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故事梗概
【曹操割須棄袍】曹軍被馬超打敗,在亂軍之中聽見西涼軍大叫:“穿紅袍的是曹操!”曹操馬上脫下紅袍;又聽見西涼軍大叫:“長胡子的是曹操!”曹操驚慌地趕緊提起佩刀割斷自己的長胡子:軍中有人將曹操割掉胡須的事情告知馬超,馬超令人高聲大叫:“短胡子的是曹操!”曹操聽見后。立即扯起旗角,包頸而逃。
【曹操抹書間韓遂】曹操采用賈詡的離間計,約韓遂單獨陣前談話,只言京師舊事,馬超心甚疑。曹操又派人送去一封有涂改的書信,馬超以為是韓遂有意涂改。韓遂為表真心和馬超約定,他賺曹操陣前說話,馬超趁機刺殺,失敗后,馬超大怒,砍斷韓遂一只手臂,二人反目,韓遂投降。
【張松獻圖】張松想說服曹操攻打漢中張魯,解益州之圍。準備把西川地圖秘密獻給曹操,不料曹操欺負張松相貌猥瑣,不予禮遇。張松失望之余把地圖獻給了劉備,然后又與法正、孟達密謀除掉劉璋。后來劉璋發現張松出賣他。將他殺了。
【單刀赴會】東吳屢次討要荊州未果。遂采用魯肅之計,設下鴻門宴,埋伏好刀斧手邀關羽來吳國赴宴。關羽輕駕小舟、單刀赴會,只帶領十幾個隨從人員。席間關羽借與魯子敬多年未見敘舊為由,拉著魯肅不放手,互相敬酒。實則以魯肅為人質。埋伏刀斧手見魯肅被困,不敢輕易下手。關羽因此安全脫身。
【雞肋事件】曹操正在進退兩難之際,適庖官進雞湯。操見碗中有雞肋,決定用“雞肋”作夜間口號。楊修,見以“雞肋”作口號,便教隨行軍士收拾行裝,準備歸程。因為雞肋雖然少肉,但是棄之可惜,跟當時進不能勝,退恐人笑情形相似,他猜度曹操快退兵,因長久屯兵在外不是辦法,現在不走,只是一時為了面子,始終也會走的。結果楊修以擾亂軍心的罪名被殺。
【龐統之死】劉備在軍師龐統輔佐下,奪取涪城,斬了冷苞之后,與龐統分兵進取雒城;出發前,龐統馬失前蹄,劉備讓他換乘自己所騎白馬;龐統走小路,行至一地勢逼窄之處,
聽說此地名叫「落鳳坡」,大驚,急令退軍,卻被埋伏於此的張任軍認作劉備,亂箭射死。
【漢中爭奪戰】曹操奪取漢中,令曹洪、夏侯淵鎮守。張飛打敗張邰奪取瓦口隘,黃忠奪取天蕩山,并聽從法正的計策在定軍山半山以逸待勞斬殺夏侯淵。從許都趕來的曹操戰局不利,發布雞肋軍令,借故斬殺楊修,不久退兵。劉備奪取漢中,進位漢中王。
【得隴望蜀】曹操平定漢中地,漢中太守張魯投降,士氣大振。主簿司馬懿和劉曄皆建議宜當乘勢起兵攻打西川的劉備,以絕后患;以為智者貴于乘時,時不可失。曹操卻認為士卒遠涉勞苦,且宜存恤,并嘆曰:“人苦不知足,既得隴,復望蜀耶?”遂按兵不動。
【張飛智奪巴郡】張飛領軍往漢川,巴郡太守嚴顏堅守不出,張飛幾番進攻,又被亂箭射回,張飛于是教馬軍下馬、步軍皆坐地,引嚴顏出戰,無效后又改教軍士于城下叫罵,仍無效,張飛又令軍士四散砍柴草尋覓路徑,而后讓假張飛迷惑嚴顏,自引軍伏擊,生擒嚴顏,占領巴城。
【張飛義釋嚴顏】孔明令張飛領兵討巴郡,太守嚴顏堅守不出,欲等張糧盡自退。張見狀,下令二更吃飯,三更拔寨,欲假意繞過巴郡。嚴得報,領兵伏于小路欲堵殺張。不料張令一兵士扮己押糧草先過,其從后殺來戰十余回生擒嚴。嚴視死如歸,張見嚴面不改色,甚敬之,親解其縛,請其上坐,低頭便拜。嚴感張恩義,乃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