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三字經
(少年)人如果不(努力)讀書學習,就不會懂得(為人民服務及濟世救國的)道理。
為人子 方少時 親師友 習禮儀
He who is the son of a man, when he is young, should attach himself to his teachers and friends; and practise ceremonial usages.
為人后代,當少年之時,(應當)親近老師(和長者),廣交賢友(和仁者),講習禮節(道德)之事宜。
注解:
英語用一個長句翻譯了原漢語的四個短句,我稱之為“并句或合句”,(Unification)。把英語的長句譯成漢語時我們常常用分句拆開來譯,也就是“長句拆譯”(Division)。此外,這里還涉及到另一重要的翻譯技巧“分清主從”(Subordination)。實際上,在翻譯過程中,特別是翻譯長句時,經常需要把各種翻譯技巧結合起來使用,才能產生出“信、達、雅”的產品。有人說翻譯工作就是對原創作品進行美化加工,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當然不能背離原著的基本思想。大作家的作品往往有多種譯本,或許是與這個有關吧!
香九齡 能溫席 孝於親 所當執
Hsiang, at nine years of age, could warm (his parent's) bed.
黃香九歲(的時候)(就懂得孝敬父母親),(在天寒地凍時)用自己的身體將(父母的)枕席溫暖(后再請父母安寢。)
注解:括號內那么多的內容都是“增益”?梢姟霸鲆妗边@種翻譯技巧是十分重要的。要求從事文學的翻譯工作者不僅僅精通兩國語言,對兩個國家的概況,歷史、風俗習慣及地理氣候等都要通曉(至少有一定的了解)。其他方面的知識也應該多多益善!所以也不妨說從事翻譯的人是位雜家!
Filial piety towards parents, is that to which we should hold fast. 孝敬父母,就是我們應當向黃香學習的思想品德。
注解:我選用“思想品德”這四個字,是為了較精確地譯出這個含含糊糊的“that”這個詞。常常為了求得一個比較穩妥的字眼,譯者有時不得不沉思默想。這時的艱難窘境可以用“反復推敲”來形容。這種翻譯技巧稱為“選詞用字”(Diction)。只有經過“山窮水盡疑無路”的人,才可能享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狂喜!
融四歲 能讓梨 弟於長 宜先知
Jung, at four years of age, could yield the (bigger) pears.
孔融四歲的時候,(就)能(從容)將大的梨子出讓(其兄長)。
To behave as a younger brother towards elders, is one of the first things to know.
弟弟尊敬兄長,這個(人世間的道理)應當(在年少時就)要知道。
注解:
如果按照英語的句式直譯出來,大家往往會譯成:“弟弟尊敬兄長,這是(在年少時就)要知道的首要事情之一!币馑际遣粫e的,但總會使人感到很生硬。如果是中學生譯成這樣的句子,評卷教師或許不會扣分。但如果是翻譯資格證書考試的話,我猜想一定會被扣分的,說不定還扣得比較重。所以才會有“轉換”(Conversion)這種翻譯技巧的適當運用來解決上述問題。轉換不僅僅是詞性的轉換,(以前我介紹過)也包括句式的轉換。
首孝弟 次見聞 知某數 識某文
Begin with filial piety and fraternal love, and then see and hear . 人生的首要大事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其次是多實踐于天下大事,博聞古今之理。
Learn to count, and learn to read. 知曉數理之道,通解古今圣賢之識。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萬
units and tens, then tens and hundreds, hundreds and thousands, thousands and then tens of thousands.
數字單位從一(之始),接下去(十個一為)十,(十個十為)百,(十個百為)千,(十個千為)萬。注解:注意連詞“and”的用法。不能都譯為“和”。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The three forces, are heaven, earth and man.
The three luminaries, are the sun, the moon and the 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