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教學反思 篇1
初四化學溶液中溶質、溶劑的確定從書上的知識看太簡單無味,后面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部分同學感覺不宜理解,不宜找出溶質是什么?溶劑的質量是多少?因此,我今年試著在講完溶液的組成后,練習:將鐵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剛開始,部分同學認為此時的溶質是鐵,溶劑是稀硫酸,但通過討論分析后,90%的同學明白了有些物質放入另一種物質中發生物理變化,溶質、溶劑如何確定;有些物質放入另一種物質中發生化學變化,則溶質、溶劑如何確定。緊接著又練習石灰石放入稀鹽酸溶液中溶質、溶劑如何確定?再進一步分析比較溶劑的量如何?
由于對溶液的教學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本節教學任務完成的比較好,并為后面溶質質量分數的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溶液》教學反思 篇2我覺得在本節課設計上的成功之處是:
本課“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為指導思想,進行教學設計并實施教學。整節課力求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根據教材內容,設置一定的生活問題情景,激發學生濃厚的求知欲,調動學生探究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體現“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學”的理念,通過聯系生活中常見現象,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就在身邊,體會化學知識在解決生活、社會實際問題中的重要作用,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教學以“問題—實驗探究—結論—應用”為結構,引領學生在實際問題情景中展開實驗探究,教學中以小組自主合作探究為活動主線,讓學生在實驗探究活動中,通過觀察、討論、交流,體會知識的產生與形成過程,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參與意識、合作精神、實驗操作、探究能力都得到了的發揮。對知識理解和認識水平、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探究中得到了提高。這樣的設計不但知識與技能目標得到了落實,而且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也得到了較好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