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全文解釋
【譯文】在六藝中,只有書法現在還是每個人都推崇的。當一個人認識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說文解字》,這樣對于研究高深的學問是有幫助的。
有古文 大小篆 隸草繼 不可亂
〖啟示〗我們今天通行的是隸、楷、行、草四種體式,但對于先人留下的古籍也要有所了解。這對于我們學習和繼承前人的知識有很大的幫助。
【譯文】我國的文字發展經歷了古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這一定要認清楚,不可搞混亂了。
若廣學 懼其繁 但略說 能知原
〖啟示〗現在講究的是一專多能,對于研究學問也必需做到從大處著眼,要理清思路,提納挈領,才能抓住問題要害,掌握根本的道理。
【譯文】假如你想廣泛地學習知識,實在是不容易的事,也無從下手,但如能做大體研究,還是能了解到許多基本的道理。
凡訓蒙 須講究 詳訓詁 明句讀
〖啟示〗人們在開始讀書的時候必須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首先是講讀發音要正確,辭意要清楚,要學會正確劃分句子,這樣才能領會文章中所表達的含義和觀點。
【譯文】凡是教導剛入學的兒童的老師,必須把每個字都講清楚,每句話都要解釋明白,并且使學童讀書時懂得斷句。
為學者 必有初 小學終 至四書
〖啟示〗為學必有初始階段,任何一個大學問家,他的知識都是一點一滴積累的,只有扎扎實實打下良好基礎,才能進軍更高深的知識。
【譯文】作為一個學者,求學的初期打好基礎,把小學知識學透了,才可以讀“四書”。
論語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記善言
〖啟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論語》的核心是如何 “做人”,以及“做人”的道理
【譯文】《論語》這本書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們,以及弟子的弟子們,記載的有關孔子言論是一部書。
孟子者 七篇止 講道德 說仁義
〖啟示〗孟子,名軻,尊稱孟子,也是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儒家思想的代表。是孔子的三傳弟子,也同樣講仁義道德。
【譯文】《孟子》這本書是孟軻所作,共分七篇。內容也是有關品行修養、發揚道德仁義等優良德行的言論。
作中庸 乃孔亻及 中不偏 庸不易
〖啟示〗孔及是孔子的孫子,《中庸》的作者。《中庸》是關于人生哲學的一本書,它對中國人的人生觀影響很大。
【譯文】作《中庸》這本書的是孔亻及,“中”是不偏的意思, “庸”是不變的意思。
作大學 乃曾子 自修齊 至平治
〖啟示〗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名曾參。《大學》是四書中的一部書,和中庸一樣,也是一部修養性的書。
【譯文】作《大學》這本書的是曾參,他提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主張。
中書熟 孝經通 如六經 始可讀
〖啟示〗書有深淺難易的區分,我們讀書必須從淺易的開始讀起,奠定求知、做人、處世的基礎,再進一步學習更深奧的知識。
【譯文】把四書讀熟了,孝經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讀六經這樣深奧的書。
詩書易 禮春秋 號六經 當講求
〖啟示〗中國的古代文化是個非常豐富而偉大的知識寶庫,世界上有許多國家的學者,從事著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做為一個中國人,我們要愛護祖先留下的遺產, 并為此感到驕傲。
【譯文】《詩》、《書》、《易》、《禮》、《春秋》,再加上《樂》稱六經,這是中國古代儒家的重要經典,應當仔細閱讀。
有連山 有歸藏 有周易 三易詳
〖啟示〗《易經》雖是我國古代人占卜的書,但它其中闡述了極為深奧的哲學道理。像陰陰消長,物極必反的論述隨處可見。
【譯文】《連山》、《歸藏》、《周易》,是我國古代的三部書,這三部書合稱“三易”, “三易”是用“卦”的形式來說明宇宙間萬事萬物循環變化的道理的書籍。
有典謨 有訓誥 有誓命 書之奧
〖啟示〗《書經》是一部十分有價值的歷史資料,從內容方面來看,很類似我們現在國家的政府檔案,可以使我們了解當時歷史,從中學到許多有益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