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教育經驗材料(精選5篇)
家長教育經驗材料 篇1
有了工作忙碌的借口,自己近來也常常只能忙里偷閑慵懶一下。閑時并不是說沒有什么東西可寫,只不過是懶得動筆罷了。雖然看到兒子的老師多次在催家長上交各自的家教心得,可是我又有什么心得可言?對我而言,兒子的童年就是讓他快樂地成長,無憂無慮,不必把孩子搞得像成人一樣奔波,讓大人小孩都受累。
現在許多人都在望子成龍,許多孩子往往從小就開始以家長牽頭似成人的訓練,卻不是讓孩子通過了解而學習,靠的是死記硬背,把孩子學習的樂趣變成了刑罰,這又何必?因此有時好孩子乖孩子只不過是孩子順受的感覺,大人們當然自以為是好了,可是孩子的內心是什么?他們是怕!怕老師、怕家長。讓孩子內心產生怕的感覺是因為孩子內心深處就感覺大人與他們的不平等,因此只有通過順受來討得大人的歡喜。大人們是歡喜了,可是也逐漸地磨滅了孩子的天性。記得有諾貝爾獎獲得者告訴孩子:成功靠的是創造性的想象力、勤奮刻苦、協作態度和對事業的獻身精神,其中想象力放在了首位。發達國家的孩子不看家長眼色,不顧老師臉色,不管考試分數,他們無拘無束地生活著,可以毫無顧忌地表達感情,可以毫無顧忌地提出問題,可以毫無顧忌地異想天開,可以毫無顧忌地創新發現。
因此,對于兒子我一般不會去壓制他的各種胡亂想法,如果他想到了而想去做實驗那也幫他一下,只要他開心就好。要對兒子有影響首先得與兒子混成哥們,那時沒有什么父子之別,因為往往只有在平等交流中他才會真實地接受你。
家長教育經驗材料 篇2
教育孩子,是整個家庭的重任,教育孩子真的需要父母從“修身”走向“齊家”,才可能向著教育的目標邁進。我今年為此專門購置了MP3和一套音響功放,把網上的經典講解和誦讀下載到MP3中,然后通過功放播放,讓家中每一個人都接觸到這些信息,同步學習。同時對家庭成員的生活行為進行一定的約束和規范,孩子教育需要家庭每一位成員的成長。同時,借助MP3隨身聽的功能,也會加速我對古文的學習進程。我發現網絡上有很多傳統文化的優秀資源,時間一長,我和孩子的文學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學習過程中也曾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有時候苦口婆心卻適得其反的現象并不少見,也曾為此苦惱過,過后細細思索:做父母的不應該只怪孩子,也應該反思反思,看看問題出在哪里,能不能換種方式使孩子能夠更容易接受一些。其實,只要有心、有創意,家庭教育同樣也可以富有情趣。
孩子有了一些閱讀能力之后,我便開始嘗試著給孩子寫一些不同內容的小紙條,哪怕只是三言兩語。我把這些小紙條有時放在孩子的鉛筆盒里,有時又悄悄放在孩子的玩具箱里,甚至冰箱門上、鏡子上、枕頭上,只要是孩子能看到、能找到的地方都曾經是他的目標。當孩子意外地發現這些小紙條的時候帶給他的是一份驚喜,同時也讓他能夠真實地觸摸到父母對他的關注和愛心。
文字和語言有著不同的特點,語言稍縱即逝,有時候說好幾遍也不一定留下多少印象,容易這個耳朵進,那個耳朵出。而文字則克服了這個弱點,只要不把它毀掉,那么無論什么時候都可以拿出來看看,而且每看一次,感覺都在重溫一遍,印象自然比較深刻。這與暴風驟雨式的訓罵與呵斥相比,不僅考慮到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它不僅可以讓孩子對父母有更多的了解與尊重,堅持下去說不定可以逼著你同孩子一起進步。因為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紙條的內容將不再是單一的表揚啊、批評之類,逐漸會擴展到推薦一本書啊,介紹一篇好文章啊,留下一個需要動動腦筋才能回答的小問題啊,甚至包括對某個觀點的探討等等,內容開始五花八門,這對于他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的訓練也是一種幫助。如此來來往往,家庭教育同樣可以增添不少樂趣。
在孩子的教育中怎么做才是對的,怎么做才是最好的,我也說不好,但對孩子的教育有的方面是共性的,有的東西又要應孩子的個性、特點而不同,在教育中既要順其自然,又要循循善誘,在管與不管中尋找平衡點。
“加油”!“別灰心,再試一次”“你做的這件事真棒!我為你感到高興!”……我們經常會給孩子這樣的鼓勵,孩子將會在我們的鼓勵聲中快步前進。孩子需要鼓勵,我們經常鼓勵孩子參加學校集體活動,回來后聽他講一講參加活動時發生的事情,還進一步問他一些問題:今天搞的什么活動?跟誰在一起?有沒有興趣繼續參加這樣的活動?參加這項活動有什么收獲和體會?為什么?以引起孩子的興趣,發現問題并及時排除解決。所以說我們的每一次鼓勵都是他進步的催化劑。在學習和生活的很多方面,我們都給了孩子很多的鼓勵和贊賞,所以,孩子是自信的,讓他有這樣的積極的思想我認為是很可貴的。
家長教育經驗材料 篇3
非常感謝班主任毛老師給我機會,和大家共同探討孩子的成長教育問題,我感到十分榮幸,我是吳天遠同學的媽媽,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各位家長向為培育我們的孩子而付出辛勤汗水的老師們表示最衷心的感謝,正是有了老師們的精心呵護,悉心教導,才會有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家長才能安心工作,為更多的人群服務。
我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從事兒童工作已有四、五個年頭,組織兒童少年舉辦了很多的愛心活動。一直以來覺得教育孩子就是一個辛苦,卻又洋溢著幸福和甜蜜的過程。下面我就結合著我在家庭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體會和生活中的感受與各位家長們交流交流,比較膚淺,但愿不負老師所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1、給孩子鼓勵引導孩子學習興趣
學習是一件很苦的事,同時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我的孩子智力很一般,以前有時會聽他說:這么難,我學不會,我不想學,我不參加,我做不好,別人會笑我的等等一些消極的話,我總是跟他說:凡事只要努力了都不難,都可以學會。我的孩子從小動作協調能力比一般的孩子差,記得孩子小時候學跳繩的時候,別的孩子看過其他人跳繩后反復練個四、五次就能試跳成功,但我的孩子在學跳繩這項運動中足足努力了兩年才成功,他中間也曾有過放棄跳繩的想法,但我們鼓勵孩子只要不斷地努力一定能有成功的一天,果然兩年后他成功了。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盡量把學習內容應用到生活當中,讓他感覺到這個或那個都很有趣很想憑借自己的努力查找到答案,學到新知識。他的每一個小小的進步,我都會從精神上表揚他:表現不錯!很有進步!媽媽有點笨哎,我怎么沒有想到呢等等.讓孩子很高興,覺得很有成就感。為了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我常常要求孩子講故事給我聽。我常跟他說:媽媽最喜歡聽故事了,尤其是我的兒子吳天遠講的……這個乖孩子真把媽媽的話放在心上,為了給媽媽講故事所以他就會看很多的書:歷史、地理、天文……努力汲取書中的營養后,回過頭來口若懸河地跟我講有關:地理、歷史、天文等方面的知識,我心里甜蜜蜜的。尊重孩子和引導孩子的學習興趣了,不斷鼓勵孩子,孩子有了興趣,有了信心學會都會變得容易起來。孩子自從有了自信后干什么事情都很爽快,還挺有效率的。有時孩子太有成就感,甚至有點驕傲了,我就會帶他去參加各種各樣適合他的社會活動或比賽,因為我要告訴他: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高人多得是;是騾子是馬要拿出去溜溜,讓孩子感覺到原來我不是最好的,還是需要努力!同時也能學到一些在學校學不到的東西。
2、積極配合學校、老師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按照學校的相關要求,配合學校的安排,同步抓好孩子德、智、體等方面的教育,天遠爸爸每天都會嚴格監督孩子獨立完成作業,并仔細檢查孩子的完成情況,幫助孩子查漏補缺,對不懂的堅決不告訴孩子答案,教孩子分析題目,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給他啟發式引導。
我堅持有空就送孩子上學,在路上與孩子一起分享每一天學校有趣的事,開心的事,難過的事。一起分享老師的表揚,告訴孩子要繼續努力,抓住每一次煅練、表現自己的機會。與孩子一起分析表現不好的地方,告訴他為什么那樣做不好,以后該怎做。貪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需要督促引導,讓孩子養成嚴格遵守學校規章制度,上課專心聽講,課后復習,認真完成作業,獨立思考,勤學好問等良好習慣,牢固掌握所學知識。給孩子玩的時間,有時玩也是一種學習。這個社會需要人才沒錯,但不需要死讀書的人才。告訴孩子不是聰明學習就會好,但努力了學習就一定會好;人與人之間的差別不是聰明與否,而是是否努力,努力了就一定會成功。
3、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的志向和報負
教孩子樹立本學期目標、中期目標、長期目標、最終目標,告訴孩子人生就是有無數個小勝和小敗組成,但你的人生最終是全勝,還是完勝,還是失敗,就取決于你的每一次努力累積而成。從小就要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么,長大要為中國人民做出怎樣的貢獻,還是不學無術最后被人欺。告訴孩子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歷史故事,國家落后是要挨打的;個人落后了也要挨打,現在是媽媽打你,將來是別人打你,那才是真正的痛苦。有國才有家,振興國家的任務就在孩子你們的肩上。就這樣從小到個人,大到家庭、國家激勵孩子樹立遠大的志向和正確的人生觀。
以上就是我片面的教育心得,供大家參考,謝謝!
家長教育經驗材料 篇4
我們有很多家長,寄信給我們她們在教育中總結的經驗,現在《精英家庭教育寶典》和大家分享這位家長的總結:
自信:自信應放在首位,因為只有那些對自己具有充分信心的人才敢于對各種人生險境進行挑戰。父母在孩子心中燃燒自信火花的秘訣在于“仔細觀察你孩子潛能所在,然后慢慢地在那個領域里引導”。
激情:沒有激情,什么事也別想做成。對于孩子來說,激情不要強輸硬灌,許多孩子天生就很有激情,但這種激情之苗不一定能長成大樹,因為它很脆弱,容易被輕蔑、嘲笑或失敗所摧毀。
同情:當孩子們聽說或看見小貓死了,便會撅起嘴哭,孩子們天生具有感受生物痛苦的特性。這種精神品行可以保持一生,也可以早早夭折,這一切取決于孩子所處的家庭氛圍是否對別人真誠地關心和同情,孩子是否經常目睹父母對不幸者作出犧牲。
尊重與敬業:這雖是兩個過時的詞匯,但現代人必須緊緊拽住它們不放。以前有許多麻煩事兒,都是因為人們對某些事物缺乏堅定的敬仰而造成的。尊重與敬業的品質可以從小培養,你必須要求,要求,再要求。
自我更新:對現代人來說,應變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素質之一。那些墨守成規的人在社會的變革面前往往束手無策。人天生都不堅強,幫助你的孩子慢慢獲得堅強應變的捷徑,就是培植那些能克服和排除精神脆弱的種種品質。
幽默:幽默,也是一種應變能力,它具有奇妙的融合力。
永懷希望:這種品性可以說是最為人們所需要的。具備這種品性的人能在晦暗的年代看到光明,任何挑戰都可以接受,任何困難都可以戰勝。
教育孩子的各種技巧,也希望各位家長因材施教。孩子是未來的棟梁之才,《精英家庭教育寶典》針對3~16歲兒童的家庭教育問題,30天改變孩子的一生,讓您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家長教育經驗材料 篇5
古往今來的有關家教的成功事例告訴我們,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成人成才,很大程度上,要受家長的影響。因此,做家長的平時必須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非常注重對孩子的教育、引導。我和大多數家長一樣,“望子成龍,盼女成鳳”,希望自己的孩子茁壯成長,有所作為。
我們家孫悅今年三年級了,他從入學以來,在老師和學校的共同幫助下,很快的適應了學校生活,漸漸的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成了一名合格的小學生,在著3年多的時間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造就了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一個人擁有一個好的習慣,他將使人終身受益。
一、家庭教育首先要從字我教育開始
父母喜歡看書,忘情工作,都回給孩子六下深刻印象。同是給她們起到一個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待孩子的學習,不能光說不做,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首先要作好。現在孩子接觸信息的途徑很多,信息量也很大。有是衙門提的問提難免把大人難住。大人不學習是不行的。所以我們會經常會買書看書。當你看書的時候,孩子自然而然也會在旁邊看書,有時孩子去運動也會提到一些常識性的問題。這樣即鍛煉身體又滿足孩子的求知欲望,一舉兩得。我們要求孩子干事情要認真。孩子做完作業,我們會給他檢查一遍,發現他字寫的很潦草,會要求她擦了從寫。有時候,他很不愿意,但不能心軟,得讓他記住,如果第一次做不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干事情一定要認真,應該盡自己更多的努力。
二、不能過分寵愛,事事包攬,但也不能放手不管
現在家長都知道對孩子不能過分寵愛,不能為滿足孩子的要求,要什么就給什么。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在行為上難以約束自己,最中導致自控能力差,沒有上進心,缺乏戰勝肯難的勇氣和利益。孩子很喜歡唱歌跳舞,也有寫作天分,因此我們就給他創造條件去跳舞,記得第一次學習的時候他哭了,因為學跳舞是一件很吃苦的事情,第二天,他渾身覺得酸痛手舉起來也疼,我問他還學不學,他說還要去學,要把身體鍛煉的棒棒的一定就會成功。這次花的時間長一些,看著他大汗淋漓的練著老師教的每一個動作,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成功的做好每一個動作我都會對他加油鼓勁。孩子也是越來越認真,孩子小著多我說:爸爸我成功了!看著孩子燦爛的笑容,我從心底為他感到自豪,悅悅很喜歡玩具,家里的玩具也很多,現在上學,如工他特別喜歡,我就給他預定一個目標,完成的好就可以買。這樣可以激勵他的學習興趣也可以改掉一些壞習慣。孩子的書包是自己整理的。他睡覺以后,我有時會檢查一下是否整齊,學習用品是否齊全,若夠沒誒有帶我會給他放進去。事后我會提醒他要注意。隨著孩子的長大,生活上的一些小事,我們也會讓他去做。有時也幫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們想讓他明白不但要讀好書,而且要學會生活和關愛每一個人。
三、期望值不過高,但仍要嚴格要求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我們同樣有這種心理,但我們不會強迫她學他不喜歡的事情。如畫畫他非常喜歡,從幾歲時到現在很多年他不但興趣未減,反而把它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不可分割,這是他純真,稚氣的思想,最好宣揚的圣地,看著孩子畫的動物,花草樹木,神志各異,表現方式靈活表達意思明確。 我會有一 種開心的喜悅。我的想法是讓孩子能夠干他喜歡做的事情就夠了,做到愛好廣泛,做事認真,對社會有用的人。
四、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活動,與孩子一起學習。
老師如果布置了需要家長配合的作業,我都要認認真真地與孩子一起完成。需要翻閱書籍的就去看書,需要上網搜集或是下載的資料也都按時完成。女兒要做手抄報,我就上網幫助她搜集資料,與她一起設計版面,陪著她一直做完。學校里的書香校園活動,讓家長和孩子一起讀書,我就每天床頭上放上一本書,孩子也跟著學,睡覺前我們母女倆一起讀上一會書,從此賈長逸也養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暑假里的每天早晨,我和女兒帶上一本《100名人成人故事給我們的啟示》去大化公園,在山頂上,我給女兒讀上一個名人故事再回家。
五、多方面培養,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從孩子四歲起,我就讓她學習舞蹈,目的不是讓她長大成為一個舞蹈家,而是要培養她的氣質。孩子從小愛圖圖畫畫,我們就給她準備好水彩筆、油畫棒、彩鉛和圖畫本,買了與繪畫有關的書,并且給她報了美術繪畫班。在她六歲的時候開始學電子琴,去年她又非常希望學鋼琴,于是我又給她找了鋼琴老師,家里買了一架鋼琴。多方面的培養使賈長逸有很多展示才藝的機會,學校舉辦才藝大賽時她一個人就報過六項,而且都獲了獎,這讓她越來越自信,學習的勁頭也越來越足。
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培養起來的。只要我們有耐心有毅力持之以恒。我們相信每一個孩子都能夠發出自己最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