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辯中,不怕老師提的問題太難,就怕提的問題太傻。太難的話,就坦言自己水平有限,且信誓旦旦表示以后要加強學習,老師也就不會過于糾纏。本來嘛,你懂的我都會,還交這冤枉學費干嗎?咱離邵逸夫那樂善好施的境界還有相當遙遠的距離,人貴有自知之明,咱有。
如果老師提的問題太傻,就真的很令學生為難了。這時候不是考慮答案,而是考慮措辭和語氣――怎樣回答才能不傷害老師的自尊?這是個嚴峻的考驗。萬萬不可讓老師聽出一絲嘲笑或不恭的口吻,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我在答辯時,就險象環(huán)生,有老師提出一個頗為愚蠢的問題,令我吃驚。我再三思忖,不敢貿(mào)然作答,唯恐惹怒老師。好不容易小心翼翼地回答完畢,已是汗流浹背。老師掃了我一眼,我露出了無比真誠的微笑,他又看了我一眼,微微點點頭。天空沒有留下痕跡,鳥兒已經(jīng)飛過。好險!
三年,彈指韶光過。
三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三年,過起來長,憶起來短。過的時候是將苦澀的日子一天天慢慢捱過,度秒如年;憶的時候是將快樂的時光跨時空地濃縮,精彩紛呈。
三年,收獲了證書,收獲了知識,收獲了理念,收獲了友情,還收獲了心靈的祥和與寧靜,這也許才是最大的收獲。學校畢竟有別于社會,雖說今天的大學早已不再是象牙塔,不再是世外桃源,但多年來沉淀的文化底蘊還是彌足珍貴的。于耳濡目染中滌凈了浮躁與世俗,注入了淡泊與靈秀。
悠悠三載求學路,溫馨而充實,緊張而愉快,將永存于我的記憶之中。
別了,我的mba!
※本文作者:君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