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朋友來訪,看到墻上掛著的父親遺像,就隨便聊了幾句。一石激起千層浪,朋友走后,躺在床上輾轉(zhuǎn)難眠。想起了父親在世的點(diǎn)點(diǎn)滴滴,已凌晨四點(diǎn)還全無睡意,總想寫點(diǎn)什么來緬懷一下英年早逝的父親(享年49歲)。
披衣下床,決定寫記憶中父母親一年中最辛苦,精神最緊張的時候……龍口奪食。祖輩們都說搶收小麥就是龍口奪食!因為小麥成熟的時候也到了多雨的季節(jié)。小麥成熟后,要積極的把小麥割回去,脫成粒,再曬干儲藏。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疏忽,被龍王的雨澆濕,就會發(fā)霉長芽,一年的辛苦就付之東流了。
土地完全分到個人手中好象是81年,剛從生產(chǎn)隊分到的地相當(dāng)貧瘠。記得第一年我家的小麥,只有一尺多點(diǎn)高,麥穗也特別小,我們家有二十幾畝地。再難割也得割,不收回去一家人吃啥?家里人多地也分的多,但勞力很少,就只有父親跟母親兩個人來完成這艱辛的勞作。我是長子,也只有十來歲,只能幫著跑跑腿什么的。
天剛蒙蒙亮,母親已經(jīng)做好簡單的早飯:白面饅頭(只有這幾天才能吃),咸菜,開水。大家利索的吃完就帶著必需的工具出發(fā)了。父親拉一輛平板車,里邊有提前磨鋒利的鐮刀,泡過水的草繩,還有一根很長的麻繩,再有一朔料壺開水,布包里裝了午飯:饅頭,大蔥,咸菜。
到了地頭,父母親就躬下身子,因為麥子很低,所以他們的腰彎得很低(蹲下割太慢),他們倆一前一后,象競賽似的,幾百米的距離腰都不伸一下,揮舞的鐮到發(fā)出有節(jié)奏的聲響,嚓、嚓……身后留下的是一堆堆整齊的麥子。到地那頭了才把鐮刀把橫到腰后面伸伸腰,抹把汗就又往回返了。如此連續(xù)工作四五個小時,才歇下來吃午飯。地里一點(diǎn)陰涼的地方也沒有,父親就把板車側(cè)立起來(就有了小的可憐的一小塊陰涼地方),坐在那自欺欺人的陰涼處吃點(diǎn)東西,休息一會兒。
火辣辣的太陽能把人的皮曬掉!我啥也不干還熱得難受,地上的土都是燙的,一絲涼風(fēng)也沒有。但是,父母親要的就是這種天氣,因為這種天氣不會下雨。
總共歇了沒一個小時,他們就又開始那折磨人的工作了。我長大后也割過麥子,割不了50米腰就酸得受不了了!那種難受沒割過麥子的人體會不到的。他們也是人,但他們還得咬牙挺著,要在龍口奪食!
太陽快下山了,就要開始捆已經(jīng)割好的小麥了。母親帶著我們幾個孩子給父親抱過去,父親負(fù)責(zé)捆起來。因為麥桿特別短又光滑,捆得不能太多,還得碼得非常整齊,麥穗一顛一倒弄平衡了才行。基本要到天黑才能捆完,母親回家做飯了。父親再把捆好的麥子一捆一捆的搬到板車上。用麻繩綁結(jié)實(shí)。他在前邊拉,我跟弟弟們在后面推,在旁邊扶。路坑坑凹凹得很難走,天也黑了。車子搖搖晃晃的就難免把麥捆甩下來。再把麥捆搬到車上,地下就留下好多麥粒。這時候父親就要罵我們不操心,沒有提前提醒他。又埋怨我們沒扶好。其實(shí)他心里也明白麥桿太短是麥捆掉下來的主要原因,只是心疼掉地下的麥粒才發(fā)牢騷。全部拉回去要好幾趟,一趟就得將近一個小時,每天要到十一點(diǎn)多才來得不到完。
每天這樣勞作,也得十幾天才能完。父母親的胳膊上被麥芒扎得全是紅點(diǎn),濕了水就很痛很痛。臉被曬的很黑,有時候還脫皮,手上還難免有被鐮刀割破的傷口。現(xiàn)在想起來,就覺得心里酸酸的,受了那么多的罪,一天福也沒享,就離開了我們。現(xiàn)在都機(jī)械化收割了,他要能活到現(xiàn)在多好呀!子欲孝而親不待!但愿他在另一個世界不用龍口奪食。
全部收回去就該脫粒了,那時后還沒脫粒機(jī)。得用牲畜拉上石碾子碾。每天一大早,父母親就把一捆捆的麥子拆開,再用木杈把它們扶得立起來。這樣容易曬干。到晌午后就趕著牲畜開始碾了。一圈一圈的轉(zhuǎn)啊。一遍一遍的翻呀,確定碾干凈了才行。把碾過的麥桿挑成一堆碼好,再清理底下的麥粒,再借著晚風(fēng)把麥粒中的雜志揚(yáng)出去,把麥粒用口袋裝起來。第二天再把麥粒搬到房頂上曬,一般要三天才能曬干。每天得注意天氣變化,白天讓我們坐在樹下看天氣情況。有了烏云了,或者遠(yuǎn)處打雷了,就趕快回去告訴父親。他來決定能不能下雨,用不用把麥粒收起來。也有突然情況,一家人手忙腳亂,有掃的,有推的,裝袋子的……麥子搬到家里沒被淋了雨,父母親才松口氣,父親也會半開玩笑的罵罵鬼天氣。
※本文作者:讀你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