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圣陶童話讀后感2篇
葉圣陶,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人。《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中國兒童文學中的經典童話。它們親切而淺顯,但又讓人深受啟發。這就是《中國名家經典童話之葉圣陶專集》。
第一篇是《稻草人》。文中的稻草人站在一片美麗的田野里。他的骨架子是竹園里的細竹枝,他的肌肉、皮膚是隔年的黃稻草。破竹籃子、殘荷葉都可以做他的帽子;帽子下面的臉平板板的,分不清哪里是鼻子,哪里是眼睛。他的手沒有手指,卻拿著一把破扇子(其實也不能算拿,不過用線拴住扇柄,掛在手上罷了)。他的骨架子長得很,腳底下還有一段,農夫把這一段插在田地中間的泥土里,他就整天整夜站在那里了。
稻草人不能動,不能說話,但他和我們一樣,也有感情,高興、悲哀、歡喜,等等等等。當田里的害蟲沒有了,他就高興了;莊稼得到了好收成,他就歡喜了;莊稼被害蟲吃光了,他就悲哀了……
他特別負責任。他安安心心地看著田地,手里的扇子輕輕搖動,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麻雀——他們是來吃新結的稻穗的。他總不肯吃飯,也總不肯睡覺,就是坐下歇一歇也不肯,總是直挺挺地站在那里。
稻草人的樸素、負責任和不辭辛苦,值得我們學習。他不怨環境差,不嫌待遇差,也從不想著去一個更舒適的地方,做更輕松的工作。它總是盡著自己的能力,做著平凡的工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這就是《稻草人》給我們的啟示。
《古代英雄的石像》也是一篇發人深省的童話。站在石臺上的英雄石像,看不起腳下的普通石子。終于有一天,他被腳下的石子掀翻在地,摔得粉碎。
不要看不起別人,也不要看不起自己。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每個人都是有價值的。這就是葉圣陶爺爺在他寫的童話里告訴我們的道理。不離不棄,永不言敗,這就是我們對待生活應有的態度。
【點評:
祝遙的這篇讀后感也是獲得妙筆獎的。
葉圣陶先生的童話現在讀的人不多了。但他是我國現代童話寫作的開拓者,祝遙讀的這本書里的童話,在我國現代童話創作史上,都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而且正如祝遙在讀后感的第一段里寫的那樣,這些童話“它們親切而淺顯,但又讓人深受啟發。”
由于這本書并不是一個連續的故事,而是編入了很多篇各自獨立的童話。所以寫讀后感就比其他的書要難一些。
《稻草人》是葉圣陶童話中最有名的一篇,是最能給人留下印象的一篇。祝遙就選擇了這一篇來寫讀后感。
這篇讀后感的第二、三、四自然段是介紹這則童話故事的內容,第五自然段是祝遙的感想,說稻草人值得我們學習的是它的“樸素、負責任和不辭辛苦”。
由于這本書里不止《稻草人》這篇童話,所以在第六段又選取了《古代英雄的石像》,簡單地寫了一下故事的內容。然后在最后一段里,對這尊英雄的石像和稻草人兩個角色的價值進行了總結,那就是:“不要看不起別人,也不要看不起自己。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每個人都是有價值的。”“不離不棄,永不言敗”,則是聯系自己的生活,說要用這種精神去對待自己今后的生活道路。
要記住:寫讀后感一定要聯系自己的生活,身邊的人,身邊的事,也包括自己。
————————————
《葉圣陶童話》這套書是以散文的形式寫童話,語言非常優美,還蘊含著許多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