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認識米的教案(精選7篇)

認識米的教案

發布時間:2023-08-30

認識米的教案(精選7篇)

認識米的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認識厘米 用厘米量

  教學目標:

  一、知識技能

  (1) 通過量一量,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 觀念,體會1厘米的實際長度。

  (2) 學會用直尺測量較短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

  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際測量與交流,了解測量方法的多樣性,初步體會測量單位的重要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學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 突破方法:通過學生動手操作突破重點。

  教學難點:

  體驗1厘米的長度,并形成直觀印象。 突破方法:通過合作學習突破難點。

  教法:談話、演示。 學法:自主探究。

  教學準備: 圖釘、刻度尺、小木棒、紙條、鉛筆、練習本、墨水瓶盒、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 新課導入

  老師節就要到了,我們班布臵教室掛拉花時發現差了截,同學們準備用彩紙補做一條拉花,還要做多長呢?我們先找根小棒量一量。咦,怎么測量的結果不一樣呢? 結論:測量的工具不同,長度標準不同,所以測量的結果不一樣。 為了準確的測量,人勻發明了帶刻度的尺子,我們今天就來認識厘米并用厘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板書:認識厘米 用厘米量)

  二、 探究新知

  (1) 認識厘米。

  ①認識刻度尺。 大格、小格、數字和厘米。 0刻度線

  ②認識1厘米。 1厘米有多長(從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從刻度1到刻度2是1厘米,從刻度2到刻度3也是1厘米)

  ③認識刻度尺上的幾厘米。 從刻度0到刻度2是幾厘米?4厘米有幾大格?請同學們說一說。 學生匯報。

  (2) 用厘米量。

  ① 每人發一張紙條,先估計大約有多長,再用刻度尺量一量。

  ② 說一說是怎樣量的? (把尺子上的0刻度線對準紙條左端,紙條右端對著數字幾,就是幾厘米)

  ③ 課件演示測量紙條過程。

  ④ 測量下面物體的長度。 數學書的長、寬,鉛筆的長。

  三、 拓展延伸,學會應用

  (1) 完成做一做、練習一第1題。集體訂正。

  (2) 小組使用完成練習一的第2題,量完后互相看一看比一比。 四、 回顧全課,總結提高 這節課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目標提出后沒及時將學生的問題歸類。

認識米的教案 篇2

  千米的認識教案(人教版三年級數學)

  學生情況分析:

  我班一共有學生52人。學生雖說在前面已經認識了米、厘米、分米等長度單位,但是“千米”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對于學生來說,建立1千米的表象難度很大。所以,在教學時,我要力求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從新舊知識的引申,發展處,促成新舊知識的轉化。

  教材分析:

  “千米”是一個常用的長度計量單位,由于“千米”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離學生“可視性”的體悟和感受經驗比較遠,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習過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較困難,是學習的難點。因此,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時,我從教材的設計意圖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改造和組織了教學過程。讓學生在體驗中發現,在發現中建構,在建構中實踐,在實踐中內化和提升。在采集教學素材時,緊緊抓住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實踐感受,環繞著教學重點“千米的認識”,組織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研究和發現,讓學生在愉悅的情趣中感受“千米”,建構“千米”,應用“千米”。

  教學內容:

  三年級上冊P7—8千米的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間表象。

  2.使學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并適時滲透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千米慨念的建立。

  教具學具:

  米尺、多媒體及課件一套。

  課前活動:

  量出l00米的實踐活動,量出1米的距離,走一走有多少步,沿操場走1圈(200米),看看用了多少時間? 步行的同學了解一下自己從家走到學校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我們已經學過哪些計量長度的單位?請按從大到小的順序說一說。(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誰能比劃一下1米的長度?一起比劃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長度。

  3.說出下列測量活動用什么長度單位合適?

  (1)測量鉛筆的長度。(厘米)

  (2)測量硬幣的厚度。(毫米)

  (3)測量課桌的高。(分米)

  (4)測量教室的長。(米)

  師:如果要測量民勤到武威的距離,可以選用我們已經學過的哪個單位來測量呢?

  師:用米測量太麻煩了。民勤到武威的距離比較遠,而米這個單位較短。那用什么單位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長度單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書課題:千米的認識)。

  【設計意圖:從測量本地兩個城市距離引出新知,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可以幫助人類理解周圍世界,從而增強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自己尋找目標進一步體現學生主體意識,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二、認識1千米的實際長度

  (一)、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

  1、引導:對于“千米”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 (千米有什么用 1千米到底有多長 什么地方用到千米 )

  2,探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有關千米的這些知識,同學們,在你的印象里,你認為1千米有多長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千米=1000米.

  (二)、進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

  聯系實際:1千米到底有多長呢?你能否具體說說你心目中1千米的長度 ?(可以結合課前了解到的信息來描述它們與1千米之間的關系。)

  引導學生根據生活實際進行分析,先自己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說一說。(學生能說幾種就幾種)

  方案一:用米尺要量1000次。

  方案二:走這樣100米的路,要走10次。

  方案三:走100米的路大約200步,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約20xx步。

  方案四:繞學校200米的操場要走五圈。

  方案五:繞200米操場走一圈大約3分鐘,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約需要15分鐘。

  (三)估計1千米的距離

  1、初步估計:從我們學校門口出發到哪里大約是1千米學生估計,師生共同評價

  2、引導(播放錄像):讓我們跟著攝像機的鏡頭從學校門口出發到街上走一走,看看1千米究竟有多長

  3、想象:請大家閉上眼睛,跟著老師在腦海里把這段路再走一遍。

  4、體會感受:如果讓我們步行1千米的路,你會有什么感覺

  5、進一步估計:(出示一張學校周圍交通圖)

  師:老師還準備了一張學校周圍的交通圖,你們的桌上也有一張,請你畫一畫,從學校出發走1千米,還可以到哪些地方

認識米的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使學生初步建立厘米的概念

  能力:要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學重難點:要知道1米=100厘米

  突破方法:講解法,演示法

  教具:小黑板、投影機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指定一學生量小繩,量出4厘米,6厘米、10厘米;量得最長一段是多少厘米?這條小繩量了沒有?要知道這條繩子有多長?還要接著量。用厘米尺量小繩量的次數多,很慢,有沒有別的辦法能快量出為條繩子的長度呢?揭示“認識米,用米量”

  二、新授

  1、初步認識米尺

  2、教學例4

  (1)拿出米尺,把兩臂伸平放到米尺上,量一量看一看到1米的什么地方?

  (2)借助自己的身體,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概念

  3、做課本14頁,做一做

  4、教學例5

  (1)出示折尺,把折尺拉直和米尺比一比,問這把折尺正好多長?

  (2)看折尺上的刻度,一共有多少厘米?說明1米=100厘米

認識米的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第65頁的例1、例2,完成練習十七的第1—5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起厘米的長度觀念。

  教具準備:

  尺子

  教學過程:

  一、新授

  1、例1

  拿出你的尺子,找出1厘米、2厘米。。。。的長度。

  師讓學生拿出他們自己的小尺子,說明尺子的用途,然后幫助他們認識尺子上的刻度及其實際長度。 1厘米到底有多長,要讓每個學生都清楚,這對于幫助學生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是很重要的。

  讓學生認識尺上的1厘米、2厘米。。。。的長度,再用尺量一量圖釘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

  2、例2

  看看你的哪個手指的寬度大約是1厘米。

  師可以讓學生量量自己手指的寬度,看看哪個手指的寬大約是1厘米。

  二、鞏固練習

  第67頁的練習十七第1-3第1題

  1、在尺子上指出1厘米、3厘米、5百米的長度。

  師先出示1厘米、3厘米、5厘米,讓學生用尺量量,指出1厘米、3厘米、5厘米,然后師檢查。

  2、第2題和第3題,讓學生自己做,師巡視幫助。

  三、小結

  認識長度單位“厘米”

  四、作業

  1、課堂作業:第1、2題。

  2、課外作業:第1、3題。

認識米的教案 篇5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P4及練習一第4—7題

  教學目標:

  1.知道分米產生的意義;

  2.了解分米與厘米,分米與米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3.建立1分米的長度概念,會選擇分米作單位進行測量;

  4.通過估一估、測一測等活動,發展學生的估測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分米,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教學難點: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過程:

  一、準備活動

  1.提問:我們現在認識的長度單位有哪些?你能給這些單位按照大小排排隊嗎?

  2.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什么呢?

  二、活動設計——測量課桌

  1.設疑:你們知道我們的課桌有多長嗎?誰來估一估?

  2.動手操作,測量課桌的長度

  (1)以小組為單位測量課桌的長度,引導學生選擇測量的工具及連續量

  (2)組織匯報,全班交流

  引導學生比較哪種測量方法更加簡便。

  3.認識分米,教學例2。

  (1)引導學生在尺子上指出10厘米的長度,出示分米卡,使學生認識1分米.說明有時候量物體的長度用分米作單位。

  (2)學生觀察尺子:數一數1分米中有多少個1厘米?

  有了認識毫米的思路,認識分米,啟發學生思維,自己學會認識分米的長度單位。

  (3)借助手勢,幫助學生建立長度觀念。

  利用分米卡,用手勢表示,進一步認識分米。

  將米、分米、厘米、毫米4個長度單位,用手勢表示.學生分組互相用手勢表示。

  4.利用米尺,分組討論。

  1米有多少分米?1米、1分米、1厘米之間有多少關系?

  總結歸納: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板書)

  5.量出3分米長的帶子給大家看。

  三、全課小結.

  引導學生總結、認識了毫米、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老師們最喜愛的“八佰教育網”www。800edu。net

  最全面的網址導航“佛山制造網”www。top0757。com

  四.鞏固練習

  1.說一說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并用手勢表示它的一個單位長度。

  2.練習一第4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3.練習一第5題:填上合適的單位或數

  此題重點在于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長度表象。

  4.練習一第6題

  此題的目的是讓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還涉及到單位之間的轉換。

  5.練習一第7題是實踐活動的另外一種形式。

認識米的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3頁及練習一第1~3題。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測量活動,使學生體會建立統一的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2.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3.會用計量工具測量較小物體的長度,同時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

  4.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

  教學難點

  在建立1厘米長度觀念的基礎上,較正確、靈活地估測出較小物體的長度。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展示臺、皮尺、卷尺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長度單位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咱們先來聽一個童話故事。

  (出示課件)畫外音:在螞蟻王國里有一座小橋,有一天,一陣狂風把小橋的一個扶手刮斷了,這可怎么辦呢?小螞蟻們準備再用木頭做一根扶手。同學們,你們知道扶手有多長嗎?

  師:扶手到底有多長呢?在你們桌上每人都有一根和扶手一樣長的小棒,請四人小組合作,選用盤子里的工具,量一量扶手有多長。

  (學生操作:選用橡皮、大小回形針、硬幣等量出“扶手”的長度)

  師:誰愿意大聲告訴大家你量得“扶手”有多長?

  生:我量得“扶手”有三張紙條那么長。

  生:我量得“扶手”有四個1角硬幣那么長。

  生:我量得“扶手”比兩個大回形針短一點兒。

  生:我量得“扶手”比三個小回形針長一點。

  ……

  師:奇怪了,同樣長的“扶手”,可你們量出的結果怎么不一樣呢?

  生:因為我們選用的工具有的長,有的短,所以結果不一樣。

  (二)質疑

  師:如果我們要得到一個統一的結果,最好用什么工具量呢?

  生:尺子。

  二、認識厘米

  (一)認識尺子

  師:下面咱們就來認識尺子。請大家拿出直尺摸一摸,看一看,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觀察后匯報,教師課件演示,使學生了解尺子的結構。)

  生:在尺子上有很多數。

  (課件在尺子上出示0、1、2、3等數)

  師:對,有數。你們按順序自由地讀一讀。

  (生自由讀)

  師:你們看,尺子最左端的數是幾?

  生:是0。

  師:0咱們以前已經認識了,那你們猜猜看,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

  (課件閃爍“0”)

  生:尺子上的0表示起點。

  師:對,0對著的這根長刻度線就表示起點,咱們給它取個名字,叫0刻度。(課件閃爍0刻度并板書)

  師:你們還發現了什么?

  生:尺子上還有很多線,有的長有的短。

  生:尺子上還有字母“cm”。

  師:“cm”就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種常用的長度單位,今天咱們就一塊兒來認識厘米。

  (板書課題)

  (二)建立1厘米的空間觀念

  師:(出示課件)你們看,螞蟻們為了使小橋更漂亮,還給它涂上五彩的顏色,你們想想看,綠色這一段是多長?

  生:是1厘米長。

  生:是2厘米長。……

  師:到底是多長呢?我們聽聽“小精靈”是怎么樣說的。

  (小精靈:同學們,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之間的長度就是1厘米。)

  師:請你們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同桌可以相互驗證。

  師:你們再看看,尺子上還有哪段也是1厘米長呢?

  生:從刻度1到刻度2。(師點擊課件反饋)

  生:從刻度2到刻度3。(師點擊課件)

  ……

  師:從這里,你發現了什么?

  生:它們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長。

  師:對,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長度都是1厘米。其實,每一小格的長度也可以用一種更小的長度單位來表示,咱們以后來認識。

  師:剛才,我們了解了1厘米是多長,下面我們找一找,比一比,在我們身邊,或在我們身上,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呢?

  生:小紙條的短邊長是1厘米。

  生:圖釘的'長是1厘米。

  生:小方塊每邊條的長是1厘米。(全體驗證小方塊每條邊是不是1厘米長)

  生:手指的寬約是1厘米。

  (全體學生比一比自己哪個手指的寬最接近1厘米,之后匯報,投影反饋。)

  師:用手比畫一下,1厘米是多長呢?

  (學生比畫出1厘米的長度)

  師:互相看一看。記住了嗎?閉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長呀?(生閉眼想像)

  (三)認識幾厘米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1厘米有多長,那2厘米、3厘米、幾厘米又是多長呢?(出示課件)你們看,這一段是幾厘米長?

  生:2厘米。

  師:(出示課件)那4個1厘米是多長?

  生:4厘米。

  師:你們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長的一段嗎?

  (生指出后匯報是怎么指的)

  三、用厘米量

  (一)估幾厘米

  師:請你們把藍紙條舉起來。咱們先估計一下,它大約是幾厘米長?

  生:6厘米。

  生:4厘米。

  生:5厘米。

  ……

  (二)量幾厘米

  師:究竟是幾厘米長呢?咱們用尺子來驗證一下。

  (學生試著用尺子進行測量,量好了的可互相說說自己是怎么量的。指名學生上臺邊演示邊介紹量法,其他學生評價他量得怎么樣。)

  師:請大家看看書上是怎么說的,然后在括號內填數字。

  師:請同學們按剛才的量法,趕緊幫助螞蟻們量出“扶手”的長度吧。

  (學生測量“扶手”的長度)

  師:大聲告訴小螞蟻,“扶手”長幾厘米?

  生:9厘米。

  師:螞蟻們知道了“扶手”的長度,一定能很快做好一根新“扶手”,你們想不想去看看?

  四、鞏固練習

  (一)判斷

  (出示課件)畫外音: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小橋比以前更漂亮了,從那以后,螞蟻們深深體會到尺子的作用,于是螞蟻王國舉行了一個“測量大賽”。同學們,你們來當評委,如果你們認為選手量對了就舉“對”牌,不對就舉“錯”牌。好,比賽開始了。

  師:請1號選手來量,請評委亮牌。

  生:對。

  師:誰能說說你為什么舉“對”牌。

  生:因為1號選手把鉛筆的左端對準了0刻度,右端對到了刻度7,所以鉛筆長7厘米。

  師:請2號選手來量,請評委亮牌。

  生:錯。

  師:為什么舉“錯”牌?

  生:因為2號選手沒把瓶底對準尺子的0刻度。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咱們幫它糾正過來,(課件演示正確的量法)你們看,現在瓶子的高度是不是正好6厘米?

  生:不是。

  師:那瓶口對著的刻度是更接近6厘米,還是更接近7厘米?

  生:更接近6厘米。

  師:像這樣,我們就可以說它高大約6厘米。最后咱們請3號選手來量,請評委亮牌。

  生:對!

  生:錯!

  師:看來大家有不同意見了,為了公平,請評委們相互商量商量。(學生討論,之后匯報。)

  生:我們可以把刻度1看做0刻度,再往下數,所以3號選手量對了。

  生:小刀剛好有4個1 cm長,所以3號選手量對了。

  師:同學們說得都很有道理,其實3號選手的量法也可以,關鍵是你得看清楚 ,小刀占了幾個厘米長。剛才,螞蟻王國的測量大賽舉行得熱火朝天,你們想不想也舉行個測量比賽呢?

  生:想。

  (二)測量

  師:(課件展示)下面請四人小組合作,量出正方形紙片的邊長,鉛筆的長,練習本的寬和墨水瓶的高,比比哪組量得又快又準。

  (學生合作開展測量比賽,反饋測量結果。)

  (三)拓展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厘米,學會了用厘米量,同學們的表現都非常出色。老師想請你們幫個忙。前幾天,我做衣服的時候,需要知道手腕一圈的長度,可用直尺怎么量都不方便,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

  生:可以用紙條繞手腕一圈,然后量出紙條的長度就行了。

  生:也可以用繩子先量手腕的長度,再來量繩子的長度。

  生:可以用軟尺量。

  師:對呀!我怎么就沒有想到呢?其實人們為了測量更方便,不僅發明了直尺、三角尺、還發明了皮尺、卷尺等(教師邊介紹邊演示),所以我們在生活中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尺子。在你們抽屜里都有一把軟尺,拿出來看一看。下面你們可以用軟尺,也可以用直尺,選擇你最想量或最感興趣的物體量一量,可以離開座位,也可以和小伙伴合作著量。

  (學生開始測量,有的量自己鞋底有多長,有的量同伴的肩寬,有的量自己的腰圍,有的量手臂長,有的量桌子的長,有的量椅子的高……之后匯報自己的測量結果。)

  五、布置課外練習

  師:同學們都特別能干。最后我還想給大家介紹個小知識:在很久很久以前,沒有尺子的時候,人們是用什么進行測量的呢?他們有時是有手和腳來量。(課件展示:一拃、一步圖樣)今天的課外練習,請大家量出自己一拃和一步分別有多長。

  教學設想

  未來的社會既需要學生具有獲取知識的能力,也需要學生具有應用知識的能力,而知識也只有在能夠應用時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識。

  “認識厘米,用厘米量”這節課目的在于通過觀察、測量活動,使學生體會建立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之后讓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引導學生用計量工具測量較小物體的長度,同時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使學生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

  因此,在教學設計上我進行了以下處理。

  1.創設童話情境,發揮情境教學的優勢。

  如果把一堂課比做一首優美的樂曲,那情境的創設就好比是悠揚的和弦。由于厘米是長度單位中較小的,所以我創設了一個以螞蟻王國為主題的童話故事貫穿于整堂課中,不論是用不同工具測量“扶手”的長度,還是擔任螞蟻王國測量大賽的評委,學生個個都興趣盎然,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

  2.循序漸進,引導、幫助學生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引導學生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是本節課的重點,我在教學設計上通過猜一猜、看一看、指一指、找一找、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動引導學生逐步建立并加深1厘米的長度觀念。然后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建立幾厘米的長度觀念。

  3.緊密聯系生活,讓學生在實踐運用中體驗數學價值。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課堂教學應該著力體現“小課堂,大社會”的理念,為此,在學生掌握了基本的測量方法之后,我讓他們用軟尺或直尺選擇最感興趣或最想量的物體量一量,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并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以及作出決策的能力,讓學生體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是密切聯系的,從而體會到數學的內在價值。

認識米的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2、使學生進一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的方法,學會用直尺畫定長線段。

  教學過程

  一、復習什么是線段?

  二、新授

  1、引入新課。

  (1)請同學們看看自己的課桌的寬。

  提問:你們覺得這條邊有多長?

  現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得知的?

  (2)提問:想一想為什么他們說的數不同?

  (3)小結:為了更加準確,我們在一般情況下用尺子來量一量最好,要量出物體的長度,首先要認識尺上的長度單位,這節課,我們先來認識較小的長度單位“厘米”。

  說明了:量比較短的東西,可以用厘米做單位。

  2、認識厘米

  (1)觀察尺上“厘米”的刻度。

  出示米尺,告訴學生:

  這是米尺的一部分,它上面一個一個的刻度叫刻度線,刻度線的數字表示所對應的刻度長多少,看左端的刻度數字寫著“0”,說明刻度由此開始,從0到1是1厘米,從1到2也是1厘米……每個這么長就是1厘米。

  (2)看刻度尺回答:

  A、“0”在哪兒?

  B、0到1的長度是幾厘米?1到2是幾厘米?3到4呢?從刻度0到5這么長是幾厘米?從0到10呢?

  (3)請學生用食指、拇指比劃一下1厘米大概有多長。

  (4)請每位學生觀察一下2厘米、5厘米各有多長,再用手比劃出它們的長度。

  3、找一找。

  讓學生找一找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課本第51~52頁“想想做做”第1~6題。

  1、“想想做做”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組織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組織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教師組織學生共同核對。

  4、“想想做做”第4題。

  學生完成練習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題。

  做題時,可利用已有的各種表象作為參照來估計,估計的長度與實際長度有差距是正常的不要因此而否定學生的估計。

  6、“想想做做”第6題。

  讓學生畫一條7厘米長的線段,畫完后,同桌之間互相看一看,再相互量一量對方所畫的線段的長。

認識米的教案(精選7篇) 相關內容:
  • 二(上)1.3 認識米 用米量

    教學內容:教材p.3~4頁的例3及練習一4~5題 認識長度單位----米,用米量教學目標:1、在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米,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2、認識米尺,學會實際操作的方法。...

  • 認識米 用米量

    認識米 用米量 教案內容P.4—5 例3 P.6 練習一 4、5題預設目標1、認識米和米尺,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2、學會實際操作的方法。3、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 認識米 用米量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2.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米=100厘米”. 3.通過合作,學生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長度的物體,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1米的實際長度. 教學難點 用米尺...

  • 數學教案-認識米 用米量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2.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米=100厘米”. 3.通過合作,學生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長度的物體,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1米的實際長度. 教學難點 用米尺...

  • 認識米 用米量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2.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米=100厘米”. 3.通過合作,學生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長度的物體,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1米的實際長度. 教學難點 用米尺...

  • 二年數學上:《認識米、用米量》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概念; 2.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米=100厘米; 3.能合作測量出整米長度的物體; 4.培養合作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1米的實際長度。...

  • 認識米 用米量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2.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米=100厘米”. 3.通過合作,學生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長度的物體,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1米的實際長度. 教學難點 用米尺...

  • 認識米、用米量

    教學目標(一)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二)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米=100厘米”.(三)通過同學的合作,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長度的物體,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掌握1米的實際...

  • 認識米、用米量(參考教案二)

    教學目標(一)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二)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米=100厘米”.(三)通過同學的合作,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長度的物體,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掌握1米的實際...

  • 認識米 用米量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2.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米=100厘米”. 3.通過合作,學生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長度的物體,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1米的實際長度. 教學難點 用米尺...

  • 認識9教案(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熟練數出數量是8、9的物體,體會8和9的基數含義,并會正確讀寫。2、了解8和9在自然數中的排列順序,會比較0——9各數的大小,知道8和9的序數含義。3、培養學生有序看圖,有序數數的方法。...

  • 認識整千數(通用14篇)

    教學內容: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第16—18頁。教學目標:1、經歷數整千數的過程,體驗數的發展;借助直觀材料初步認識計數單位千和萬,直觀感受“10個一千是一萬 ”;了解萬以內的數位順序;能進行整千數加減的口算。...

  • 教案 《10的認識》(精選16篇)

    10的認識一、導入今天我們在這里上一節數學課,數學是學什么的啊?2、我們在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認識數字朋友,你說說看。3、真棒!生活中也有許多數字游戲呢!...

  • 認識毫升 教案(通用2篇)

    教學內容: 蘇教版國標本教科書第15-17頁教學目標:1、使學生正確認識毫升,并形成1毫升的容量觀念。2、知道升和毫升之間的進率,能進行簡單的換算。教學重點:使學生正確認識升和毫升之間的進率,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 認識Re音(精選2篇)

    一、設計思路:在認識了mi 、sol、 la三個音寶寶之后,小朋友對聽音及學習這方面的音樂知識越來越感興趣,從聽辯三個音的不同音高到聽辯五個音寶寶的不同音高,這期間小朋友也花了不少的時間和精力,但是,他們的時間和精力并沒有白花,因...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欧洲亚洲美三区中文幕 |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免费不卡 | 日本公与丰满熄理论在线播放 | 91精品在线看| 人人草人人看 | 含羞草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 | 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 国产无人区二卡三卡四卡不见星空 | 亚洲Av秘?无码一区二区 | av热久久 | 电锯惊魂1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 爆乳一丝丝不挂裸体大胸美女 | 九色porny丨首页入口在线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91看片在线看 | 久久久国产午夜精品 | 青娱乐91免费视频 | 天堂网WWW在线资源最新版 | 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 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 | 93人妻人人揉人人澡人人 | 人妖一区二区三区 | 日产精致一致六区麻豆 |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视频在线在亚洲 |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120软件 | 中文字幕免费不卡视频 | 91狠狠狠狠狠狠狠狠 | 在线免费观看成人网 | 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 av最新资源在线 | 欧美成人形色生活片 |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蜜桃 | 黄色三级av | 69精品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 久久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激情狠狠做五月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人妻少妇无码中文幕久久 | 欧美在线日韩在线 | 漂亮人妻洗澡被强公b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