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星說課稿 篇1
一些時候,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答案。正如《蘋果里的五角星》中所說,用不同的方法切蘋果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結果。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嗎?就讓我們拿起手中的教材一起去探個究竟!
一、教材分析
《蘋果里的五角星》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充滿童趣的文章,這一單元的主題為“探索發現”。課文記敘了鄰居家的小男孩“傳”給“我”一個鮮為人知的“秘密”:把蘋果攔腰切下去,蘋果核部分就會出現一個“五角星”的圖案,這使“我”從中受到啟迪——創造力來源于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文章敘議結合,重在引人思考,給人啟迪,因此本課最后一自然段是理解的重點,也是難點所在,在教學時我會予以著重引導,同時利用好課文中的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及新課標的要求,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學情,我將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5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成語。
3、理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啟示:人的創造力來源于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
三、教法和學法
在教法和學法上普羅塔戈說過的一句話曾讓我陷入深深地思考,“頭腦不是一個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所以針對本篇課文,在教學方法上,我力爭體現“以情境為動力,以朗讀為主線,以對話為靈魂,以感悟為核心”的教學策略,采用朗讀感悟法、合作探究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