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類社會實踐報告(精選3篇)
教育類社會實踐報告 篇1
系部名稱:XX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
專業:環境科學
年級:20xx
班級:
姓名:
學號:
實踐單位:樂平市常樂幼兒園
實踐時間:20xx-7-10~20xx-7-17,共7天
為了增加自己的社會經驗,豐富增自己的暑假生活,同時體會父母掙錢的不容易,xx年7月10日,我來到我媽所在的幼兒園進行為期七天的社會體驗。樂平市常樂幼兒園(原多多樂幼兒園二院)是一所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的民辦幼兒園,包括小班,中班,大班,學前班四個階段的小朋友。這些學生來自附近得各個鄉鎮農村,解決了附近幼兒入園男的問題。目前已有五年辦學經驗,在樂平也算是品牌幼兒園了。
幼兒園把我安排在了小(二)班進行為期7天的假期鍛煉,他們都是一些剛剛懂事,三到四歲的小孩,吳老師是這個班級的帶班老師。
第一天,我一方面通過聽課初步了解吳老師的教學方式,大致掌握該年齡階段學生的受課特點。吳老師介紹說幼兒園重點培養了學生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各個領域相互滲透,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和技能等方面的發展。而對小班的小朋友來說,書本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語言能力。要從游戲與講故事中開發小朋友的這種能力。語言能力的發展是在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并有機會說并能拿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對大學生來說,口才很自然的親和力在人際交往中是十分重要的,但從小朋友的思維來想問題,我還是不太適應。教師與幼兒的個別交流,幼兒與幼兒之間的自由交談等對幼兒語言發展具有重要特殊意義。這里,吳老師首先引出小朋友感興趣的一個話題或者講一個有趣淺顯的故事,然后由小朋友們紛紛舉手發言,圍繞這個話題或故事說說他們的看法。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舉手都極為踴躍,恨不得把手伸到半空好讓老師知道他舉手了。舉手踴躍,上課氣氛異常活躍,在大家都發表完自己的意見后,吳老師再向他們闡釋她的看法,這樣既及時糾正了有些小朋友的一些不太正確的觀點,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進行了很好的交流,語言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不少,可謂是一舉多得。
第一天以一個老師的身份走進教室,我很不自然。安靜的教室一下沸騰起來,顯然這些小朋友是第一次看到男老師上課。我在那束手無措,還是吳老師幫我借的圍。她向小朋友們介紹了我,一聲稚嫩的"汪老師好"讓我始料未及,我知道,我的工作要開始了。
不過,剛開始到幼兒園的幾天,由于對幼兒園的日常生活學習方面不熟悉,我只是協助吳老師進行一些較常規的工作。每天早上我會幫吳老師照看學生,并帶領他們晨讀。上午上課時我基本上是坐著旁聽。午飯時,我的工作是比如在點心、午餐分配餐點,午睡時一起維持午睡紀律。到下午三點左右再次分配點心,四點時放學,我在學校維持秩序讓小朋友上車回家。要等最后一班車上完才能走,這是一般是六點半了。后來隨著對該班幼兒受課特點的了解,七月十四號我進行了為期一天的試教。當天的課上午是思維訓練,講故事,畫畫,下午是玩大積木游戲。思維訓練是我覺得最難上的一節課,它需要較全面地掌握該年齡段孩子的思維狀態,而這恰恰是我最欠缺的。于是我詳詳細細地看了他們的思維訓練作業本,回憶了前些天吳老師此課的上課方式,前一天晚上我還向我媽長時間的請教了一番,終于覺得有了一些上課的把握。我決定講《壁虎找尾巴》的故事,為了提高孩子們的上課興趣,我首先找了一些各種動物尾巴的圖片,讓孩子們在腦海里能先去想象一下那個場景。趁熱打鐵,然后我馬上就在黑板上寫了接下來這個故事,壁虎/尾巴等故事中出現的動物名,注上拼音,他們拼讀的興趣很濃,這樣也就達到了這個課讀拼音講故事的目的。最后我還用開火車的形式讓他們一個個拼下來,課堂氣氛一直比較積極活躍。
一天下來,不用說這是我幾天以來最累的一天,因為小朋友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只要是某一個環節沒銜接好,或者課沒講好小朋友們就會馬上吵鬧起來,因為是第一次,有好幾次我都控制不下來孩子們"激動"的情緒。我用他們的專用鈴鐺,他們沒安靜下來,我用嗓子喊,剛開始還好可是馬上就煩起來了。幸虧有吳老師在旁邊聽課,在我實在控制不住時她就出來幫我控制課堂紀律。課后我提出嗓子受不了時,吳老師告訴我在適當時候得用些身體語言,比如用眼神。孩子們都很聰明,一看見老師在盯他馬上會停下來。吳老師還告訴我,他們第一次上課也是這樣,我算不錯的了而后我又提出了一些我在課堂上遇到的較多難題比如:在有些環節還不能控制住,原因在哪?怎樣對待有些小朋友的奇怪問題?吳老師都一一很耐心地對我進行了解釋。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第二天上課情況好多了。這次,我給他們出了一道前幾年很流行的題目。
我在紙上畫了一個圈,讓小朋友說這是什么。
果然,小朋友們踴躍回答。答案很多,有說像太陽的,有說想油炸果的,西瓜,眼睛,胖臉…….什么都有。我才知道,小孩的想象力是這么豐富。中國的未來有希望啊,樂平的未來有希望啊!
除了這些,在吳老師身上我還學到了很多。她身上有一種優秀的職業精神。對待工作,她們總是兢兢業業;她們熱愛學生,對待學生就想對待子女一樣盡心盡責;她上進,中午當孩子睡覺的時她總就在旁邊看有關專業方面的書;她做事耐心,對我的疑問她從來都是詳細分析,詳細講解......
七天的社會實踐很快就結束了,在實踐的最后一天,我和吳老師聊了一下學校的情況,其中談到學校下學期估計接受四百名幼童入園就讀。規模是全市民辦幼兒園最大的了。又談到招聘情況,就是這個暑假,有兩名英語四級的老師前來應聘,但因待遇談不攏,沒有來。我在想,這競爭壓力也太大了吧,英語四級,當幼師。
這就是我的第一次社會實踐,它引導我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投身社會。這次社會實踐活動讓我有兩個明顯的感觸
一,錢真的是不好掙得,我在這才干了七天就累得不行了,想想我的父母,明天辛苦勞作,才能掙來那點血汗錢啊,我們要珍惜啊;
二,工作壓力進一步增大,大學生進一步貶值,英語四級來應聘幼師,還沒人要;
從此,我更新了觀念,吸收了新的思想與知識。讓我明白社會才是學習和教育的大課堂,才能最深切的體會到生活。
教育類社會實踐報告 篇2
實踐報告主題:幼兒園助教
專業:
姓名:
實踐地點:XX幼兒園
實踐時間:20xx年x月x日到x日x日
實踐內容:
今年的假期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這個假期我邁入了社會,學到了許多課本上所沒有的知識。我來到我上幼兒園的地方進行社會實踐。
對于從小在這長大的我來說,熟悉,懷念和一種莫名的感覺一直在空氣里不散去,看到似曾相識的校園場景,孩子們的溫暖笑臉,會有一種說不出的感慨。這會是一個讓人的心靜下來的地方,是一個靈魂跟得上身體的地方,是會讓長大后的我們認識更深層次的地方。進入學校時,正好是課余時間,小朋友們正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玩耍,童年的味道涌來,面對一群天真可愛的小孩子們,心情一下子舒暢起來。
剛去幼兒園的第一周由于沒有什么社會經驗我只是輔佐幼兒園老師的工作。幼兒上課前幫老師準備與課堂內容有關的教具。幼兒上課時我和他們一起聽老師講課,在課堂上,若這節課的內容需要情境表演來引導幼兒,我會和老師一起完成表演。在老師的講解下動手走了很多可愛的玩具模型,用苦瓜做成的鱷魚,用貼紙剪片做成的花朵,用各種谷物貼畫……在制作的過程中,為小朋友們介紹各種知識,體會到一種珍惜。珍惜青春,珍惜溫暖,善待自己和別人。
接下來的一周,我開始了正式的實習,當我真正和孩子們零距離接觸時,面對他們那一張張純真的笑臉和一雙雙充滿好奇的眼睛,感受到我遺失的小孩子的秉性。小孩子獨有的熱情真情,讓我分外珍惜。別看他們只是小孩子,可在談到理想時,他們都認真地把他們的理想說出來。有的想當科學家,有的想成為明星,有的想成為受人尊敬的教師,將來桃李滿天下。這樣的想法我也曾將有過,可是在時間和成長影響下已經慢慢丟失了最初的夢想,或許那時的理想不現實,不適合自己本身,但那是一個珍貴的指引和影響。本以為他們知道的事情不多,可在和他們交流時,他們卻問了我很多稀奇古怪的問題,使我感覺到自己懂得的知識是多么的淺薄,應該在平時多了解一些知識,豐富自己的知識面,更好的學習。這里面很多東西也是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在幼兒園不光要耐心有序的布置課程和小朋友們交流,還要學會去處理各種緊急事件,在這期間,我經常反思自己在過去的時間里處理問題的方式。
我人生中的第一次“講臺”很緊張,我不斷的提醒自己,只有笑才能讓孩子們喜歡你,才能和孩子們拉近距離,那一節課雖然不是很成功但是我明白了我的經驗和知識是那么的不足。我的肢體語言不夠豐富,語言在老師的指導下能抑揚頓挫的吸引幼兒,但是由于經驗的不足,我在控制課堂紀律上還是不夠好,一節課下來雖然感覺不輕松,但是我從中學到了知識,讓我又倍感欣慰。第一節課雖然缺點多于優點,但是這些不足給我以后的學習增添了不少的動力。
在這段日子里,我不斷和幼兒園的老師的不斷交流,也有了點兒經驗,慢慢的我也進步了不少。也懂得了如何和孩子們交流,怎樣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實習實踐是非常短暫的,我非常感謝幼兒園老師給我這次機會,也感謝幼兒園的孩子們,是他們給了我一個“舞臺”。
可能這次實踐和我的專業沒有多大關系,但是我們的生活和成長都需要體驗,只有通過體驗,才會讓我們對一件事情有最原本的認識和感觸,才能從中獲得經驗和正能量。
很開心這期間,我收獲了感動和久違的真實;同時,在經歷了這樣一種和現在完全不同的生活后,讓我對這個世界、這個社會有了新的了解和認知。本以為這次實踐對他們是一種幫助,一種給予;后來發現不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收獲的遠遠大于我的付出。這個暑假,通過切身體會,我感受到愛和成長。
教育類社會實踐報告 篇3
實踐背景
身為農民工子女的我特別關注鎮上來自各縣的農民工人,他們住房租最低的房子,破舊陰暗潮濕。他們為生活奔波忙碌,做最苦最累的活,那最少的工錢,養著很多的孩子。我深切的體會著生活的艱辛,同時又對實惠心存深刻的感激。身為大學生的我強烈意識到自己應該為這個群體做點實事,對社會有所回報。在父親的幫助下我當了希望幼兒園的志愿老師,從孩子身上看這個群體,這樣家長不會又太多疑慮,能更好的與家長溝通。
實踐意義
我們的祖國在迅速的向前發展,人們的生活蒸蒸日上,而農民工們卻背井離鄉,帶著孩子四處奔波飄蕩,被發展遺忘在身后。他們是發展的基石,是發展的功臣,卻被社會遺忘。他們沒有文化,讓孩子接受教育的意識薄弱,長久下去會給社會進步造成阻礙,甚至會成為社會安全的巨大隱患。關注這個群體,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給他們幫助,實現共同發展,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我們的國家才會穩定強大。
實踐內容
上課時間和孩子們一起玩耍一起學習,孩子們早上8:30送到學校,下午4:30有家長親自接走。孩子們的世界天真爛漫,而那些來自農民工家庭的孩子,稚嫩的笑臉后已經能看到隱約的成熟。在這樣的環境里,沒有嘲弄沒有欺負,從小教育孩子們相互尊重相互愛護,我們的世界將會多么美好呢?
下午家長來領孩子時,幾個孩子的家長總是來的很晚,他們實在太忙。在和家長的接觸種發有寫家庭有很多孩子,當問起是否知道計劃生育政策時,他們的回答讓人震驚。在一位家長的家鄉,計生辦的人到村子里查戶口時,全村不管老少男女都會拿著鋤頭棒子趕走他們,砸壞了車的擋風玻璃,打傷了計生辦主任。導致計生辦的人不敢管,很多孩子沒用戶口。這些孩子怎么辦?沒有戶口不會被社會承認,不能念初中,高中,不能辦身份證,那他們長大了呢?不能合法結婚,他們的孩子也不會被社會承認。這樣惡性循環后果不堪設想。因為抓計劃生育,現行的法規對超生的家庭罰的很重,要落下戶來一個戶頭至少要花兩萬。這么多孩子,哪里來那么多錢。唯一行得通的辦法是,針對這些群里制定特殊的政策,寬大接納這些已經出生的孩子,加大計劃生育宣傳力度,讓計劃生育觀念深入人心。
走訪中發現幾乎所有家長給孩子接受教育的意識很差,大多數家長認為孩子有沒能力上大學,讀個初中高中沒用,還不如從小學掙錢,有寫孩子的哥哥姐姐已經小小年紀就走人社會,孩子受教育最高程度是初中,很多孩子沒進過學堂。有的家長在親戚的慫恿下竟然答應讓孩子結對到市里乞討。大多數家庭無力支付孩子的學費,更多的家庭仍然有很深的重男輕女的思想,不愿意讓女兒讀書。對父母進行教育很迫切。然而農民工都不是本地人,政府不愿意找麻煩不管,把這些人故意遺忘。行得通的辦法是,教育局針對這些孩子制定專門政策,應許孩子們上學,免除學雜費,生活費自理。這樣家長看到社會對教育的關注,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自愿送孩子上學。
然而現在這些急需做出行動的政府部門卻沒有注意到這個特殊的群體。調查中發現這群人本身有躲藏心理。人生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他們都嘗盡了,只能選擇躲避的方式活著,給自己和孩子造成心理陰影。社會是一個大家庭,不能拋棄弱勢群體,我們應該敞開胸懷接納他們,用寬容和關懷讓他們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
實踐總結
金錢和名譽固然惹人卻經不起時間的沖刷不是人生唯一的追求,真正為別人做些實事才是真正值得最求的目標,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一個人的力量太小,我深切的體會到了。云南高校里學習的同學們,在外學習的同胞們,我們需要一起努力!