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化和凝固》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特點和作用
熔化和凝固是兩種重要的物態變化,也是生活中常見的兩種現象。學生在小學自然常識學習的基礎上,加之日常生活中的無意觀察,對這兩種現象已有一定的感性認識。教材將其編排于《物質三態 溫度的測量》和《汽化和液化》這兩節之后,《升華和凝華》和《水循環》兩節之前,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即既是對前兩節知識、能力的鞏固,又為學習后兩節的內容打了基礎。就本節內容的編排體現了以下特點:一是突出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二是強調了“過程與方法”,即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2、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晶體、非晶體的熔化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概括能力。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通過對實驗的觀察、分析、概括,總結出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并能用圖象表示出來。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義
(2)知道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及熔點和凝固點
(3)了解熔化圖象和凝固圖象的物理意義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固體的熔化過程,培養觀察能力
(2)通過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感知發生物態變化的條件,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通過探究活動,培養學生認識圖象、利用圖象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對自然現象的關心,產生樂于探索自然的情感。
(2)通過實驗培養善于實踐和克服困難的良好意志和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