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厘米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經歷用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
2.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3.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進行測量。
重點與難點:
掌握1厘米的實際長度及學會用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小明從家里走到學校要走一百步,小明的爸爸卻只要六十步,這可能嗎?為什么呢?
2.請小朋友們用你的鉛筆、文具盒,或者手來量一量自己的課桌,量好之后把你的結果告訴我。
3.大家說的都對,但是為什么我們得到的數不一樣呢,難道我們的桌子不是一樣大?有沒有什么辦法讓我們量的結果一樣呢?
二、合作探究
1.要想取得一致的結果,我們需要有統一的測量工具。今天我們學習用我們的學生尺來量長度,平常大家都會用到尺子,但是你認真觀察過它嗎?現在請你仔細觀察你的尺子,然后跟你的同桌說一說你都發現了些什么。
2.我們來認識在量比較短的東西時所使用的國際上統一的長度單位“厘米”,也可以寫作cm。
3.在你的尺子上0到1刻度之間的長度就是1厘米,拿出你的兩個手指比劃一下1厘米有多長,然后閉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長,你還能在尺子上找到其他的1厘米嗎?
4.找一找,在你的周圍,有沒有1厘米長的物體?
5.在尺子上找一找,從刻度幾到刻度幾是2厘米?
6.活動:在尺子上找一找,從刻度幾到刻度幾是3厘米長?5厘米長?還能找到其他的長度嗎?
7.通過在尺子上找這些不同的長度,你有什么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