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米的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認識厘米 用厘米量
教學目標:
一、知識技能
(1) 通過量一量,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 觀念,體會1厘米的實際長度。
(2) 學會用直尺測量較短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
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際測量與交流,了解測量方法的多樣性,初步體會測量單位的重要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學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 突破方法:通過學生動手操作突破重點。
教學難點:
體驗1厘米的長度,并形成直觀印象。 突破方法:通過合作學習突破難點。
教法:談話、演示。 學法:自主探究。
教學準備: 圖釘、刻度尺、小木棒、紙條、鉛筆、練習本、墨水瓶盒、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 新課導入
老師節就要到了,我們班布臵教室掛拉花時發現差了截,同學們準備用彩紙補做一條拉花,還要做多長呢?我們先找根小棒量一量。咦,怎么測量的結果不一樣呢? 結論:測量的工具不同,長度標準不同,所以測量的結果不一樣。 為了準確的測量,人勻發明了帶刻度的尺子,我們今天就來認識厘米并用厘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板書:認識厘米 用厘米量)
二、 探究新知
(1) 認識厘米。
①認識刻度尺。 大格、小格、數字和厘米。 0刻度線
②認識1厘米。 1厘米有多長(從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從刻度1到刻度2是1厘米,從刻度2到刻度3也是1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