽黨的話,黨的溫暖像太陽,黨的關懷像媽媽……”這首歌就是我對共產黨的第一印象,那時的我壓根兒不清楚什么是“黨”,心底頭只知道“黨”與“祖國”這個名詞一樣肯定很偉大,所以每每唱時聲音愈發響亮。自從讀過《紅色家訓》這本書后,“黨”在我心中的印象更清晰、更偉大,“黨”在我心中就像一座莊嚴而不朽的豐碑,根深蒂固地矗立著。
《紅色家訓》里主要精選了老一輩革命家與革命先烈,寫給子女和其他晚輩的72封家書,這一封封家書讓我們領略了那個年代的艱辛和戰爭的殘酷;這一封封家書流露出革命先輩們的遠大志向;這一封封家書激勵著我們做奮發有為的愛國青年……
有位作家說得好:父愛是山,沉重;父愛是海,深廣;父愛是百合,溫馨;父愛也是一本博大的書,給人最深刻的教育。在這本書里令我最難忘懷的是革命先輩們寫給子女的家書,葉劍英元帥在寫給女兒葉楚梅的信中說:“鼓起你的勁兒,踏上你的長路。這不是日暮途遠呀!紅日恰在東升。陽光照著艱險的途程,比起黑夜里摸索,要便宜得萬萬千千。急進吧!追上那先頭出發的人們。急進吧!再追上一程……歡迎你們能夠趕上這一場翻天覆地的斗爭。我想你們沒有一個是‘坐享其成’的人。你們是鐵中錚錚。”葉劍英元帥用昂揚激越的文字激勵女兒急進向前,也激勵著我及每一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鐵中錚錚”。在給女兒劉平平的十四歲生日賀信中寫道:“我們希望你在滿十四歲以后,認真地考慮一下,你到底要做一個什么樣的青年?在我們的社會主義新中國里,大多數青年都是有一定的社會主義覺悟的,但是仍有先進的、一般的和落后的青年之分……你應當力爭上游,不要安于中游,不要做落后分子和自私分子”荀子說:“贈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送給女兒的“精神禮物”也深深地銘記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