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憲生 遼寧師范大學 遼寧大連 116029
摘要 教學設計是泊來之物,使之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一門學科,必須經歷本土化過程。本文對教學設計的概念、研究對象和理論基礎進行了梳理,歸納出五種概念說、兩種研究對象觀和六種理論基礎論。在分析的基礎上,確立了概念、研究對象和理論基礎,為構建符合中國教育教學國情的教學設計理論體系奠定基礎。
關鍵詞 概念\界定;研究對象;理論基礎
中圖分類號 G40-057 文獻標識碼 A
教學設計自80年代傳入我國,就以它獨特的程序化、精確化和合理化現代教學技術的魅力,在教育技術領域獨領風騷,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青睞,命名傳統經濟型教學受到挑戰。但是,不論教學設計怎樣受人推崇,它畢竟是飄洋過海的泊來之物,要做到“洋為中用”,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教學設計,還必須經歷本土化過程。為此,在研究教學設計之風乍起,人們都熱衷于教學設計的介紹和模仿時,筆者認為,進一步探討教學設計的概念、研究對象和理論基礎是十分必要的,對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符合我國教育教學國情的教學設計理論體系和模式將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教學設計的概念
什么是教學設計?回答這個問題,屬于學科本體論研究范圍,目的是正本清源,避免概念上的岐義,帶來研究上的困惑。教學設計本是教學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教學開發運動深入發展,推動了教學設計的研究,“自60年代以來,已逐漸發展成為教育技術領域的一門獨立學科”。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概念本應有比較一致的認識,實則不然,從已經出版的教學設計著作和已發表的有關文章中,可以看出對其概念的界定,不論是內涵還是外延,都存在差別。歸納起來大致有如下一些說法:一是“計劃”說。把教學設計界定為是用系統的方法分析教學問題,研究解決問題途徑,評價教學結果的計劃過程或系統規劃。這種論點的代表當推美國學者肯普,他給教學設計下的定義是:“教學設計是運用系統方法分析研究教學過程中相互聯系的各部分的問題和需求。在連續模式中確立解決它們的方法步驟,然后評價教學成果的系統計劃過程。二是“方法”說。把教學設計看作是一種“研究教學系統、教學過程和制定教學計劃的系統方法”。而這種方法與過去的教學計劃不同,其區別就在于“現在說的教學設計有明確的教學目標,著眼于激發、促進、輔助學生的學習,并以幫助每個學生的學習為目的。”三是“技術”說。鮑嶸在《教學設計理性及其限制》一文中認為,教學設計是一種“旨在促進教學活動程序化,精確化和合理化的現代教學技術。”四是“方案”說。認為“教學設計是運用系統方法分析教學問題和確定教學目標,建立解決方案、評價試行結果和對方案進行修改的過程。”這種觀點在我國有較大的影響面,代表人物是烏美娜。五是“操作程序”說。認為“教學設計就是運用系統方法和步驟,并對教學結果作出評價的一種計劃過程與操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