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寶典》教學設計- 篇1
《合作寶典》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認識基本的合作方法。
2、能力目標:通過活動鍛煉同學之間的合作能力,促成學生把握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的技能。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活動,促使學生學會合作;并在學習如何與人合作的過程中,學會如何做人。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在生活中如何合作的方法。
教學難點:培養良好的合作意識。
三、教法和學法
1.教學方法:情景設計法、活動教學法、案例分析法。
2.學習方法:小組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學習法等。
四、教學時間:一課時
五、教學用具
六、教學過程
(一)問題導入
問題一:我們現在是在上課,那么,我們怎樣上課才能發揮最佳效果?
設題意圖: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減少教師與學生的陌生感,強調上課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結果,從而導入新課。
問題二:我們怎樣合作才能把課上的更好?
設題意圖:進一步啟發學生思考,引出新的學習內容。
(二)教師講明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開始學習新課。
【寶典一】為他人著想
教師簡單介紹后,組織活動:找出六位學生分成三組,演練“看誰吃得快”,要求沒有參加演練的學生仔細觀看演練,然后說說自己觀察的結論和體會。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演練合作的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幫助學生建立一種良好的合作意識。
◆教師進一步提出啟發問題:想一想,怎樣才能吃到蘋果?這個活動對你有什么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