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故事梗概
【左慈擲杯戲曹操】奇人左慈在四川峨眉山學得奇門遁甲之術。曹操見之,左慈欲讓劉備稱王,勸曹操退出爭斗,和他一起去山中修行。曹操大怒,拘禁左慈。左慈使用遁甲之術,戲弄曹操。曹操殺之,雖死又生,幻化出無數“左慈”,奔上演武廳提頭來打曹操。眾將奔逃,曹操驚嚇成疾。
【水淹七軍】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后,關羽親自率領大軍進攻樊城。曹操派于禁、龐德兩員大將率領七支人馬前去增援。正在雙方相持不下的時候,樊城一帶下了一場大雨。漢水猛漲,關羽急命部下準備船筏,收拾雨具,又派人堵住各處水口,趁夜晚風浪大作之際,放水淹沒曹軍,七軍兵士隨波逐浪,淹死很多。于禁、龐德率將士登上小土山躲避,關羽帶大軍沖殺而來,于禁投降,龐德后被生擒。
【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進位漢中王,曹操采納司馬懿之計,聯結東吳,叫孫權暗襲荊州。關羽拒絕和孫權聯姻,激怒孫權,孫權令呂蒙奪回荊州。關羽為防呂蒙,留下重兵防范。呂蒙依陸遜計而行,假裝病退。關羽果然中計,便把荊州重兵調去攻打樊城,防守空虛。呂蒙把戰士化裝成商人的模樣,騙過了江邊守軍,占領烽火臺,順利渡江,趁關羽輕敵,毫無防備,沒傷一兵一卒就占領了荊州。同時關羽在前線被徐晃包圍,敗退到麥城。呂蒙又把麥城緊緊圍住,關羽突圍不成功,被俘不降,孫權殺之,后嫁禍于曹操。
【刮骨療毒】關羽率軍攻打樊城,臂中毒箭,不能運動。名醫華佗提出需用尖刀割開皮肉,刮去骨上箭毒,用藥敷之,方可治愈。關羽一面與馬良弈棋,一面請華佗動手。華佗命人捧盆接血,用刀刮骨,悉悉有聲。左右掩面失色,關羽卻飲酒食肉,談笑弈棋,神色自若。術后,關羽大笑而起。華佗稱贊說:“君侯真天神也!”
【華佗之死】曹操為建殿砍伐梨樹,得罪了梨樹之神,當晚噩夢驚醒后得了頭痛頑癥,遍求良醫不見效。華歆薦華佗,操立馬差人將華佗請來。華佗認為操病根在腦,需用利斧砍開腦袋,取出風涎,才可去病根。操疑華佗借機殺他為關羽報仇,于是將華佗收監拷問,使其屈死獄中。
【張飛之死】在閬中的張飛為兄報仇心切,下令軍中在三日內置辦白旗白甲,掛孝討伐東吳。第二天,兩位部將范疆、張達說一時難以置辦齊白旗白甲,希望能寬限幾天。張飛一聽大怒,將二人綁在樹上,使性鞭撻五十鞭。二人心懷怨恨,當夜趁張飛喝醉之機,入帳殺張飛,割了首級,逃往東吳。
【火燒連營】劉備為報吳奪荊州、關羽被殺之仇,率大軍攻吳。吳將陸遜堅守不戰,雙方成對峙之勢。入夏以后天氣炎熱,劉備為舒緩軍士酷熱之苦,命蜀軍在山林中安營扎寨以避暑熱。陸遜看準時機,命士兵每人帶一把茅草,到蜀軍營壘時邊放火邊猛攻。蜀軍營寨的木柵和周圍的林木為易燃之物,火勢迅速在各營漫延。蜀軍大亂,被吳軍連破四十余營。
【彝陵之戰】劉備為替關羽復仇,親率大軍討伐東吳。孫權起用青年將領陸遜,赴猇亭前線指揮作戰。陸遜力排眾議,決定堅守,避免交戰。由于天氣燥熱,蜀軍將士疲憊不堪,戒備松懈。陸遜及時抓住戰機,下令采用火攻,燒盡蜀軍40多座軍營,火燒蜀軍七百里,蜀軍全線崩潰。劉備逃回白帝城。不久羞愧發病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