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角三角函數(shù)》教學反思 篇1
《銳角三角函數(shù)》教學反思
王義美
這節(jié)課是銳角三角函數(shù)的第一節(jié)課,是一節(jié)概念課,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認識直角三角形的邊角關系,即銳角的四個三角函數(shù)的概念。通過集體備課、講課、作業(yè)反饋幾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以下幾方面的反思。
一、數(shù)學概念課教學
數(shù)學概念教學要使學生明確概念的背景、作用、概念中有哪些規(guī)定、限制等問題。
(一)概念的引出
這節(jié)課引入銳角三角函數(shù)概念的時候,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fā)先提出問題:
(1) 如圖Rt△ABC中,AC=3,BC=4,求AB=?
(2) 如圖Rt△ABC中,AC=3,∠B=40°,求AB=?
對于第一個問題,學生在對勾股定理的已有認知基礎上,很容易求出AB,但對第二個問題,則不夠條件求AB了。從而引出課題。
在教學設計中,針對學生思維的多樣性,集備時對課本中的探索進行改動。探索1得出直角三角形中,銳角A的對邊與鄰邊的比值是唯一確定的。在此基礎上,設計一個開放性的探索2。讓學生從探索1中得到啟發(fā)去找找直角三角形中其他兩邊的比值是否也是唯一確定的。按照集備時的設想,是希望能充分拓展學生思維,找到各種不同的比值,從而比較自然的引出四種比值,即四個三角函數(shù)。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兩個極端,一部分學生很快找到四個比值。另一部分則感覺摸不著頭腦,需要不同程度的提示。在課后反思中,我們打算在下一次教學設計進行修改。對于水平比較低的班級,在探索1得出,通過填空提示學生找出其它兩邊比值,再進行探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