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的計算習題課 篇1
教學題目
教學目的 在上節課的基礎知識中,進一步理解物體或外力做功的兩個基本因素,并能掌握功的計算。
教學方法 討論法。
教學內容
引言:上節課主要解決了兩個問題。一是做功的兩個因素,二是功的計算,今天我們要通過一系列的習題,在理解的基礎上,能識別物體是否做功,能掌握解習題的思維方法,以及解物理習題的規范要求。
教師可以事前印好試卷,也可以將問題寫在小黑板上,有助于討論。
先檢查上節課學生完成作業 的情況,指出他們完成作業 中的優缺點。
然后再將預先設計的習題進行討論。
一、填空題
1.物體做範b5牧礁鲆蛩厥莀_____和_______。
2.功計算的基本公式是____________。
3.在國際單位制中功的單位是_____,力的單位是________、距離的單位是_______。
4.用水平推力是200牛的力,將一木箱在水平方向上勻速地椎動了5米,水平推力所做的功是_______。(103焦耳)。
5.用500牛頓的舉力,將杠鈴勻速地舉高,若所做的功為250焦耳,那么舉高的高度是__________。(0.5米)
6.把重為200牛的箱子,放在10米高的涼臺上,用100牛的水平拉力,勻速地將箱子移至2米的地方,那么,外力對箱子所做的功是__________。(200焦耳)
7.沿著長2米、高0.5米的斜面,將重為103牛的物體,勻速地推到斜面的頂端,那么,人反抗重力所做的功是_________。(500焦耳)
二、是非題:
1.只要有力作用在物體上,這個力就能做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